一种柴油加氢精制柴油能量优化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8556发布日期:2019-08-16 22:4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柴油加氢精制柴油能量优化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化行业能量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加氢精制柴油能量优化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就目前的柴油加氢装置而言,分馏塔底精制柴油经精制柴油外送泵与低分油换热后,进入精制柴油空冷器冷却后出装置。该流程存在的问题是精制柴油与低分油换热后,温度仍然较高,热量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直接通过空冷器进行降温的方式,则损失了大量的精制柴油热量,造成能量的浪费。柴油加氢装置原料油从罐区而来,先进入原料罐,再通过原料泵升压,依次通过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后进入加热炉升温,如此只通过反应流出物给原料换热加温,并不能得到想要的换后温度,造成加热炉负荷较高,消耗大量的燃料气。上述能量利用的不协调现象势必影响整个装置的综合能耗,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精制柴油能量、降低装置能耗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精制柴油能量优化利用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原料罐、原料泵、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加热炉、加氢反应器、反应流出物/分馏塔进料换热器、反应流出物空冷器、高压分离器、分馏塔、精制柴油外送泵、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精制柴油空冷器、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管线及控制阀门;所述管线包括精制柴油输送管线、原料油进料管线、原料油输送管线及反应流出物输送管线;所述控制阀门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及第六阀门;所述精制柴油输送管线起始于分馏塔,其管路上依次串联精制柴油外送泵、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第五阀门、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第六阀门及精制柴油空冷器,第四阀门的一端连接于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与第五阀门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接于第六阀门与精制柴油空冷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原料油进料管线的一端连接原料罐;所述原料油输送管线起始于原料罐、收尾于加氢反应器,其管路上依次串联原料泵、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及加热炉,第一阀门的一端连接于原料泵与第二阀门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三阀门与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之间的管路上;反应流出物输送管线起始于加氢反应器、收尾于高压分离器,其管路上依次串联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反应流出物/分馏塔进料换热器、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及反应流出物空冷器。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优化为:

所述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采用管壳式换热器。

所述管壳式换热器采用螺纹锁紧环式双壳程换热器。

所述螺纹锁紧环式双壳程换热器的材质采用不锈钢。

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及第三阀门的材质采用不锈钢,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及第六阀门的材质采用碳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将精制柴油的热量用作原料油的热源,不但提高了原料油的温度,而且减少了加热炉热负荷和降低了精制柴油空冷器电耗,有效做到了能量的合理综合利用,能够节省大量燃料气和电量,实现了装置效益最大化。

2.结构简单,容易维护。

3.操作方便,轻松实现不同工况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布局及管线内部流体走向示意图;

图中:1-原料罐,2-原料泵,3-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4-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5-加热炉,6-加氢反应器,7-反应流出物/分馏塔进料换热器,8-反应流出物空冷器,9-高压分离器,10-分馏塔,11-精制柴油外送泵,12-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3-精制柴油空冷器,14-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5-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第三阀门,18-第四阀门,19-第五阀门,20-第六阀门,21-精制柴油输送管线,22-原料油进料管线,23-原料油输送管线,24-反应流出物输送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柴油加氢精制柴油能量优化利用装置,包括原料罐1、原料泵2、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4、加热炉5、加氢反应器6、反应流出物/分馏塔进料换热器7、反应流出物空冷器8、高压分离器9、分馏塔10、精制柴油外送泵11、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2、精制柴油空冷器13、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4、管线及控制阀门。管线包括精制柴油输送管线21、原料油进料管线22、原料油输送管线23及反应流出物输送管线24。控制阀门包括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第三阀门17、第四阀门18、第五阀门19及第六阀门20。精制柴油输送管线21起始于分馏塔10,其管路上依次串联精制柴油外送泵11、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2、第五阀门19、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4、第六阀门20及精制柴油空冷器13,第四阀门18的一端连接于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2与第五阀门19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接于第六阀门20与精制柴油空冷器13之间的管路上。原料油进料管线22的一端连接原料罐1。原料油输送管线23起始于原料罐1、收尾于加氢反应器6,其管路上依次串联原料泵2、第二阀门16、第三阀门17、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4及加热炉5,第一阀门15的一端连接于原料泵2与第二阀门16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三阀门17与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之间的管路上。反应流出物输送管线24起始于加氢反应器6、收尾于高压分离器9,其管路上依次串联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4、反应流出物/分馏塔进料换热器7、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及反应流出物空冷器8。

实施例2

参照图1。一种柴油加氢精制柴油能量优化利用装置,包括原料罐1、原料泵2、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4、加热炉5、加氢反应器6、反应流出物/分馏塔进料换热器7、反应流出物空冷器8、高压分离器9、分馏塔10、精制柴油外送泵11、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2、精制柴油空冷器13、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4、管线及控制阀门。管线包括精制柴油输送管线21、原料油进料管线22、原料油输送管线23及反应流出物输送管线24。控制阀门包括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第三阀门17、第四阀门18、第五阀门19及第六阀门20。精制柴油输送管线21起始于分馏塔10,其管路上依次串联精制柴油外送泵11、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2、第五阀门19、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4、第六阀门20及精制柴油空冷器13,第四阀门18的一端连接于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2与第五阀门19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接于第六阀门20与精制柴油空冷器13之间的管路上。原料油进料管线22的一端连接原料罐1。原料油输送管线23起始于原料罐1、收尾于加氢反应器6,其管路上依次串联原料泵2、第二阀门16、第三阀门17、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4及加热炉5,第一阀门15的一端连接于原料泵2与第二阀门16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三阀门17与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之间的管路上。反应流出物输送管线24起始于加氢反应器6、收尾于高压分离器9,其管路上依次串联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4、反应流出物/分馏塔进料换热器7、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及反应流出物空冷器8。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4采用螺纹锁紧环式双壳程换热器。

实施例3

参照图1。一种柴油加氢精制柴油能量优化利用装置,包括原料罐1、原料泵2、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4、加热炉5、加氢反应器6、反应流出物/分馏塔进料换热器7、反应流出物空冷器8、高压分离器9、分馏塔10、精制柴油外送泵11、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2、精制柴油空冷器13、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4、管线及控制阀门。管线包括精制柴油输送管线21、原料油进料管线22、原料油输送管线23及反应流出物输送管线24。控制阀门包括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第三阀门17、第四阀门18、第五阀门19及第六阀门20。精制柴油输送管线21起始于分馏塔10,其管路上依次串联精制柴油外送泵11、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2、第五阀门19、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4、第六阀门20及精制柴油空冷器13,第四阀门18的一端连接于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2与第五阀门19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接于第六阀门20与精制柴油空冷器13之间的管路上。原料油进料管线22的一端连接原料罐1。原料油输送管线23起始于原料罐1、收尾于加氢反应器6,其管路上依次串联原料泵2、第二阀门16、第三阀门17、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4及加热炉5,第一阀门15的一端连接于原料泵2与第二阀门16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三阀门17与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之间的管路上。反应流出物输送管线24起始于加氢反应器6、收尾于高压分离器9,其管路上依次串联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4、反应流出物/分馏塔进料换热器7、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及反应流出物空冷器8。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4采用螺纹锁紧环式双壳程换热器,且其材质采用不锈钢。

实施例4

参照图1。一种柴油加氢精制柴油能量优化利用装置,包括原料罐1、原料泵2、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4、加热炉5、加氢反应器6、反应流出物/分馏塔进料换热器7、反应流出物空冷器8、高压分离器9、分馏塔10、精制柴油外送泵11、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2、精制柴油空冷器13、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4、管线及控制阀门。管线包括精制柴油输送管线21、原料油进料管线22、原料油输送管线23及反应流出物输送管线24。控制阀门包括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第三阀门17、第四阀门18、第五阀门19及第六阀门20。精制柴油输送管线21起始于分馏塔10,其管路上依次串联精制柴油外送泵11、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2、第五阀门19、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4、第六阀门20及精制柴油空冷器13,第四阀门18的一端连接于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2与第五阀门19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接于第六阀门20与精制柴油空冷器13之间的管路上。原料油进料管线22的一端连接原料罐1。原料油输送管线23起始于原料罐1、收尾于加氢反应器6,其管路上依次串联原料泵2、第二阀门16、第三阀门17、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4及加热炉5,第一阀门15的一端连接于原料泵2与第二阀门16之间的管路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三阀门17与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之间的管路上。反应流出物输送管线24起始于加氢反应器6、收尾于高压分离器9,其管路上依次串联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4、反应流出物/分馏塔进料换热器7、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及反应流出物空冷器8。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4采用螺纹锁紧环式双壳程换热器,且其材质采用不锈钢。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及第三阀门17的材质采用不锈钢,第四阀门18、第五阀门19及第六阀门20的材质采用碳钢。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流程如下:

原料油从罐区来,进入原料罐1进行缓冲,然后通过原料泵2升压,进入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4、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4进行换热;换热后进入加热炉5再次加热;然后进入加氢反应器6进行反应;反应后依次经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B4、反应流出物/分馏塔进料换热器7、反应流出物/混合原料换热器A3进行换热降温;视反应流出物温度下降情况进入空冷器8再次降温,最后由高压分离器9进行气液分离。

分馏塔10塔底精制柴油通过精制柴油外送泵11加压,依次通过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2、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4进行换热降温,再视精制柴油温度情况进入精制柴油空冷器13进行降温,最后送出装置。

第一阀门15和第四阀门18处于常关状态,避免精制柴油热量不能充分利用。当分馏塔10、精制柴油输送管线21、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12出现异常时,关闭去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14的第五阀门19和第六阀门20,开启第四阀门18即可进入恢复精制柴油原有流程。

综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精制柴油的热量,提高原料温度,做到能量优化利用;其具有工艺设计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灵活及能量利用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