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炉连续生产配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576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气发生炉连续生产配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由固态含碳物料生产发生炉煤气的设备。
目前,在煤气工程及氮肥生产中,多采用煤气发生炉,煤气发生炉系间断性生产,由于需停炉加炭、卸灰、排渣,以及人工操作因素,炉内气化层不稳定,炉况波动,使煤气气量和成份难于控制,以至造成全系统生产波动,难于实现煤气发生炉连续自动化造气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气发生炉连续生产配套装置,可实现不停炉连续加炭、卸灰、排渣,并保持炉内炭层高度恒定,稳定气化层,提高发气量,利于实现煤气发生炉自动化连续造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措施是加料斗采用压紧式二级封闭加料斗,再在炉膛中设置一锥形漏斗,将塔形旋涨式炉篦加高为1.5--1.7米,在左、右灰箱上部各设置一液压闸板。
该装置的锥形漏斗可以采用水夹套式,漏斗外周4--8个支撑管与炉膛内壁固连,内腔相通,漏斗上端装一出气管伸出炉膛外与汽包相通。
该装置的加料斗为支点式压紧二级封闭加料斗,在其旋转端杆的支点处加一丝杠和手轮,可同时起到压紧、旋转、支撑的作用,且操作方便。
煤气发生炉内采用这套装置后,可实现不停炉连续加炭、卸灰、排渣,且保证炉体密封,炉膛中的锥形漏斗可保持固体炭块随消耗自动塌落,保持炭层高度在一恒定位置,稳定气化层;锥形漏斗对炭块还有缓冲、预热功能,可放宽对原料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塔形旋涨式炉篦加高后风阻小,布风均匀,因料面及气化层均呈锥形,相应扩大了气化面积 由于炉况稳定,可实现温控排渣,入炉蒸汽温控减压,并使自控机程控油压实现连续运行,从而实现煤气发生炉自动化连续作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煤气发生炉连续生产配套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加料斗1为支点压紧式密封加料斗,体积为V=1.5m3,手轮8设在支点9的下边,操作方便,煤气发生炉2的炉膛内径为2.4m。锥形漏斗3为水夹套式,其尺寸是上口内径1.6m,下口内径0.6m,下口距炉篦顶1m。漏斗沿周焊接四根直径76的支撑管,另一端与煤气发生炉夹套接通。塔形旋涨式炉篦5高1.6米,通风面积1.8m2左、右灰箱7的上部进口处各加一液压封闭闸板6。下灰前,合住闸板,关闭灰箱进口,再开盖下灰,在吹风及上吹阶段完成下灰操作,采用该装置可提高产气量20%以上,如加上温控蒸汽减压及炉条机自动启闭,可实现煤气发生炉自动化连续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煤气发生炉连续生产配套装置,包括压紧式二级封闭加料斗、塔形旋涨式炉篦,其特征在于,在炉膛上部设一锥形漏斗,将塔形旋涨式炉篦的高度增高到1.5--1.7米,左、右灰箱上部各设一液压式闸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发生炉连续生产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形漏斗为水夹套式,由4--8个支撑管与炉膛内壁固连,内腔相通,漏斗上端装一出汽管伸出炉膛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煤气发生炉连续生产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料斗为支点压紧式二级封闭加料斗,在其旋转端盖的支点处加一丝杠和手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煤气发生炉连续生产配套装置,包括压紧式二级封闭加料斗,设在炉膛内的锥形漏斗,加高的塔形旋胀式炉箅和装在灰箱上的液压闸板。这套装置可实现不停炉加料、卸灰、排渣,保持炉内炭层高度恒定,达到稳定气化层,扩大气化面,提高热效率的效果,并利于实现煤气发生炉自动化连续生产。
文档编号C10J3/20GK2265375SQ9520805
公开日1997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7日
发明者刘瑞祥 申请人:刘瑞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