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阀式等压喷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6835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阀式等压喷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单缸功率为220KW-600KW系列柴油机的滑阀式等压喷油泵。
背景技术
单缸功率为220KW-600KW系列柴油机主要用在船舶及电站,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柴油机向高喷射压力、高喷射率方向发展。采用等压出油阀可解决由喷射压力提高带来的二次喷射和系统穴蚀等弊端。现有的等压阀采用的是钢球式等压出油阀,对于单缸功率为220KW-600KW系列柴油机,由于喷射压力大,该阀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现有的喷油泵的柱塞套安装在后,柱塞套中孔易出现因安装而导致的变形,柱塞偶件发生咬卡,影响柱塞偶件工作的可靠性,而且柱塞套的高压区的壁厚有限,难以承受更高的系统喷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滑阀式等压喷油泵,通过对等压喷油泵结构改进提高系统喷射压力,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以使其能够适用于单缸功率为220KW-600KW系列柴油机,并通过改变柱塞套的安装方式保证喷油泵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滑阀式等压喷油泵具有常规喷油泵通用的基本结构,其外部具有带法兰的喷油泵体,喷油泵体内装配有柱塞偶件,喷油泵体上端装配有等压出油阀组件,喷油泵体下部装配传动机构,在喷油泵体的中部装配有油量调节机构。其最关键的改进是将等压出油阀组件设计为滑阀式结构,滑阀式等压出油阀组件包括有出油阀下座、出油阀上座、分别安装在出油阀腔内的出油阀、出油阀弹簧、出油阀弹簧座以及安装在减压阀腔内的减压阀、减压阀弹簧和减压阀弹簧座。其中,出油阀腔下部与泵腔相通,上部通过高压油道通往喷油器,而减压阀腔上部则与另一高压油道连通,下部通往泵腔;出油阀安装在上述出油阀腔的底部,其下端为锥状,与出油阀腔底部形成的相应锥孔配合,出油阀的锥面上开有通往阀腔的油孔;减压阀安装在减压阀腔的顶部,其上端为锥状,与减压阀腔在顶部形成的锥孔配合,减压阀的锥面上开有通往阀腔的油孔。其中出油阀的作用为增压出油道,并起高压油道与低压油道的隔断作用;减压阀的作用为卸压油道与减压,也起着高压与低压油道隔断作用。
所述的柱塞偶件包括有柱塞套和柱塞套内装配的柱塞,其中,柱塞套的上端具有安装定位凸台,柱塞套通过安装定位凸台悬挂安装在喷油泵体内,安装定位凸台与喷油泵体内壁的悬挂安装接触面为平面或锥面。这种悬挂式的安装方法可以减少柱塞套中孔因安装而导致的变形,对提高柱塞偶件的可靠性有利。
所述的喷油泵还可根据柴油机的用途而设置有负荷限位及紧急停车装置,防止飞车。它是在油量调节机构的齿条端部的齿条护套上装一螺套,齿条护套的内孔与齿条配合,螺套顶端装一限位螺钉,在限位螺钉一侧开有压缩空气进口,通过螺钉中的通孔连通螺套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由于出油阀和减压阀采用了滑阀结构,使得等压出油阀组件在工作过程中稳定性更好,寿命更长,可靠性也较一般系统更高。
2、柱塞套采用了悬挂安装,有利于减小安装应力对中孔变形的影响,对防止柱塞偶件咬卡有利,使得采用该结构的喷油泵可靠性更高。
3、由于采用悬挂结构的柱塞套,其高压区的壁厚可以设计得较一般结构的更大,所以该结构系统可以承受更高的系统喷射压力。
4、本喷油泵能承受的系统峰值压力可高达150MPa,具有合适均匀一致的残余压力,能保证各缸供油规律的一致性,避免二次喷射和系统内的穴蚀。
5、通过设置负荷限位及紧急停车装置,可有效防止飞车。


图1是滑阀式等压喷油泵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带滚轮机构的滑阀式等压喷油泵的结构图;图4是喷油泵的等压出油阀组件的结构图;图5是喷油泵的柱塞偶件的结构图;图5A显示的柱塞套的悬挂面为锥面,图5B显示的柱塞套的悬挂面为平面。
图6是喷油泵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滑阀式等压喷油泵包括有喷油泵体4、柱塞偶件3、柱塞往复运动机构6、等压出油阀组件2以及齿条式油量调节机构7等。喷油泵体4内装配柱塞偶件3及柱塞往复运动机构6,喷油泵体4上端装配等压出油阀组件2,喷油泵体的中部装配齿条式油量调节机构7。喷油泵体4下部也可以带滚轮机构5,见图3。
参见图5,柱塞偶件包括有柱塞套31和装于套内的柱塞32,柱塞偶件直径Φ24mm-30mm。柱塞套31的上端具有安装定位凸台33,柱塞套31通过安装定位凸台33悬挂安装在喷油泵体4内,安装定位凸台33与喷油泵体内壁的悬挂安装接触面为平面37(见图5B)或锥面34(见图5A)。柱塞套在高压区部分的壁厚比一般柱塞套厚。
参见图1和图5,柱塞偶件的柱塞套侧壁上设置有由外壁斜向下通往套内的防泄漏油道35,喷油泵体和柱塞套上还设置相连的强制润滑油道36,由图1可以看出,强制润滑油道36的进油路从泵体外一侧的润滑油入口I经喷油泵体、泵体内的柱塞套通往柱塞套和柱塞之间的间隙,其出油道从柱塞套内壁经柱塞套、泵体通到泵体外侧的润滑油出油口O。
参见图4,等压出油阀组件设计为滑阀式结构,包括有出油阀下座21、出油阀上座25、分别安装在出油阀腔内的出油阀22、出油阀弹簧23、出油阀弹簧座24以及安装在减压阀腔内的减压阀26、减压阀弹簧27和减压阀弹簧座28。出油阀腔下部与泵腔8相通(见图1),上部通过高压油道29A通往喷油器,而减压阀腔上部则与另一高压油道29B连通,下部通往泵腔8(见图1)。出油阀22安装在上述出油阀腔的底部,其下端为锥状221,与出油阀腔底部形成的相应锥孔配合,出油阀的锥面上开有通往阀腔的油孔222;减压阀26安装在减压阀腔的顶部,其上端为锥状261,与减压阀腔在顶部形成的锥孔配合,减压阀的锥面上开有通往阀腔的油孔262。其中出油阀的作用为增压出油道,并高压油道与低压油道的隔断作用;减压阀的作用为卸压油道与减压,也起着高压与低压油道隔断作用。在柱塞供油行程中,泵腔8中的油压升高,这个压力由出油阀承受,当该压力大于出油阀开启压力时,出油阀克服出油阀弹簧的弹力而抬起,泵腔中的燃油通过高压油道压入高压油管中;当供油结束后,泵腔变为低压腔,高压油管中的高压燃油经高压油道反向流入低压腔,并当高压油低于某一设定数值后,出油阀关闭。同样,如果高压腔中的油压由于压力波传递与叠加之和高于减压阀开启压力时,则减压阀克服减压弹簧之压紧力而抬起,高压油经油道进入低压腔,油压得到泄压,各缸油压平衡。
参见图1和图6,喷油泵上部为出油阀上座25和压板9一体的结构,用螺栓1将压板9压紧在喷油泵体4上,从而压紧等压出油阀组件2和柱塞偶件3,达到了刚性高压密封和零件的固定,没有密封垫片。喷油泵的上部为八方形,也可为圆形。
参见图2,本喷油泵还在油量调节机构上设计了负荷限位及紧急停车装置。它是在油量调节机构的齿条71端部的齿条护套73上装一螺套76,齿条71可在齿条护套73以及螺套76的内部空间中移动,螺套76顶端装一限位螺钉75,通过其配磨B面调节齿条位移行程L。在限位螺钉75一侧开有压缩空气进口74,通过螺钉中的通孔连通螺套内部,齿条护套73的内孔与齿条71配合,密封压缩空气,在紧急停车情况下,通过压缩空气推动齿条71向下移动,关闭供油,实现紧急停车。
权利要求1.滑阀式等压喷油泵,其外部有带法兰的喷油泵体,喷油泵体内装配有柱塞偶件及柱塞往复运动机构,喷油泵体上端装配有等压出油阀组件,油量调节机构装配在喷油泵体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压出油阀组件采用的是滑阀式结构,它具有出油阀下座、出油阀上座、分别安装在出油阀腔内的出油阀、出油阀弹簧、出油阀弹簧座以及安装在减压阀腔内的减压阀、减压阀弹簧和减压阀弹簧座组成;其中,出油阀腔下部通泵腔,上部通过高压油道通往喷油器,减压阀腔上部与另一高压油道连通,下部通往泵腔;出油阀安装在出油阀腔的底部,其下端为锥状,与出油阀腔底部形成的锥面腔壁配合,出油阀的锥面上开有通往阀腔的油孔;减压阀安装在减压阀腔的顶部,其上端为锥状,与减压阀腔在顶部形成的锥面腔壁配合,减压阀的锥面上开有通往阀腔的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压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偶件包括有柱塞套和柱塞套内装配的柱塞,其中,柱塞套的上端具有安装定位凸台,通过安装定位凸台悬挂安装在喷油泵体内,安装定位凸台与喷油泵体内壁的悬挂安装接触面为平面或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压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油泵还设置有负荷限位及紧急停车装置,它是在油量调节机构的齿条端部的齿条护套上装一螺套,齿条护套的内孔与齿条配合,螺套顶端装一限位螺钉,在限位螺钉一侧开有压缩空气进口,通过螺钉中的通孔连通螺套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压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偶件的柱塞套侧壁上设置有由外壁斜向下通往套内的防泄漏油道,喷油泵体上设置有强制润滑油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阀式等压喷油泵,包括有喷油泵体,柱塞偶件及柱塞往复运动机构、等压出油阀组件和油量调节机构等。等压出油阀组件采用的是滑阀式结构,它具有出油阀下座、出油阀上座、分别安装在出油阀腔内的出油阀、出油阀弹簧、出油阀弹簧座以及安装在减压阀腔内的减压阀、减压阀弹簧和减压阀弹簧座组成。柱塞偶件包括有柱塞套和柱塞,柱塞套的上端具有安装定位凸台,通过安装定位凸台悬挂安装在喷油泵体内。本喷油泵通过对等压喷油泵结构改进提高了系统喷射压力,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通过改变柱塞套的安装方式保证了喷油泵的可靠性,能够适用于单缸功率为220KW-600KW系列柴油机。
文档编号F02M59/46GK2769541SQ200420105548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9日
发明者杜兵, 谢远文, 杨泽明, 肖朝南, 袁雪平 申请人:重庆红江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