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曲轴箱体油气分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613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曲轴箱体油气分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发动机曲轴箱体油气分离结构 ,包括左曲轴箱体,所述左曲轴箱体的侧面具有一个正时腔,并且左曲轴箱体上具有两个与正时腔连通的油孔,从气缸头顶盖注入的润滑油能够通过两个油孔回流到油底壳;所述左曲轴箱体上具有至少一个与正时腔连通的油气分离孔,左曲轴箱体内部的废气能够经过油气分离孔进入气缸头顶盖的废气嘴排出。本实用新型在左曲轴箱体的正时腔部位增加了油气分离孔,避免了废气和润滑油发生对流,让废气和润滑油能够各自正常循环,解决了气缸头盖的喷油问题,使普通CG系列发动机曲轴箱体排废气的方式变为气缸头盖排废气的方式得以实现,最终解决了CG系列发动机废气嘴喷油的问题。
【专利说明】发动机曲轴箱体油气分离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箱体油气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发动机内部气流是活塞往复运动产生的压力以及活塞环开槽处下窜的废气而形成的,普通CG系列发动机的废气是经过曲轴箱体I内部迷宫11处的废气嘴2而排出的(如图1所不),但普通CG系列发动机曲轴箱体在闻速状态存在废气嘴嗔油现象,并且随着排量的增加喷油现象更加严重。为了规避发动机曲轴箱体废气嘴喷油的问题,对157FMJ-2发动机设计时,将废气嘴布置在气缸头盖处,图2是157FMJ-2发动机左曲轴箱体3的结构示意图,经实验发现,157FMJ-2发动机箱体内部的废气需要经过孔31、孔32进入气缸头顶盖的废气嘴排出,气缸头顶盖的润滑油液需要经过孔31、孔32回流到油底壳,因此造成废气和润滑油对流,废气和润滑油都不能正常在发动机内部循环,箱体内部不断增大的气压让润滑油囤积于正时腔内,并被废气顶出发动机内部,出现了废气嘴喷油现象,为了解决157FMJ-2发动机废气嘴喷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对157FMJ-2发动机左曲轴箱体正时腔部位的重新设计,让废气和润滑油都各自正常循环,成功解决了气缸头盖的喷油现象,使普通CG系列发动机曲轴箱体排废气的方式变为气缸头盖排废气的方式得以实现,最终解决CG系列发动机废气嘴喷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箱体油气分离结构,它通过对发动机左曲轴箱体正时腔部位的重新设计,让废气和润滑油能够各自正常循环,成功地解决了气缸头盖的喷油问题,使普通CG系列发动机曲轴箱体排废气的方式变为气缸头盖排废气的方式得以实现,最终解决了 CG系列发动机废气嘴喷油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发动机曲轴箱体油气分离结构,包括左曲轴箱体,所述左曲轴箱体的侧面具有一个正时腔,并且左曲轴箱体上具有两个与正时腔连通的油孔,从气缸头顶盖注入的润滑油能够通过两个油孔回流到油底壳;所述左曲轴箱体上具有至少一个与正时腔连通的油气分离孔,左曲轴箱体内部的废气能够经过油气分离孔进入气缸头顶盖的废气嘴排出。
[0006]进一步,所述的两个油孔中,其中一个油孔的直径增大为12mm。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1、本实用新型在157FMJ-2发动机左曲轴箱体的正时腔部位增加了至少一个油气分离孔,工作时,从汽缸头顶盖注入的润滑油通过两个油孔回流到油底壳,箱体内部的废气经过油气分离孔进入气缸头顶盖的废气嘴排出,这样就避免了废气和润滑油发生对流,让废气和润滑油能够各自正常循环,成功地解决了气缸头盖的喷油问题,使普通CG系列发动机曲轴箱体排废气的方式变为气缸头盖排废气的方式得以实现,最终解决了 CG系列发动机废气嘴喷油的问题。
[0009]2、本实用新型在157FMJ-2发动机左曲轴箱体原有的基础上,将其中一个油孔的直径由1mm扩大为12_,增大了润滑油的流量,从而满足了在高速状态下润滑的需要。
[0010]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普通CG系列发动机曲轴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157FMJ-2发动机左曲轴箱体改进前的平面图;
[0013]图3为157FMJ-2发动机的装配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157FMJ-2发动机左曲轴箱体改进后的平面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157FMJ-2发动机左曲轴箱体改进后的立体图;
[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157FMJ-2发动机左曲轴箱体改进后的油气分离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参见附图,157FMJ-2发动机的气缸部分安装在左曲轴箱体3的侧面,左曲轴箱体3的侧面具有一个正时腔33,左曲轴箱体3上具有与正时腔33连通的第一油孔31和第二油孔32,从气缸头顶盖4注入的润滑油能够通过第一油孔31和第二油孔32回流到油底壳5 ;左曲轴箱体3上还具有两个与正时腔33连通的油气分离孔34,箱体内部的废气经过油气分离孔34进入气缸头顶盖4的废气嘴排出。
[0019]本实用新型在157FMJ-2发动机左曲轴箱体的正时腔部位增加了两个直径为7_油气分离孔34,工作时,从汽缸头顶盖4注入的润滑油通过第一油孔31和第二油孔32回流到油底壳5,箱体内部的废气经过两个油气分离孔34进入气缸头顶盖4的废气嘴排出,这样就避免了废气和润滑油发生对流,让废气和润滑油能够各自正常循环,成功地解决了气缸头盖的喷油问题,使普通CG系列发动机曲轴箱体排废气的方式变为气缸头盖排废气的方式得以实现,最终解决了 CG系列发动机废气嘴喷油的问题。
[002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油孔31油孔的直径由1mm扩大为12mm,增大了润滑油的流量,从而满足了在高速状态下润滑的需要。
[0021]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 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曲轴箱体油气分离结构,包括左曲轴箱体(3),所述左曲轴箱体(3)的侧面具有一个正时腔(33),并且左曲轴箱体(3)上具有两个与正时腔(33)连通的油孔(31、32),从气缸头顶盖(4)注入的润滑油能够通过两个油孔(31、32)回流到油底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曲轴箱体(3)上具有至少一个与正时腔(33)连通的油气分离孔(34),左曲轴箱体(3)内部的废气能够经过油气分离孔(34)进入气缸头顶盖(4)的废气嘴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体油气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油孔(31、32)中,其中一个油孔(31)的直径增大为12mm。
【文档编号】F01M13/04GK204175362SQ201420595380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5日
【发明者】杨景, 张怡, 徐桂林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