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81998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

背景技术:
柴油箱是工程机械中用于储存柴油的重要部件,通过柴油箱的供油和柴油机的驱动使得工程机械可以正常行驶,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柴油机除了需要使用适用于低温环境的柴油外,还需要对柴油箱进行适当的加热,从而保证柴油机的正常运转,现有技术中常使用水循环加热器对柴油箱中的柴油进行加热,这种加热器一般通过焊接的方式制作,加热器上的焊口较多,在长时间的使用过后,经常出现漏水等问题,从而易对柴油机的喷油器造成损坏,降低柴油箱的使用寿命,同时随着柴油箱中的油位的不断降低,加热器的加热效果会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加热器内通过采用一体式的螺旋管的设计,实现加热器无拼接和焊缝,从而使得水不会从加热管中泄漏出来,且加热器采用卧式设计,在油位较低时也不会降低加热器的加热效果,同时采用主副油箱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从主油箱或副油箱对柴油机进行供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包括:箱体、油箱盖和加热器,油箱盖设置于箱体上,箱体包括主油箱和副油箱,主油箱和副油箱通过第一隔板相阻隔,加热器设置于主油箱内并位于主油箱的底部,加热器的长度方向与主油箱的长度方向平行,加热器包括:螺旋管、保护罩和进油口封头,保护罩与主油箱的底部固定连接,螺旋管一体成型且设置于保护罩内,螺旋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水口和入水口,出水口和入水口依次穿过保护罩和主油箱伸出主油箱外,进油口封头设置于保护罩的一端。进一步地,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还包括:用于向保护罩内供油的回油管和用于将燃油导出保护罩外的吸油管,回油管的一端和吸油管的一端分别伸入保护罩内,回油管的另一端和吸油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保护罩和主油箱伸出主油箱外。进一步地,油箱盖上设有第一加注口和第二加注口,第一加注口与主油箱连通,第二加注口与副油箱连通。进一步地,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还包括:用于监测副油箱内油位且可报警的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设置于副油箱上且报警装置的感应端伸入副油箱内。进一步地,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还包括:用于监测主油箱内油位的燃油传感器,燃油传感器设置于主油箱上且燃油传感器的感应端伸入主油箱内。进一步地,第一隔板上设有用于缓解燃油冲击的“井”字型凸起。进一步地,主油箱内设有用于缓解燃油对第一隔板冲击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上设有用于缓解燃油冲击的“井”字型凸起,第二隔板上设有多个用于燃油流通的第一通孔。进一步地,主油箱和副油箱内分别设有多个用于起支承作用的支承板,支承板上设有用于缓解燃油冲击的“井”字型凸起,支承板上设有多个用于燃油流通的第二通孔。进一步地,主油箱的底部和副油箱的底部均设有用于放油的放油堵。进一步地,副油箱的顶部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螺旋管加热器的结构,实现了加热器表面无拼接和焊缝,从而使得加热器内的循环水不会从加热器中泄漏出来,且加热器采用卧式设计,使得在油位较低时也不会降低加热器的加热效果,从而保证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柴油机仍可以照常工作,尤其可以解决北方地区在冬季无法使用低型号燃油的难题,将箱体分成主副油箱的设计,可以在主油箱和副油箱内添加不同型号的柴油,主油箱添加高型号燃油,副油箱添加低型号燃油,在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时使用副油箱内的高号燃油,来正常启动柴油机,柴油机运转后先将冷却水升温加热,再通过加热后的水对主油箱内的低型号燃油进行加热,待主油箱油温升高后,通过转换阀门将副油箱供油切换至主油箱供油,再通过回油阀门转换至主油箱回油,使柴油机可以在低温下正常使用较低成本的低型号燃油,从而降低使用成本,通过回油管和吸油管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加热器的二次加热,从而提高加热效率,通过油箱盖上的第一加注口和第二加注口可以向主油箱内和副油箱内分别加注燃油,报警装置可以监测副油箱内的油位并在油位较低时提供报警,燃油传感器可以监测主油箱内的油位,第一隔板可以将主油箱和副油箱完全隔开,第二隔板可以对第一隔板起保护作用,防止第一隔板受到较强的冲击,支承板可对主油箱和副油箱起支承作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支承板上的“井”字型凸起可以缓冲燃油的冲击,第二隔板上的第一通孔可以保证燃油流通的同时降低燃油的流动速度,也能降低燃油的冲击,支承板上的第二通孔用于使燃油正常流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的加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的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的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的支承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的原理图;图中:1、箱体;2、油箱盖;3、加热器;4、第一隔板;11、主油箱;12、副油箱;31、螺旋管;32、保护罩;33、进油口封头;311、出水口;312、入水口;5、回油管;6、吸油管;21、第一加注口;22、第二加注口;7、报警装置;8、燃油传感器;9、第二隔板;91、第一通孔;10、支承板;101、第二通孔;40、“7”字型固定板;50、驾驶室暖风箱;60、发动机;70、铜球阀;80、三通阀;90、油水分离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包括:箱体1、油箱盖2和加热器3,油箱盖2设置于箱体1上,箱体1包括主油箱11和副油箱12,主油箱11和副油箱12通过第一隔板4相阻隔,加热器3设置于主油箱11内并位于主油箱11的底部,加热器3的长度方向与主油箱11的长度方向平行,加热器3包括:螺旋管31、保护罩32和进油口封头33,保护罩32与主油箱11的底部固定连接,螺旋管31一体成型且设置于保护罩32内,螺旋管31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水口311和入水口312,出水口311和入水口312依次穿过保护罩32和主油箱11伸出主油箱11外,进油口封头33设置于保护罩32的一端,通过上述螺旋管31加热器3的结构,实现了加热器3表面无拼接和焊缝,从而使得加热器3内的循环水不会从加热器3中泄漏出来,且加热器3采用卧式设计,使得在油位较低时也不会降低加热器3的加热效果,从而保证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柴油机仍可以照常工作,在上述加热器3的设计中,保护罩32可以通过铝板与主油箱11的底部固定连接,铝板可以为“7”字型固定板40,“7”字型固定板40的“-”端与保护罩32固定连接,“7”字型固定板40的“|”端与主油箱11的底部固定连接,这种结构可以较好地对保护罩32起到固定作用,加热器3中的螺旋管31的直径可以在10cm以上,长度设置为50cm~60cm,从而保证加热的效率,且随着主油箱11内的油位降低,加热器3仍能起到较好的加热效果,通过出水口311和入水口312水的不断流动可以使得螺旋管31的水为循环水,保护罩32的一端设有进油口封头33,进油口封头33上可以设有用于进油的两个进油孔,从而实现循环水对螺旋管31加热的同时将热量传递给主油箱11内的燃油,保护罩32的另一端可以设置一个闭口封头,闭口封头可以与保护罩32一体成型,也可以与保护罩32可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中的箱体1采用主油箱11和副油箱12的设计,可以在主油箱11和副油箱12内添加不同型号的柴油,在室外温度较低时使用副油箱12内的高型号燃油,柴油机冷却水升温后对主油箱内的燃油进行加热,再使用主油箱11内的低型号燃油,从而降低使用成本,主油箱11和副油箱12之间通过第一隔板4隔开,使得主油箱11内的燃油和副油箱12的燃油不会相互流通,从而使得主油箱11和副油箱12可以分别独立工作,现有技术中的加热油箱的安装过程是一般将油箱下方后侧的位置处切割一个方形口,方形口的尺寸一般为20cm*40cm,再在油箱上方的后侧开四个圆形口,然后把加热器3放进去通过焊接的形式固定,最后,在把切割下来的方形口焊接上,或是在油箱上方位置处开口,再安装加热棒,上述过程中会造成油箱的使用寿命缩短,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尤其在切割油箱会产生大量的金属废屑,如果清洗不彻底,会造成电喷车型中喷油器的损坏,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中的加热器3安装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便捷,只需生产时将加热器3通过铝板固定连接于主油箱11的底部然后一次成型即可。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还包括:用于向保护罩32内供油的回油管5和用于将燃油导出保护罩32外的吸油管6,回油管5的一端和吸油管6的一端分别伸入保护罩32内,回油管5的另一端和吸油管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保护罩32和主油箱11伸出主油箱11外,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可以通过回油管5和吸油管6将部分加热后的燃油重新注入保护罩32内,实现对加热器3的二次加热,从而提高加热时效和燃油的利用率。优选的,油箱盖2上设有第一加注口21和第二加注口22,第一加注口21与主油箱11连通,第二加注口22与副油箱12连通,通过第一加注口21可以向主油箱11内添加低型号柴油,通过第二加注口22可以向副油箱12内加入高型号柴油。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还包括:用于监测副油箱12内油位且可报警的报警装置7,报警装置7设置于副油箱12上且报警装置7的感应端伸入副油箱12内,报警装置7可以包括:机械式仪表、固定杆、浮漂和触碰开关,其中,固定杆的底部伸入副油箱12中并靠近副油箱12的底部,浮漂安装在固定杆上并可沿固定杆上下移动,机械式仪表安装在副油箱12上并与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触碰开关与驾驶室内的指示灯信号连接,当油位不断下降时,浮漂随着油位的降低也不断下降,浮漂通过螺旋式四方杆带动机械式仪表内的指针传动轴芯转动,浮漂中部设有可与螺旋式四方杆相配合的四方口,浮漂套设于螺旋式四方杆上,螺旋式四方杆的顶部与指针传动轴芯相连,在浮漂随着油位上下移动时,通过浮漂与螺旋式四方杆的配合使得螺旋式四方杆相对浮漂发生旋转,进而带动指针传动轴芯转动,指针传动轴芯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指针传动轴芯后面的凸轮转动,凸轮的凸起部分在旋转一定角度的时候会按压触碰开关,从而触发驾驶室内的指示灯亮起,从而实现了油位报警的功能,可以避免副油箱12内的燃油耗尽而对车辆等造成安全隐患。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还包括:用于监测主油箱11内油位的燃油传感器8,燃油传感器8设置于主油箱11上且燃油传感器8的感应端伸入主油箱11内,燃油传感器8可以与驾驶室内的油量表信号连接,通过燃油传感器8可以监测主油箱11内的油位。根据图3至图5,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隔板4上设有用于缓解燃油冲击的“井”字型凸起,主油箱11内设有用于缓解燃油对第一隔板4冲击的第二隔板9,第二隔板9上设有用于缓解燃油冲击的“井”字型凸起,第二隔板9上设有多个用于燃油流通的第一通孔91,主油箱11和副油箱12内分别设有多个用于起支承作用的支承板10,支承板10上设有用于缓解燃油冲击的“井”字型凸起,支承板10上设有多个用于燃油流通的第二通孔10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可以实现第二隔板9对第一隔板4的保护作用,防止第一隔板4受到较强的冲击,支承板10可对主油箱11和副油箱12起支承作用,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9和支承板10上的“井”字型凸起可以缓冲燃油的冲击,第二隔板9上的第一通孔91可以保证燃油流通的同时降低燃油的流动速度,也能降低燃油的冲击,支承板10上的第二通孔101用于使燃油正常流动,其中,第二通孔101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91的直径,在第二隔板9和支承板10实际制作中,可在第二隔板9和支承板10的底部设置一个孔,用于油位较低时燃油也能够正常流动,从而不会影响设备的使用。优选的,主油箱11的底部和副油箱12的底部均设有用于放油的放油堵,通过放油堵可以实现在需要更换和维护时对主油箱11和副油箱12进行放油操作。优选的,副油箱12的顶部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孔,当副油箱12内的气压较高时,可以通过排气孔对副油箱12进行排气,从而保证安全。以上所述的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中,箱体1、螺旋管31、第一隔板4和支承板10均可采用铝镁合金材料制成,其中,箱体1的厚度可以为2.5mm,从而保证具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在汽车行驶中如果遇到轮胎爆胎等事故时可以对油箱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由于撞击造成燃油泄漏,螺旋管31采用铝镁合金材料可以便于水对燃油的传热,螺旋管31的壁厚可以为5mm,从而保证加热效率,第一隔板4和支承板10可以采用厚度为2mm的5052铝镁合金板材,从而保证第一隔板4和支承板10的强度。根据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其水循环工作原理是:驾驶室暖风箱50中的水通过铜球阀70再通过入水口312进入加热器3中,加热完成后从出水口311再通过另一个铜球阀70进入发动机60中,再由发动机60返回驾驶室暖风箱50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中的供油步骤是:通过吸油管6将主油箱11或副油箱12中的燃油吸入发动机60中,其中依次经过三通阀80和油水分离器90,通过控制三通阀80可以控制是否从主油箱11内或副油箱12内吸油,通过油水分离器90可以将燃油和水进行较好地分离。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其优势在于:通过采用螺旋管加热器的结构,实现了加热器表面无拼接和焊缝,从而使得加热器内的循环水不会从加热器中泄漏出来,且加热器采用卧式设计,使得在油位较低时也不会降低加热器的加热效果,从而保证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柴油机仍可以照常工作,尤其可以解决北方地区在冬季无法使用低型号燃油的难题,将箱体分成主副油箱的设计,可以在主油箱和副油箱内添加不同型号的柴油,主油箱添加高型号燃油,副油箱添加低型号燃油,在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时使用副油箱内的高号燃油,来正常启动柴油机,柴油机运转后先将冷却水升温加热,再通过加热后的水对主油箱内的低型号燃油进行加热,待主油箱油温升高后,通过转换阀门将副油箱供油切换至主油箱供油,再通过回油阀门转换至主油箱回油,使柴油机可以在低温下正常使用较低成本的低型号燃油,从而降低使用成本,通过回油管和吸油管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加热器的二次加热,从而提高加热效率,通过油箱盖上的第一加注口和第二加注口可以向主油箱内和副油箱内分别加注燃油,报警装置可以监测副油箱内的油位并在油位较低时提供报警,燃油传感器可以监测主油箱内的油位,第一隔板可以将主油箱和副油箱完全隔开,第二隔板可以对第一隔板起保护作用,防止第一隔板受到较强的冲击,支承板可对主油箱和副油箱起支承作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支承板上的“井”字型凸起可以缓冲燃油的冲击,第二隔板上的第一通孔可以保证燃油流通的同时降低燃油的流动速度,也能降低燃油的冲击,支承板上的第二通孔用于使燃油正常流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可以保障车辆在冬季的极寒地区内也能正常使用燃油,且主油箱内通过循环水加热后的燃油可以使得柴油机的燃烧更加充分,从而减少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不仅起到高效节能的目的又利于环保,是一个实用性较强的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