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8086发布日期:2018-07-11 02:0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起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动机。



背景技术:

起动机可以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实现发动机的起动,汽车起动机主要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和电磁开关组成,工作时电磁开关一边拉动拨叉使驱动机构的驱动齿轮与发动机飞轮齿环啮合,一边使开关触点闭合,直流电动机通电转动,发动机起动,车辆用起动机经常工作在灰尘大的环境中,或者会遇到多水的情况,粉尘、杂质、水滴很容易进入起动机的内部,时间久了,内部粉尘无法清理,甚至于水滴滞留无法干燥,都会影响起动机的工作性能,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尘好,散热佳,而且防水的起动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起动机,包括壳体、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的前端盖、设置有电动机构的后端盖,壳体顶部的控制开关,所述后端盖顶部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后端盖的冷却通道的出水口联通,位于储水箱后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后端盖前端设置有内部填充贴附有三维网状塑料丝体结构滤挡的通风口,位于通风口的下平面上设置有与后端盖定位槽联通的排水孔,位于后端盖腔体内设置有吸水海绵、挡柱,位于吸水海绵和挡柱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吸水海绵包括前端设置的凸起部和后端设置的内凹部,凸起部卡设在后端盖侧壁上的定位槽内,弹簧的尾端通过弹簧固定座固定于挡柱上,弹簧的前端抵靠在吸水海绵的内凹部内,位于后端盖的腔体底部设置与冷却通道的进水口联通的过滤装置和阀体,以及设置在过滤装置入口后端的挡水板。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挡柱内部设置有与后端盖壳体内冷却通道联通的竖腔。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三维网状塑料丝体结构的滤芯以及过滤管。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阀体为单向阀。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后端盖的后端设置有与起动机壳体连接的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后端盖内设置相互配合的防水防尘结构,并回收利用内部积水,不仅能实现防水防尘效果,并且匹配螺纹的安装形式,不仅安装、拆卸简单,能有效延长起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部结构放大图。

图3、图1中B部结构放大图。

图4、吸水海绵结构示意图。

图5、去除滤挡和吸水海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5,一种起动机,包括壳体、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的前端盖、设置有电动机构的后端盖,壳体顶部的控制开关,所述后端盖1顶部设置有储水箱2,所述储水箱2与后端盖的冷却通道12的出水口121联通,位于储水箱2后端设置有出水管21,所述后端盖1前端设置有内部填充贴附有三维网状塑料丝体结构滤挡9的通风口11,位于通风口11的下平面上设置有与后端盖定位槽13联通的排水孔131,位于后端盖1腔体内设置有吸水海绵3、挡柱4,位于吸水海绵3和挡柱4之间设置有弹簧5,所述吸水海绵3包括前端设置的凸起部31和后端设置的内凹部32,凸起部卡设在后端盖侧壁上的定位槽13内,弹簧5的尾端通过弹簧固定座51固定于挡柱4上,弹簧5的前端抵靠在吸水海绵的内凹部32内,位于后端盖的腔体底部设置与冷却通道12的进水口121联通的过滤装置和阀体8,以及设置在过滤装置入口后端的挡水板6。

所述挡柱4内部设置有与后端盖壳体内冷却通道12联通的竖腔41,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三维网状塑料丝体结构的滤芯71以及过滤管72,所述阀体8为单向阀,所述后端盖的后端设置有与起动机壳体连接的螺纹14。

后端盖1通过螺纹14与起动机壳体连接,由于后端盖1腔体内设置有挡柱4,使得腔体被分割成两个腔,靠近起动机壳体的腔体有足够的空间放置电刷等部件,挡柱4中间的空隙能够有效使得起动机散发出的热量有效散发,而通风口11也同时能够起到空气流动散热作用,并通过在通风口11出填充三维网状塑料丝体结构滤挡9不仅能够隔离进入后端盖1腔体内的灰尘杂质,以及遇到多水环境下溅至通风口11处的泥浆,泥浆通过滤挡9过滤后,泥浆的水通过后端盖定位槽13联通的排水孔131内,并通过吸水海绵3吸收,吸水海绵3吸水膨胀,抵靠在吸水海绵3的内凹部32内的弹簧5通过弹力作用对吸水海绵挤压,水流汇集至通风口11下平面的挡水板6进入滤管72,经过滤芯71的二次过滤,最后经过单向阀进入冷却通道12,当水积逐渐增多后,填满至冷却通道12内,对壳体进行降温冷却,多余的水量储存至储水箱2内,直至到达出水口位置后,水沿着出水管21流出,出水管可联通汽车的水箱,将该部分水回收做他用,满足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