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内燃机定位凸缘强冷却缸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8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小型内燃机定位凸缘强冷却缸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为降低内燃机活塞环热负荷的定位凸缘强冷却缸套。
众所周知,内燃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经济部门的动力机械,缸套是非常重要的零件之一。缸套一方面安装在机体上,与机体静态接触;另一方面其内壁与运动着的活塞及弹性活塞环动态接触。活塞上部密封用的弹性活塞环,承受着汽缸内燃油燃烧所产品的热负荷。为了降低活塞环热负荷,延长其工作寿命,通常在缸套外壁与机体之间设有冷却水套。这就是水冷式内燃机结构。随着内燃机性能指标的日益提高,活塞环的热负荷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内燃机燃烧室的无效容积并提高空气利用率和减少燃烧过程有害排放碳化氢(HC),又要求提高第一道弹性活塞环的位置,使其更接近活塞顶部,而要提高第一道活塞环的位置就将受到它所能承受的热负荷的限止。因此如何降低活塞环的热负荷,特别是第一道活塞环的热负荷,一直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西德MTZ1985NO4,P115-116,对大缸径中低速柴油机,在机体与缸套之间设置中间过渡零件,以提高冷却水套位置,向缸套上部延伸,其目的旨在降低活塞环的热负荷。但这种结构,对中小型高速柴油机却并不实用,因为它增加了零件和使结构复杂化。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显著的定位凸缘强冷却缸套。通过提高缸套本体冷却水套高度,从而较大幅度地降低缸套上部的热负荷,亦即降低缸内活塞环(特别是第一道活塞环)的热负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定位凸缘强冷却缸套安装定位凸缘部位,设有一路强制循环冷却水通道,冷却水在设定的流道内流经定位凸缘相当于提高了缸套外壁冷却水套的高度。试验证明,该结构具有显著进步和良好的经济效果,亦即通过强冷却缸套,可以方便地带走缸内高位活塞环传递给缸套的热量,提高了环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下列附图及实施例给出。
图1是定位凸缘强冷却缸套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定位凸缘强冷却缸套通道的垂直布置视图。
图3是定位凸缘冷却缸套通道的倾斜布置视图。
图4是图2和图3的A-A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是由通道(1)、机体(2)、下水孔(3)、上水孔(4)、均布水孔(5)、缸套座孔(6)、凸缘(7)、凹槽(8)和缸套(9)所组成。缸套(9)以定位凸缘(7)安装于机体(2)的缸套座孔(6)内,其轴向定位由设置在缸套外圆中部或下部的凸肩确定,凸缘(7)外圆加工有大致位于缸套凸缘部位中央的冷却环形凹槽(8),其宽度一般以凸缘总宽度的1/2左右为宜,槽底深度与缸套腰部非凸缘部位外径大致相等。在凹槽(8)的下方加工有与其相贯通的通道(1),它可以铣削成直切口或斜切口,並与凹槽(8)沟通。缸套在安装状态下,对应于定位凸缘(7)相应的机体上钻有若干均布水孔(5),此孔同时连通机体顶面上水孔(4),和缸套定位凸缘部位的凹槽(8),从而形成一条自下而上流经缸套定位凸缘部位的冷却水强制循环通道。机体顶面上水孔(4)下方应钻有下水孔(3),改变下水孔(3)或者通道(1)的截面大小,可以调节流经缸套定位凸缘部位冷却水流量,从而选定有效冷却强度。为防止缸套在高压下的径向运动和保持密封,定位凸缘(7)与机体(2)的缸套座孔(6)之间采用过盈配合。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缸套(9),它以凸缘(7)安装于机体(2)的缸套座孔(6)上,机体顶面有上水孔(4)和下水孔(3)相通,其特征在于凸缘(7)部位设有冷却凹槽(8)和通道(1),以此与机体上均布水孔(5)和上水孔(4)相贯通。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缸套,其特征在于通道(1)沿缸套中心轴线垂直布置,也可以倾斜布置。
3.按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缸套,其特征在于缸套轴向定位在中部,也可以在下部。
4.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缸套,其特征在于改变通道(1)或下水孔(3)的截面大小,可调节冷却效果。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小型内燃机用的定位凸缘强冷却缸套。其主要特点是缸套(9)和机体(2)之间,无任何中间过渡零件,而在缸套定位凸缘(7)部位形成强制循环冷却通道。冷却水流经该部位时,带走活寨环传递给缸套的热量,从而降低环的热负荷,提高环的寿命和有利于内燃机工作,同时通过改变冷却水流经缸套定位凸缘部分水孔(1)、(3)截面的大小,可以获得良好的冷却效果。
文档编号F02F1/02GK86204648SQ86204648
公开日1987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86年9月16日
发明者严信本 申请人:上海柴油机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