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0629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特别是涉及在缸体中装配有油冷却器的内燃机。
【背景技术】
[0002]一般,在内燃机中设有油,上述油用于润滑设于内燃机的活塞与曲轴之间的滑动部位、凸轮轴与凸轮轴承之间的滑动部位等。该油在高温时粘性变低,使滑动部位的润滑性下降,因此为了提高油的粘性,利用油冷却器冷却油。
[0003]已知如下内燃机:该油冷却器具备与内燃机分体的油配管和包围油配管的冷却水管等,因此导致制约内燃机周边的布局、由于部件个数的增加引起的重量增加、成本增加,所以为了消除这些不良情况,将油冷却器直接装配到缸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4]该内燃机具备油冷却器,上述油冷却器通过托架装配到作为发动机主体的缸体,在托架的油冷却器装配面形成使形成于缸体的冷却水通路和油通路分别连通的油导入路、油导出路、冷却水导入路以及冷却水导出路的各开口,在流过油导入路、油导出路、冷却水导入路以及冷却水导出路的冷却水与油之间进行热交换。
_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f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 23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_8]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但是,在这样的现有的内燃机中,没有考虑流过油滴下的油的冷却。具体地,缸体形成有将从汽缸盖滴下的油引导到油盘的导油孔。
[0010]现有的内燃机即使是在油冷却器与发动机主体之间流动的油与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冷却油的情况,也不会进行流过导油孔的油的冷却。因此,不能在整体上冷却在发动机主体中流通的油,油的冷却性能会下降。
[0011]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的问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内燃机:能利用通过油冷却器的冷却水来冷却流过导油孔的油,能提高油的冷却性能。
_2]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本发明第I方式是内燃机,其具备缸体,上述缸体具有:导油孔,其在上下方向延伸,用于将从汽缸盖滴下的油引导到油盘;冷却水流通的第I冷却水通路;以及油流通的第I油通路,在缸体中装配有油冷却器,上述油冷却器具有第2冷却水通路和第2油通路,上述第2冷却通路用于在第I冷却水通路导入的冷却水和第I油通路导入的油之间进行热交换,上述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在缸体的外壁面形成有冷却水排出室和冷却水导入室,上述冷却水排出室用于将从第I冷却水通路流到第2冷却水通路的冷却水引出,上述冷却水导入室用于将从第2冷却水通路流到第I冷却水通路的冷却水引出,冷却水排出室和冷却水导入室配置为相互相对并隔着导油孔。
[0014]作为本发明的第2方式,可以是:在缸体的外壁面形成有油排出室和油导入室,上述油排出室用于将从第I油通路流到第2油通路的油引出,上述油导入室用于将从第2油通路流到第I油通路的油引出,油排出室和油导入室配置为相互相对并隔着导油孔。
[0015]作为本发明的第3方式,可以是,冷却水排出室和油导入室配置于导油孔的一侧,冷却水导入室和油排出室配置于导油孔的另一侧。
[0016]作为本发明的第4方式,冷却水排出室、冷却水导入室、油排出室以及油导入室配置为相互相邻的状态,并且配置为与形成有冷却水排出室、冷却水导入室、油排出室以及油导入室的缸体的外壁面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在该平面上形成有突缘,油冷却器装配于突缘。
[0017]作为本发明的第5方式,在导油孔的内壁面形成有节流部,上述节流部减小流过导油孔的油的流量,节流部配置于冷却水排出室的靠下方的位置。
_8]发明效果
[0019]这样,根据上述的第I方式,因为在缸体的外壁面形成冷却水排出室和冷却水导入室,上述冷却水排出室用于将从第I冷却水通路流到第2冷却水通路的冷却水引出,上述冷却水导入室用于将从第2冷却水通路流到第I冷却水通路的冷却水引出,冷却水排出室和冷却水导入室配置为相互相对并隔着导油孔,所以在导油孔的周围产生冷却水的流动。因此,能利用冷却水冷却流过导油孔的油。
[0020]另外,因为冷却水排出室与冷却水导入室之间配置有导油孔,所以能将导油孔用作空气层,该空气层发挥隔热效果,由此能使冷却水排出室与冷却水导入室之间隔热。因此,能防止如下:从缸体的第I冷却水通路通过冷却水排出室导入到油冷却器的第2冷却水通路的热交换前的温度低的冷却水被从第2冷却水通路通过冷却水导入室排出到第I冷却水通路的热交换后的温度高的冷却水加热。
[0021]因此,除了能利用油冷却器进行热交换之外,还能利用流到缸体的冷却水冷却流过导油孔的油,能在整体上冷却油,能提高油的冷却性能。其结果是,能提高油的粘性,适合于滑动部位的润滑。
[0022]根据上述的第2方式,因为在缸体的外壁面形成有油排出室和油导入室,上述油排出室用于将从第I油通路流到第2油通路的油排出室引出,上述油导入室用于将从第2油通路流到第I油通路的油引出,油排出室和油导入室配置为相互相对并隔着导油孔,所以能在油排出室与油导入室之间配置导油孔,能将导油孔用作空气层,该空气层发挥隔热效果,由此能使油排出室与油导入室之间隔热。
[0023]因此,能防止如下:从油冷却器的第2油通路通过油导入室排出到缸体的第I油通路的热交换后的温度低的油被从缸体的第I油通路通过油排出室导入到油冷却器的第2油通路的热交换前的温度高的油加热。因此,能利用油冷却器有效地冷却油,能更有效地提高油的冷却性能。
[0024]根据上述的第3方式,因为冷却水排出室和油导入室配置于导油孔的一侧,冷却水导入室和油排出室配置于导油孔的另一侧,所以能使热交换前的低温的冷却水流过的冷却水排出室、热交换后的低温的油流过的油导入室隔着构成空气层的导油孔与热交换后的高温的冷却水流过的冷却水导入室、热交换前的高温的油流过的油排出室相对。因此,能防止流过冷却水排出室的低温的冷却水和流过油导入室的低温的油被加热。
[0025]根据上述的第4方式,因为冷却水排出室、冷却水导入室、油排出室以及油导入室配置为相互相邻的状态,并且配置为与形成有冷却水排出室、冷却水导入室、油排出室以及油导入室的缸体的外壁面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在该平面上形成有突缘,油冷却器装配于突缘,所以能在缸体的第I冷却水通路与油冷却器的第2冷却水通路之间直接使冷却水流通,并且能在缸体的第I油通路与油冷却器的第2油通路之间直接使油流通。
[0026]因此,不需要在缸体的周边设置油流动的配管、冷却水流动的配管等,能防止制约内燃机的周边布局、由于部件个数的增加引起的重量增加、成本增加。除此之外,能缩短冷却水流动的通路和油流动的通路,因此能利用油冷却器有效地冷却油。
[0027]根据上述的第5方式,因为在导油孔的内壁面形成节流部,上述节流部减小流过导油孔的油的流量,所以能利用节流部使在导油孔中滴下的油的速度下降,能一边在节流部的上方贮存一定量一边滴下。因此,能增加油与导油孔的内壁面接触的时间,能更有效地提高滴下到导油孔的油的冷却性能。
[0028]另外,因为节流部配置于冷却水排出室的靠下方的位置,所以能使贮存于节流部的上方的油与冷却水排出室相对,能更有效地提高能滴下到导油孔的油的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是内燃机的立体图。
[0030]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是缸体的俯视图。
[0031]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是缸体的侧视图。
[0032]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是缸体的主视图。
[0033]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冷却水排出室、冷却水导入室、油排出室以及油导入室的缸体的主视图。
[0034]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是从图1的向视V方向观看的油冷却器的后视图。
[0035]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是图4的V2 — V2方向向视截面图。
[0036]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是图4的V3 — V3方向向视截面图。
[0037]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是图2的Vl — Vl方向向视截面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