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50629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38]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是图4的V4 — V4方向向视截面图。
[0039]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是图4的V5 — V5方向向视截面。
[0040]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是图4的V6 — V6方向向视截面图。
[0041]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是与图2的Vl — Vl方向向视截面图相当的缸体的截面图。
[0042]附图标记说曰月
[0043]1:发动机(内燃机)、2:缸体、2A:端面(缸体的外壁面的端面)、3:汽缸盖、4:油盘、6:导油孔、6a:内壁面(导油孔的内壁面)、7:油导入通路(第I油通路)、8:油排出室、
9:油导入室、10:油冷却器、11:主油道(第I油通路)、13:冷却水入口通路(第I冷却水通路)、14:冷却水排出孔(第I冷却水通路)、15:冷却水排出室、16:冷却水导入室、18:冷却水导入通路(第I冷却水通路)、19:油导入孔(第I油通路)、20:冷却水导入孔(第I冷却水通路)、21:油导入孔(第2油通路)、22:油排出孔(第2油通路)、23:冷却水导入孔(第2冷却水通路)、24:冷却水排出孔(第2冷却水通路)、25:突缘、31:节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5](第I实施方式)
[0046]图1?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图。
[0047]首先,说明构成。
[0048]在图1中,作为安装于四轮汽车、自动两轮车等车辆的内燃机的发动机I具备:缸体2 ;设于缸体2的上部的汽缸盖3 ;以及设于缸体2的下部的油盘4。此外,在图1?图12中所示的上方、右方以及前方是从车辆的未图示的驾驶座观看的方向。
[0049]缸体2具有气缸孔5,在该气缸孔5中在上下方向升降自如地设有未图示的活塞。另外,缸体2旋转自如地设有未图示的曲轴,该曲轴通过未图示的连杆将活塞的直线运动变化为旋转运动。
[0050]汽缸盖3打开关闭未图示的进排气口,收纳有:未图示的进排气阀,其分别连通包括气缸孔5和活塞的顶面的燃烧室和未图示的进气管以及排气管;以及具有用于使进排气阀升降的进排气凸轮的进排气轴等。
[0051]在图1、图2、图9?图12中,在缸体2的外壁面侧形成有导油孔6,该导油孔6在缸体2的上下方向延伸,用于将从汽缸盖3滴下的发动机油(以下仅称为油O)引导到油盘4。
[0052]在图1、图3、图9中,缸体2形成有油导入通路7,在该油导入通路7中被导入从未图示的油泵排出、利用未图示的油滤清器净化的油O。在此,油泵贮存于油盘4,将用未图示的滤油网净化的油O排出到油导入通路7。
[0053]在图1、图9、图12中,被导入到油导入通路7的油O在从油排出室8导入到油冷却器10后,从油冷却器10通过油导入室9导入到主油道11 (参照图3、图7、图8)。
[0054]主油道11在与曲轴相同的方向延伸,主油道11向连杆与曲轴之间的滑动部位、活塞和气缸孔5的滑动部位、进排气凸轮轴的凸轮轴颈和旋转自如地支撑凸轮轴颈的未图示的凸轮轴承的滑动部位等供应油O。
[0055]从主油道11供应到进排气凸轮轴的凸轮轴颈和凸轮轴承的滑动部位的油O聚集于汽缸盖3的导油孔6,通过导油孔6回流到油盘4。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I中,油导入通路7和主油道11构成使油O流通的第I油通路的一部分。
[0056]在图1、图2、图10中,在缸体2中以包围气缸孔5的方式形成有水套12,如图1所示,冷却水W通过冷却水入口通路13被导入水套12中。
[0057]气缸孔5被导入到水套12的冷却水W冷却,如图9、图11所示,流过水套12的冷却水W在通过冷却水排出孔14被导入到冷却水排出室15后,通过油冷却器10被导入到冷却水导入室16。因此,被导入到油冷却器10的油O被冷却水W冷却。
[0058]在此,在图1中,缸体2设有水泵室17,水泵室17装配有未图示的水泵,从水泵对冷却水入口通路13供应冷却水W。另外,水泵使冷却水W在未图示的散热器与发动机I之间循环,从水泵导入到冷却水入口通路13的冷却水W是利用散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低温的冷却水W。
[0059]如图1、图2、图9所示,从油冷却器10导入到冷却水导入室16的冷却水W通过冷却水导入通路18供应到形成于汽缸盖3的未图示的水套,利用供应到汽缸盖3的水套的冷却水W冷却汽缸盖3。并且,该冷却水W在从汽缸盖3排出后,在由散热器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后,利用水泵导入到冷却水入口通路13。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I中,冷却水入口通路13、冷却水排出孔14、冷却水导入通路18构成使冷却水W流通的第I冷却水通路的一部分。
[0060]如图4?图6、图9所示,油排出室8、油导入室9、冷却水排出室15以及冷却水导入室16形成于缸体2的外壁面。另外,油冷却器10形成有与油排出室8、油导入室9、冷却水排出室15以及冷却水导入室16分别连通的油导入孔21、油排出孔22、冷却水导入孔23以及冷却水排出孔24。
[0061]油排出室8与油导入通路7连通,油排出室8将从油导入通路7导入的油O导入到油冷却器10的油导入孔21。S卩,油排出室8用于将从油导入通路7流到油冷却器10的油导入孔21的油O引出。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I的油冷却器10的油导入孔21构成第2油通路的一部分。
[0062]油导入室9通过油导入孔19与主油道11连通。另外,在油冷却器10中形成有与油导入孔21连通的油排出孔22,从油排出室8导入到油冷却器10的油导入孔21的油O在油冷却器10内与冷却水W进行热交换。然后,油O从油冷却器10的油排出孔22被排出,在导入到油导入室9后,通过油导入孔19导入到主油道11。
[0063]S卩,油导入室9用于将从油冷却器10的油排出孔22流到主油道11的油O引出。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I的油冷却器10的油排出孔22构成第2油通路的一部分,油导入孔19构成第I油通路的一部分。
[0064]冷却水排出室15通过冷却水排出孔14与水套12连通,冷却水排出室15将从水套12导入到冷却水排出孔14的冷却水W导入到油冷却器10的冷却水导入孔23。S卩,冷却水排出室15用于将从冷却水排出孔14流到油冷却器10的冷却水导入孔23的冷却水W引出。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I的油冷却器10的冷却水导入孔23构成第2冷却水通路。
[0065]冷却水导入室16通过冷却水导入孔20与冷却水导入通路18连通(参照图8)。另外,在油冷却器10中形成有与冷却水导入孔23连通的冷却水排出孔24,从冷却水排出室15导入到冷却水导入孔23的冷却水W在油冷却器10内与油O进行热交换。然后,冷却水W在通过油冷却器10的冷却水排出孔24导入到冷却水导入室16后,通过冷却水导入孔20导入到冷却水导入通路18。
[0066]S卩,冷却水导入室16用于从油冷却器10的冷却水排出孔24流到冷却水导入通路18的冷却水W引出。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I的油冷却器10的冷却水排出孔24构成第2冷却水通路的一部分,冷却水导入孔20构成第I冷却水通路的一部分。
[0067]这样,缸体2具有:从冷却水排出孔14导入的低温的冷却水W流过的冷却水导入孔23和冷却水排出孔24 ;以及从油导入通路7导入的高温的油O流过的油导入孔21和油排出孔22,并装配有在低温的冷却水W与高温的油O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油冷却器10。
[0068]如图9所示,冷却水排出室15和冷却水导入室16设于导油孔6的两侧,隔着导油孔6相对。另外,油排出室8和油导入室9设于导油孔6的两侧,隔着导油孔6相对。
[0069]冷却水排出室15和油导入室9配置于导油孔6的一侧,冷却水排出室15位于油导入室9的上方。另外,冷却水导入室16和油排出室8配置于导油孔6的另一侧,冷却水导入室16相对于油排出室8位于上方。
[0070]如图1、图4、图7、图8、图11、图12所示,这些冷却水排出室15、油导入室9、冷却水导入室16以及油排出室8配置为相互相邻的状态,并且配置为与形成有冷却水排出室15、冷却水导入室16、油排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