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热量控制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315494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体的设定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0174]需要说明的是,当发动机I需要散热的时候,还包括控制发动机I的所述预设水量的冷却液之外的冷却液通过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阀门17,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七阀门18的第二散热器3进行散热;
[0175]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执行步骤S700之前,需要控制器检测到热交换器6的温度值小于发动机I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这时才能够达到冷却所述发动机I的冷却水的效果;
[0176]本实施例八,通过将发动机I的具有预设水量的冷却液传送至热交换器6,达到了冷却发动机I的目的。
[0177]实施例九
[0178]基于上述各实施例所公开的混合动力车辆热量控制方法,当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热量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乘客舱的暖风器时,还包括:
[0179]步骤S800、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释放热量并使所述热量加热所述乘客舱的温度。
[0180]具体地,当乘客舱内温度过低时,控制第八阀门打开通向所述暖风器的回路,以使所述热交换器6中的热量加热所述乘客舱的温度,有效利用了储存在所述热交换器6中的热量对乘客舱进行加热,增加了所述乘客舱内的环境舒适度,同时更是节约了能量;
[0181]其中,优选的,当乘客舱内人员感觉到冷觉得不舒适时,可视为乘客舱内温度过低,这时可由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打开所述第八阀门通向所述热交换器6的通路,进而对乘客舱加热;或者,也可以预先设置一个预设舱内温度阈值,当控制器检测到获取到的乘客舱内的温度值小于所述预设舱内温度阈值时,自动执行步骤S800,进而实现对乘客舱加热;其中,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优选的为人身体觉得比较舒适的15°C?18°C之间的任意值,比如17°C,当然这仅仅只是从人体舒适的角度举了个例子,并不局限于哪个温度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0182]综合上述实施例二至实施例九所公开的混合动力热量控制方法,利用热交换器6储存热量和释放热量的特点,通过控制器控制热交换器6及分别连通该热交换器6与其它各部分(发动机1,尾气储热器9,电机14,电池12,空调机11和暖风器)的各个阀门的打开与关闭,将整车的热量进行集中控制,进而依据各部分的热量需求情况调度整车的热量,达到了合理利用混合动力车辆整车的热量,从而实现节约能量的目的。
[0183]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动力车辆热量控制方法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热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热量控制系统,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热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尾气储热器(9)和热交换器¢),该控制方法包括: 当混合动力车辆处于纯电动模式时,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获取电机(14)的热量并使所述热量加热发动机(I); 当所述发动机(I)启动时,实时获取所述尾气储热器(9)的温度值T3和所述发动机(I)的冷却液温度值Tl ;当所述尾气储热器(9)的温度值T3大于所述发动机(I)的冷却液温度值Tl,且,所述发动机(I)的冷却液温度值Tl未达到预设暖机温度上限TA时,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获取所述尾气储热器(9)的热量并使所述热量加热所述发动机(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尾气储热器(9)的温度值T3小于或等于所述发动机(I)的冷却液温度值Tl时,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获取并存储所述尾气储热器(9)的热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热交换器出)的温度值T4 ; 当所述热交换器出)的温度值T4大于或等于预设热交换器温度上限TB时,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停止获取所述尾气储热器(9)的热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混合动力车辆处于纯电动模式时,还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电机(14)的冷却液温度值T2和所述发动机(I)的冷却液温度值Tl ; 当所述发动机(I)的冷却液温度值Tl大于所述电机(14)的冷却液温度值T2时,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停止获取所述电机(14)的热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热量控制系统包括加热芯体(4)时,还包括: 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获取所述尾气储热器(9)或所述电机(14)的热量并使所述热量经由所述加热芯体(4)加热所述发动机(I)。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热量控制系统包括电池(12)时,还包括: 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释放热量并使所述热量加热所述电池(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12)的温度值T5 ; 当所述电池(12)的温度值T5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池温度上限TC时,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停止释放热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热量控制系统包括空调机(11)时,还包括: 控制所述空调机(11)吹风以冷却所述电池(1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所述发动机(I)的具有预设水量的冷却液经由所述热交换器(6)再回到所述发动机(I),以通过冷却所述发动机(I)的冷却水冷却所述发动机(I)。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热量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乘客舱的暖风器时,还包括: 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释放热量并使所述热量加热所述乘客舱的温度。
1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热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交换器(6); 与所述热交换器(6)相连的尾气储热器(9);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获取电机(14)的热量并使所述热量加热发动机(I),及,用于获取所述尾气储热器(9)的冷却液温度值T3和所述发动机(I)的冷却液温度值Tl ;当所述尾气储热器(9)的温度值T3大于所述发动机(I)的冷却液温度值Tl,且,所述发动机(I)的冷却液温度值Tl未达到预设暖机温度上限TA时,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获取所述尾气储热器(9)的热量并使所述热量加热所述发动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与所述电机(14)之间第一连接通路通断的第一阀门(13); 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与所述发动机(I)之间第一连接通路通断的第二阀门(5); 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与所述尾气储热器(9)之间连接通路通断的第三阀门(8); 设置于所述尾气储热器(9)上,将实时采集到的所述尾气储热器(9)的温度值T3实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设置于所述发动机(I)上,将实时采集到的所述发动机(I)的冷却液温度值Tl实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6)上,将实时采集到的所述热交换器(6)的温度值T4实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三温度传感器; 设置于所述电机(14)上,将实时采集到的所述电机(14)的冷却液温度值T2实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的第四温度传感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与所述电机(14)之间第二连接通路通断的第四阀门(15); 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阀门(13),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阀门(15)的所述第一散热器(16); 设置于所述第三阀门(5)所处的所述热交换器(6)与所述发动机(I)之间第一连接通路上的加热芯体⑷; 设置于所述电池(12)上,将实时采集到的所述电池(12)的温度值T5实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的第五温度传感器; 控制所述热交换器¢),电池(12)及空调机(11)之间两两连接通路通断的第五阀门(1)0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与所述发动机(I)之间第二连接通路通断的第六阀门(17);控制所述热交换器(6)与所述发动机(I)之间第三连接通路通断的第七阀门(18);设置于所述第六阀门(17)所处的所述热交换器(6)与所述发动机(I)之间第二连接通路上的水泵⑵; 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阀门(17),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七阀门(18)的第二散热器(3)。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热量控制方法及系统,当混合动力车辆处于纯电动模式时,控制热交换器获取电机的热量以加热发动机;当发动机启动时,实时获取尾气储热器的温度值T3和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值T1;当尾气储热器的温度值T3大于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值T1,且,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值T1未达到预设暖机温度上限TA时,控制热交换器获取尾气储热器的热量以加热所述发动机,即,通过热交换器将电机产生的热量用来加热发动机,并且依据尾气储热器和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情况使热交换器将尾气储热器中的热量用来加热发动机,实现了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混合动力车辆整车的热量,从而实现节约能量的目的。
【IPC分类】F01N5-02, F02N19-10
【公开号】CN104632499
【申请号】CN201410811794
【发明人】陈雪丽, 李可敬, 赵强, 吴嵩, 陈宾, 刘程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