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输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25361阅读:来源:国知局
可在轴向上来回滑动,同时,离合内板5131与主轴之间是同步联接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主轴510上设有四条导轨,相应的,离合内板5131上设有四条滑槽(如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导轨和滑槽也可以反过来设置,具体导轨和滑槽的数目也可以根据情况设置为其他数目;机架上设有用于推动离合板513在主轴上来回移动的拉杆515,具体的,拉杆515的中部枢接在机架上,拉杆515 —端铰接在离合外板5132上,通过推动拉杆515的自由端,可实现将离合板513沿着主轴510轴向来回移动的目的(如图5所示),进而实现主轴510与主动链轮511之间的同步传动或脱离的目的。
[0044]请结合参阅图3及图4,所述摆动架10通过棘轮机构54连接于主轴510上,该摆动架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摆动臂11,两摆动臂11之间通过多根连接臂12进行连接,这些连接臂12还用于确保两摆动臂11之间位置关系的固定;且摆动架10左端的重力大于摆动架10右端(包括悬吊组件40对摆动架10右端所产生的拉力)的重力,因此在无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摆动架10左端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自然下摆;所述棘爪机构54装设于主轴510与每个摆动臂11的连接处,棘轮机构54包括相互配合的一棘轮541和两个棘爪542,所述棘轮541与主轴510同步联接,棘轮541的轮周上设有旋向一致的棘齿(图中未标示),两个棘爪542均装设于摆动臂11上并位于棘轮541两侧,每个棘爪542的前端部弹性地压抵在棘齿上,棘爪542可顺着棘齿的旋向相对棘轮541滑动,而在逆向时则卡顶在棘齿的根部,从而实现单向传动目的;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主轴510的两端部在靠近摆动臂11的位置分别同步联接有一棘轮541,摆动臂11在靠近相应棘轮54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棘爪542,棘爪542呈长条形,棘爪542的中部枢接于摆动臂11上,棘爪542的前端压紧在棘齿的外表面,棘爪542的后端与摆动臂11之间装设有一回位簧543,该回位簧543用于提供一个使棘爪542的前端压紧在棘齿上的弹性力,该回位簧543可以是拉簧(如图3所示,拉簧未标示),也可以是扭簧;摆动臂11上对应每个棘爪542还分别设有一限位块544,该限位块544用于与棘爪542的后端相抵靠以限定棘爪542的旋转角度;请再次参阅图3,摆动臂11顺时针旋转时,棘爪542的前端与棘齿根部相互咬死,回位簧543拉紧棘爪542的后端以防止棘爪542从棘齿上脱离,此时,摆动臂11通过棘爪542可带动主轴510旋转,从而完成转动能的传递;当摆动臂11逆时针旋转时,棘齿的特殊形状可顺利将棘爪542的前端拨开,主轴510的旋转几乎不受到阻碍,主轴510仍然保持顺时针旋转。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棘爪542的前端始终抵推某一棘齿的根部,从而确保摆动臂11的转动力矩能够传递给主轴510 ;请具体参阅图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还可对该棘轮机构54进行拓展,在两侧的摆动臂11的中部均固定一圆环(图中未标示),棘轮541穿设于圆环的中心,圆环上设有若干个围绕该棘轮541的棘爪542,每个棘爪542均对应棘轮541的一个棘齿,棘爪542前端部与棘齿根部的距离呈均匀的变化,其中,至少一个棘爪542的前端部恰好抵推对应棘齿的根部,从而确保摆动臂11转动时(顺时针方向),总有一个棘爪542能推动主轴510转动,完成力矩的传递。
[0045]所述拉绳30的一端连接摆动臂11的末端并可随着摆动臂11上下活动,拉绳30的另一端固定于机架上。
[0046]请结合参阅图8及图9,悬吊组件40悬吊在拉绳30的底部,该悬吊组件40包括两滚轮41、连接两滚轮41的轮轴42、固定于轮轴42中部的第一凸轮43及固定于轮轴42两端的定位轮44,拉绳30绕设在对应滚轮41的外表面,滚轮41上设有用于防止拉绳30相对滚轮41滑动的定位钉(图未示),摆动架10上下摆动时,可带动拉绳30上下伸缩,进而带动滚轮41旋转,进而带动第一凸轮43同步旋转。
[0047]所述压力组件50包括一转动架51、一压力轮52及配重块53,转动架51为一矩形框架,转动架51的左端铰接在机架上以使该转动架51可绕该铰接端转动,配重块53下压在转动架51的右端,该配重块53用于提供一个使转动架51绕其枢接点向下转动的作用力,可以理解的,该配重块53还可以替换为安装在转动架右端的拉簧;压力轮52枢接于转动架51上,且该压力轮52与第一凸轮43共面,压力轮52的底边缘与第一凸轮43的外缘相接触;具体的,所述第一凸轮43的外围轮廓曲线为特殊曲线,其包括第一曲线431和第二曲线432,第一凸轮43旋转时,压力轮52依次与第一曲线431和第二曲线432相接触:当压力轮52与第一曲线431相接触时,第一凸轮43的旋转中心到接触点的距离小于整个悬吊组件40下降的高度,在该过程中,转动架51的右端逐步下降;当压力轮52与第二曲线432相接触时,第一凸轮43的旋转中心到接触点的距离大于整个悬吊组件40下降的高度,在该过程中,转动架51右端高度慢慢上升;因此,整个工作过程中,转动架51将经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最后回到初始位置的过程。
[0048]所述顶力组件60包括从动链轮61及顶力臂62,从动链轮61枢接在机架上,且从动链轮61与主轴510通过链条520同步联接,即从动链轮61与主动链轮511通过链条520同步联接,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链轮511与从动链轮61的传动比为1:2,即主动链轮511旋转一周,从动链轮61旋转两周;从动链轮61的转轴上同步联接有第二凸轮63 ;顶力臂62的中部枢接在机架上,顶力臂62远离从动链轮61的一端(即右端)设有顶杆64,所述第二凸轮63用于与顶力臂62的左端部相抵接并带动顶力臂62绕其枢轴上下摆动,进而带动顶杆64上下移动;为了保持平衡,而将顶力臂62平行装设在转动架51下方的中间,从而使顶杆64能支撑在转动架51的中间位置,此时,第二凸轮63装设在一与从动链轮61同步联接的传动轴65上,该第二凸轮63的外周表面与顶力臂62的左端部相抵接,请参阅图16,具体地,该第二凸轮63包括第一凸边631及第二凸边632,当第一凸边631与顶力臂62左端抵接时,顶力臂62左端向上摆动,顶力臂62右端向下摆动,顶杆64与转动架51相分离;当第二凸边632与顶力臂62左端抵接时,顶力臂62左端向下摆动,顶力臂62右端向上摆动,顶杆64支撑于转动架51右端。
[0049]请具体参阅图9,所述限位机构装设于机架上,该限位机构用于限定定位轮44只在上下方向活动;具体的,限位机构由固定于机架上的四个挡板71构成,四个挡板71两两一组,两组挡板71分别位于两个定位轮44处;每个挡板71均包括一挡持在定位轮44外周表面的纵向侧板711及一挡持在定位轮44外端表面的横向侧板712,该设置使定位轮44只能在上下方向自由移动,而不能在左右、前后方向移动,从而使整个悬吊组件40只能在上下方向移动,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减少能量耗损。
[0050]请参阅图11至图15,其为本发明在五种不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1]本发明在正常运转时,离合板513的定位柱514插置于主动链轮511的定位孔512内,此时主轴510与主动链轮511是同步联接的关系;
[0052]主轴510具有初始转动能,从而带动主动链轮511和从动链轮61 —起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凸轮63转动;
[0053]在初始状态时,第二凸轮63转动到如图11所示位置后,第二凸轮63的第一凸边631开始与顶力臂62左端相抵接,顶力臂62的左端逐步向上移动,因此顶力臂62的右端则向下移动,从而顶杆64与转动架51相分离;使转动架51右端呈悬空状态,并在配重块53的重力作用下,压力轮52压在第一凸轮43上,从而使配重块53的重力通过拉绳30传递至摆动架和右边的拉绳30上;由于右边拉绳30固定在机架上,因此,拉绳30对悬吊组件40产生一个张紧的拉力,而摆动架10右端在拉绳30的拉力作用下向下摆动,与此同时,由于摆动架10右端下摆的高度恰好是悬吊组件40下移高度的两倍,从而会使左边的拉绳30逐步变短,右边的拉绳30则会逐步变长一一此处所说的变短与变长,是指拉绳30的顶端到拉绳30的底端的长度一一由此而带动悬吊组件40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同时向下移动;第一凸轮43也随着一边转动一边下移,在第一凸轮43的作用下,配重块53不往下移,只是通过压力组件50和悬吊组件40将自身重力传递至摆动架10的右端,在此过程中,摆动架10的转动能再通过棘轮机构54而传递给主轴510,从而使主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