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输出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25361阅读:来源:国知局
510持续转动做功;
[0054]当第二凸轮63转动到图13所示位置时,顶杆64支撑于转动架51右端,此时压力轮52对第一凸轮43没有压力作用,由此摆动架51的右端所受到的拉力也随之解除,并在摆动架10左端重力大于其右端重力(包含悬吊组件40对摆动架10右端所产生的拉力)的作用下,摆动架10左端下移,右端向上抬,即摆动架10以逆时针方向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摆动架10回位的转动速度要略大于主轴510的转动速度,该过程由于棘轮机构54的设置,不会对主轴510的转动造成影响;同时,拉绳30的左段上升,从而带动滚轮41及第一凸轮43顺时针转动;当第一凸轮43转动到如图15所示位置时,整个驱动单元回到初始位置;
[0055]如此重复,可使主轴510持续地转动,从而可输出转动动力。
[0056]请参阅图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轮轴42上设有平衡块45,该平衡块45用于平衡第一凸轮43对轮轴42造成的偏心力矩。
[0057]进一步地,该动力输出装置还包括支撑杆80,支撑杆80位于摆动架10远离拉绳30的一端,该支撑杆80用于限定摆动架10左端的最低摆动位置:驱动单元处在初始位置时,该支撑杆80恰支撑于摆动架10的左端部。
[0058]本发明四个驱动单元的主轴510沿着机架的长度方向(即X向)依次排列并同步联接,所述主轴510实际上可仅设置一条,多个驱动单元共用该主轴510。
[0059]请参阅图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从动链轮61设有轴套611,所述传动轴65一端插置该轴套611内,且传动轴65的该端设为八面体,轴套611边缘开设有螺孔(图中未标示),螺孔内螺接有一定位螺钉612,定位螺钉612抵接于所述八面体的其中一个面上,从而将传动轴65固定于轴套611内;所述第二凸轮63同步联接于传动轴65的另一端,该设计便于灵活调节某一个驱动单元中第二凸轮63的初始角度。
[0060]请参阅图11至图17,四个驱动单元分别处于四个不同的状态,如图11至图14所示,当第一个驱动单元处图14所示状态时,第二、第三、第四个驱动单元分别处于图13、图12及图11所示状态;即在某一个时刻,四个驱动单元具有不同的相位(如图17所示);四个驱动单元共用一条主轴510并相互配合,可确保主轴510持续输出动力。
[0061]上述主轴510的初始动能来自第三个驱动单元(即图12对应的驱动单元),此时第三个驱动单元的转动架51呈悬空状态,从而使悬吊组件40和摆动架10右端同时受力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主轴510获得初始动能。
[0062]停机时,只需拨动其中一个驱动单元的离合板513,使离合板513上的定位柱514退出主动链轮511的定位孔512,便可实现该驱动单元的暂停。
[0063]另外,除了上述四个驱动单元,还可设置一个空闲驱动单元,当上述四个驱动单元的其中一个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暂停该驱动单元,并启动所述空闲驱动单元便可;需要说明的是,该空闲驱动单元的相位与暂停的驱动单元的相位保持一致,具体的实现方式是:通过调节空闲驱动单元的传动轴65,使其第二凸轮63的角度与暂停的驱动单元的相位保持一致即可;例如,运行过程中第四个驱动单元出现故障,则暂停该第四驱动单元,同时,调节空闲驱动单元的传动轴65,使其第二凸轮63的初始角度与第四驱动单元的相位角度一致,启动该空闲驱动单元,便可完成对第四驱动单元的替代;暂停的第四驱动单元维修好后可作为新的空闲驱动单元,用于替换新的故障驱动单元。
[0064]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压力组件50和顶力组件60作用于悬吊组件40上,经过拉绳30将该作用力传递至摆动架10,最后通过棘轮机构54将力矩施加于主轴510上,为主轴510提供转动的动力,其可实现在无其他动力或其他动力较小的情况下,使主轴510持续地转动,从而输出转动动力,因此,本发明可以减小对煤炭、汽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并且不会向大气环境中排放有害物质,减少环境污染。
[0065]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至少四个驱动单元,该至少四个驱动单元沿机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每个驱动单元均包括, 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并枢接在机架上的主轴,主轴的一端设有主动链轮; 枢接于主轴上的摆动架,摆动架与主轴之间设有棘轮机构,该摆动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摆动臂; 两拉绳,拉绳的一端连接摆动臂的末端并随着摆动臂上下活动,拉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机架上; 悬吊在拉绳底部的悬吊组件,该悬吊组件包括两滚轮、连接两滚轮的轮轴、固定于轮轴中部的第一凸轮及固定于轮轴两端的定位轮,拉绳绕设在对应滚轮的外表面,滚轮上设有用于防止拉绳相对滚轮滑动的定位钉; 压力组件,包括一转动架、一压力轮及配重块,转动架的一端铰接在机架上以使该转动架可绕该铰接端转动,配重块下压在转动架的另一端,该配重块用于提供一个使转动架向下转动的作用力;压力轮枢接于转动架上,该压力轮与第一凸轮共面,且压力轮的底边缘与第一凸轮的外缘相接触; 顶力组件,包括从动链轮及顶力臂,从动链轮枢接在机架上,且从动链轮与主轴通过链条同步联接,从动链轮的转轴上同步联接有第二凸轮;顶力臂的中部枢接在机架上,顶力臂远离从动链轮的一端设有顶杆,所述第二凸轮用于与顶力臂的另一端相抵接并带动顶力臂绕其枢轴上下摆动; 机架上设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用于限定定位轮只在上下方向活动; 该至少四个驱动单元的主轴沿着机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并同步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与主轴同步联接,棘轮上设有旋向一致的棘齿,棘爪装设于摆动臂上,棘爪的前端部弹性地压抵在棘齿上,棘爪可顺着棘齿的旋向相对棘轮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棘爪的中部枢接于摆动臂上,棘爪的后端与摆动臂之间设有一回位簧,该回位簧用于提供一个使棘爪的前端压紧棘齿的弹性力;摆动臂上设有一限位块,该限位块用于与棘爪的后端部相抵靠以限定棘爪的旋转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上开设有一对定位孔,主轴上设有可沿其轴向来回移动的离合板,离合板上设有一对定位柱,该定位柱可插置于定位孔内以使主轴与主动链轮同步联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与离合板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轨及滑槽,导轨和滑槽的长度方向与主轴的轴向一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用于推动离合板在主轴上来回移动的拉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上设有平衡块,该平衡块用于平衡凸轮对轮轴造成的偏心力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传动比为1: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输出装置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位于摆动架远离拉绳的一端,该支撑杆用于限定摆动架该端的最低摆动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由固定于机架上的四个挡板构成,四个挡板两两一组,两组挡板分别位于两个定位轮处;每个挡板均包括一挡持在定位轮外周表面的纵向侧板及一挡持在定位轮外端表面的横向侧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其包括至少四个驱动单元,每个驱动单元均包括主轴、摆动架、两拉绳、悬吊组件、压力组件、顶力组件及限位机构;四个驱动单元的主轴沿着机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并同步联接。本发明利用压力组件和顶力组件作用于悬吊组件上,经过拉绳将该作用力传递至摆动架,最后通过棘轮机构将力矩施加于主轴上,为主轴提供转动的动力,其可实现在无其他动力或其他动力较小的情况下,使主轴持续地转动,从而输出转动动力,因此,本发明可以减小对煤炭、汽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并且不会向大气环境中排放有害物质,减少环境污染。
【IPC分类】F03G7-00
【公开号】CN104847609
【申请号】CN201510245243
【发明人】凌宏一
【申请人】凌宏一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