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91285阅读:来源:国知局
二涡轮流道。这意味着,第二废气流道16与第二涡 轮流道流体耦合,从而穿流第二废气流道16的废气可以流入到第二涡轮流道中。
[0026] 此外,排气装置10包括当前以活门26形式的封堵元件,所述活门能相对于废气套 管12绕枢转轴线28在多个位置1、2、3、4之间枢转。在此,第一位置1借助于实线表示,而 位置2、3和4借助于虚线表示。活门26的可枢转性在附图中通过方向箭头29表示。
[0027] 位置1是活门26的第一关闭位置,在所述第一关闭位置中,借助于活门26阻止废 气从第一废气流道14流动到废气导回管路22中。在第一关闭位置1中,废气导回管路22 被流体封堵,从而该废气导回管路不能被废气穿流。此外,在第一关闭位置1中释放在各废 气流道14、16之间的连接开口 30。通过构成为中间壁20的贯通开口 38的连接开口 30 (当 流体释放该连接开口时),能够进行在第一废气流道14与第二废气流道16之间的废气交 换。贯通孔38由中间壁20的壁部40限定。
[0028] 此外,借助于在第一关闭位置1中的活门26在连接开口 30下游流体封堵第一废 气流道14。这意味着,第一废气流道14在连接开口 30下游不再被废气穿流。在连接开口 30上游穿流第一废气流道14的废气因此在第一关闭位置1穿过被释放的连接开口 30流 到第二废气流道16中,从而来自所有气缸的所有废气在连接开口 30下游穿流第一废气流 道16。废气从第一废气流道14向第二废气流道16中溢流/旁通在附图中通过方向箭头 32表示。因为在活门26的第一关闭位置1中封闭废气导回管路22和第一废气流道14,并 且连接开口 30由第一废气流道14朝向第二废气流道16敞开,发生内燃机通过废气涡轮增 压器强烈增压,这伴随着高的发动机制动功率。在发动机制动运行中,没有燃料喷入到气缸 中,由此内燃机作为流体机械(Strftniiingsmaschine)运行。通常,以发动机制动运行 来运行的内燃机具有本身已知的用于提高发动机制动功率的装置。在此,例如可以是本身 已知的减压制动。通过将所有气缸的废气共同引导到第二废气流道16中可以通过涡轮的 优化的入流而达到内燃机在发动机制动运行中的特别有效的增压。
[0029] 附加地,排气装置10的部件数量可以保持得特别低,因为所述一个活门26不仅用 于流体封堵在连接开口 30下游的第一废气流道14而且用于流体封堵废气导回管路22。为 此,活门26在其第一关闭位置1中以第一部分区域34伸入到第一废气流道14中并且以与 此连接的第二部分区域36伸入到废气导回管路22中。在此,第一部分区域34用于流体封 堵在连接开口 30下游的第一废气流道14,而第二部分区域36用于流体封堵废气导回管路 22。活门26的所述两个部分区域34、36相应地绕枢转轴线28枢转。
[0030] 位置2是封堵元件或者说活门26的第一打开位置,在所述第一打开位置2中,流 体释放废气导回管路22。在第一打开位置2中流体封堵连接开口 30,从而所述连接开口不 能被废气穿流。此外,在第二打开位置中,也流体封堵在分岔部位24下游的第一废气流道 14,从而所述分岔部位下游的第一废气流道于是不能被废气穿流。这意味着,在分岔部位24 上游穿流第一废气流道14的废气由第一废气流道14分岔出并且输送给废气导回管路22。 由此调整最大可调整的废气导回率(AGR率)。
[0031] 位置3是活门26的第二打开位置或者中间位置,所述活门在内燃机的主要行驶区 域中调整。在第二打开位置3中不仅释放废气导回管路22而且释放第一废气流道14以及 连接开口 30,并且因此废气导回管路和第一废气流道以及连接开口都能被废气穿流。通过 改变第二打开位置3的中间位置,内燃机的废气可以相应地分配到废气导回管路22、第一 废气流道14中并且分配经过连接开口 30。
[0032] 活门26的位置4是第二关闭位置,在所述第二关闭位置中,流体封堵废气导回管 路22并且释放连接开口 30。在第二关闭位置4中也释放第一废气流道14。这意味着,在 第二关闭位置中,两个废气流道14、16能被相应的废气穿流。由此例如能在内燃机的点火 运行中表现改善的负载阶越(Lastsprung),其方式为,在相应的负载要求中,所有废气仅仅 通过所述两个废气流道14、16能够作用到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上,从而可以借助于废气 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实现相应上升的负载压力,由此内燃机可以相应快速地提供更高的转 矩。
[0033] 如从附图可看出的那样,废气流道14、16构成为非对称的。在此,第一废气流道14 具有比第二废气流道16小的、能被废气穿流的流动横截面。因为废气导回管路22由第一 废气流道14分岔出,所以第一废气流道14也被称为AGR流道(废气导回流道)。第一废气 流道14因此特别是用于以高的压力为废气导回部提供废气。第一废气流道14的横截面特 别是为废气的压力所设计,该废气的压力超过在进气侧上的压力。燃烧用空气在内燃机的 进气侧上的压力通过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提升并且为了导回废气必须被从第一废气 流道14流入到废气导回管路22中的废气的压力所超过。
[0034] 借助于按照本发明的排气装置10也可想到的是,将所述两个废气流道14、16关于 其相应的横截面实施为对称的。通过特别是第二打开位置3相应改变,第一废气流道14的 横截面仅这样减小,使得在第一废气流道14中和特别是在废气导回管路22中的废气的压 力超过在进气侧上的压力。以有利的方式,通过第一废气流道14由对称性给出的较大横截 面,在第一废气流道中的废气压力下降,从而具有配设给第一废气流道14的气缸的内燃机 必须施加较小的功率来将废气从气缸推出到排气侧中,由此内燃机的效率上升并且同时消 耗和废气排放降低。
[0035] 如从附图可看出的那样,活门26不仅配设给废气导回管路22而且配设给第一废 气流道14以及连接开口 30并且用于流体封堵和释放废气导回管路、第一废气流道以及连 接开口。因此,排气装置10的部件数量和复杂性可以保持得特别低。
[0036] 因为活门26具有非常大的调整区域,所以能够非常良好地控制和特别是调节发 动机制动功率和废气导回。
[0037] 为了以具有高发动机制动功率的内燃机实现排放少的运行,可以相应地将相同数 量的气缸配设给废气流道14和16。不言而喻地,也可想到气缸对废气流道14和16的不均 匀的分配。
[0038] 为了使在排气装置10中的流动损耗保持得特别低,此外以有利的方式可以规定, 活门26在主行走区域中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废气通过废气套管12或者通过第一废气流道14 的流动方向延伸。
【主权项】
1. 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装置(10),所述排气装置具有第一废气流道(14),所述第一废气 流道分配给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的第一涡轮流道并且能被内燃机的废气穿流;具有第二 废气流道(16),所述第二废气流道至少部分地与第一废气流道(14)流体分开、能被内燃机 的废气穿流并且分配给涡轮的第二涡轮流道;具有从第一废气流道(14)分岔出的废气导 回管路(22);并且具有封堵元件(26),所述封堵元件能在至少一个阻止废气从第一废气流 道(14)流动到废气导回管路(22)中的第一关闭位置(1)与至少一个能实现废气从第一废 气流道(14)流动到废气导回管路(22)中的第一打开位置(2)之间调整, 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各废气流道(14、16)之间的流体的连接开口(30),废气能从第一废气流道(14) 分流出和能输送给第二废气流道(16),在第一关闭位置(1)中借助于封堵元件(26)释放所 述连接开口并且在第一打开位置(2)中借助于封堵元件(26)封堵所述连接开口。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装置(10),其特征在于,借助于封堵元件(26)在第一关 闭位置(1)中至少在流体连接部(30)下游流体封堵所述第一废气流道(14)。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装置(10),其特征在于,借助于在第一打开位置(2) 中的封堵元件(26)至少在分岔部位(24)下游流体封堵所述第一废气流道(14),在所述分 岔部位处废气能从第一废气流道(14)分流到废气导回管路(22)中。4.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排气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元件(26)能 调整到第二打开位置(3)中,在所述第二打开位置中相应地流体释放废气导回管路(22)而 且流体释放第一废气流道(14)以及连接开口(30)。5. 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排气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元件(26)能 调整到第二关闭位置(4)中,在所述第二关闭位置中阻止废气从第一废气流道(14)流动到 废气导回管路(22)中并且释放在各废气流道(14、16)之间的连接开口(30)和第一废气流 道(14)。6. 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排气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废气流道 (16)具有比第一废气流道(14)更大的、能被废气穿流的横截面。7. 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排气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废气流道(14、 16)的横截面构成为相同大小。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装置(10),所述排气装置具有第一废气流道(14),所述第一废气流道分配给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的第一涡轮流道并且能被内燃机的废气穿流;具有第二废气流道(16),所述第二废气流道至少部分地与第一废气流道(14)流体分开、能被内燃机的废气穿流并且分配给涡轮的第二涡轮流道;具有从第一废气流道(14)分岔的废气导回管路(22);并且具有封堵元件(26),所述封堵元件能在至少一个阻止废气从第一废气流道(14)流动到废气导回管路(22)中的第一关闭位置(1)与至少一个能实现废气从第一废气流道(14)流动到废气导回管路(22)中的第一打开位置(2)之间调整,其中,通过在各废气流道(14、16)之间的流体的连接部(30),废气能从第一废气流道(14)分岔和能输送给第二废气流道(16),在第一关闭位置(1)中借助于封堵元件(26)释放所述连接部并且在第一打开位置(2)中借助于封堵元件(26)封堵所述连接部。
【IPC分类】F02M25/07, F02B37/02, F02D9/06
【公开号】CN105008705
【申请号】CN201480009818
【发明人】S·金策尔
【申请人】戴姆勒股份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4年2月7日
【公告号】DE102013003031A1, WO2014127889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