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53827阅读:来源:国知局
内固连有两端分别贯穿主体1封闭端和端盖3的消音筒体2 ;
[0033]主体1开放端端面上开有内凹的环形槽7,环形槽7将主体1的开放端分割为外环部5和位于外环部5内的内环部8,端盖3端面外凸形成有可置入环形槽7内的延伸部6,延伸部6的外径小于端盖3的外径且它的内径大于端盖3的内径;
[0034]端盖3的内壁通过端面A向延伸部6的内壁过渡,内环部8的端部设置为可与端面A面接触的端面B,端盖3的外壁通过环形斜面A向延伸部6的外壁过渡,外环部5的端部设置为与环形斜面A倾斜方向相同的环形斜面B,环形斜面A、环形斜面B及延伸部6共同构成环形的填充槽4,填充槽4内注满金属粘接剂;
[0035]延伸部6外壁上开设有连接孔9,连接孔9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小直径段10和大直径段11,外环部5上开设有贯穿外环部5内外壁且直径与小直径段11直径相同的安装孔12,安装孔12与连接孔9的位置关系被配置为:当延伸部6置入环形槽7内直至延伸部6与环形槽7底部相接触或者端面A与端面B相接触时,安装孔12与连接孔9相对应;
[0036]还包括固定销13,固定销13包括外部筒体和螺纹柱14,外部筒体包括圆筒段15、均匀设置于圆筒段15底端的至少两个内倾斜段16及设置于内倾斜段16底端的水平外延段17,水平外延段17位于圆筒段15的轴向覆盖面积内,螺纹柱14可置入圆筒段15内且可与圆筒段15螺纹配合;
[0037]消音筒体2的内壁螺旋布置有导热条18,导热条18包括外条19和设置于外条19内表面的内蒙皮20,夕卜条19的内表面开设有多个反射腔21,内蒙皮20上开设有与反射腔21对应的小孔22,消音筒体2内壁上未被导热条18覆盖的区域设置有多孔吸声层23。
[0038]本实施例组装时,先将消音筒体2放入主体1内部,然后在延伸部6正对环形槽7后将延伸部6推送至环形槽7内,直至延伸部6与环形槽7底部相接触或者端面A与端面B相接触,此时安装孔12与连接孔9相对应,环形斜面A与环形斜面B之间形成环形的填充槽4。先将外部筒体依次插入安装孔12和连接孔9中,将螺纹柱14置入外部筒体内并转动螺纹柱14使其向下移动,使得内倾斜段16向外扩张,从而带动水平外延段17嵌入大直径段11外围内,通过固定销13的设置,便可固定端盖3和主体1的位置,使端盖3封闭主体1的开口端。再将金属粘接剂注入填充槽4,这样便会将消音筒体2彻底密封于主体1内。而在需要清洗消音筒体2时,直接将环形槽7内的金属粘接剂清除,再将固定销13取出,最后将端盖3反向移动,即可实现端盖3与主体1之间的快速分离,使得消音筒体2在经过清理后再次使用,在提高消音筒的降噪效率的同时,降低汽车消音的使用成本。其中,通过端面A与端面B之间的面接触、延伸部6与环形槽7之间的接触,再加上填充槽4内的金属粘接剂以及固定销13的设置,可在方便消音管快速拆卸的同时,保证消音管的密闭性,使得消音管的降噪功能保持稳定。
[0039]本实施例工作时,声波进入消音筒体2,一部分声波则通过小孔22进入反射腔21内,并在反射腔21中来回反射,从而滤除该部分噪声,而另一部分声能在多孔吸声层23的孔隙中摩擦而转化成热能耗散掉,如此,则使通过消音筒体2的声波减弱。本实施例增设的导热条18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效率,能够将部分热量快速传导至消音筒体2外,从而使得热量能够被有效散发,解决了消声筒体2内部温度过高导致的多孔吸声层23燃烧和变形的问题。
[0040]为增加消声筒体2的散热能力,优选地,所述消音筒体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散热片24。
[0041]优选地,所述金属粘接剂为BD818弹性粘接剂。选用BD818弹性粘接剂,使得填充槽4快速被填充密闭,并且能够在消音筒体2需要更换时填充槽4内的粘接剂进行快速移除,使得消音管的结构布局更加灵活。
[0042]优选地,所述延伸部6的长度大于所述环形槽7的深度。将延伸部6的长度设置为大于环形槽7的深度,即在延伸部6端部与环形槽7底部接触时,可使得环形斜面A与环形斜面B之间留有间隙,即保证填充槽4具有一定宽度,以方便金属粘接剂的涂抹和移除。
[0043]为避免内倾斜段16的形变过大而影响内倾斜段16的性能,优选地,所述内倾斜段16的倾斜角度为10-15°。
[0044]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车用降噪结构,包括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的主体(1)及可封闭主体(1)开放端的端盖(3),主体(1)内固连有两端分别贯穿主体(1)封闭端和端盖(3)的消音筒体(2),其特征在于: 主体(1)开放端端面上开有内凹的环形槽(7),环形槽(7)将主体(1)的开放端分割为外环部(5)和位于外环部(5)内的内环部(8),端盖(3)端面外凸形成有可置入环形槽(7)内的延伸部(6),延伸部(6)的外径小于端盖(3)的外径且它的内径大于端盖(3)的内径;端盖(3)的内壁通过端面A向延伸部(6)的内壁过渡,内环部(8)的端部设置为可与端面A面接触的端面B,端盖(3)的外壁通过环形斜面A向延伸部(6)的外壁过渡,外环部(5)的端部设置为与环形斜面A倾斜方向相同的环形斜面B,环形斜面A、环形斜面B及延伸部(6)共同构成环形的填充槽(4),填充槽(4)内注满金属粘接剂; 延伸部(6)外壁上开设有连接孔(9),连接孔(9)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小直径段(10)和大直径段(11),外环部(5 )上开设有贯穿外环部(5 )内外壁且直径与小直径段(11)直径相同的安装孔(12),安装孔(12)与连接孔(9)的位置关系被配置为:当延伸部(6)置入环形槽(7)内直至延伸部(6)与环形槽(7)底部相接触或者端面A与端面B相接触时,安装孔(12)与连接孔(9)相对应;还包括固定销(13),固定销(13)包括外部筒体和螺纹柱(14),外部筒体包括圆筒段(15)、均匀设置于圆筒段(15)底端的至少两个内倾斜段(16)及设置于内倾斜段(16)底端的水平外延段(17),水平外延段(17)位于圆筒段(15)的轴向覆盖面积内,螺纹柱(14)可置入圆筒段(15)内且可与圆筒段(15)螺纹配合; 消音筒体(2)的内壁螺旋布置有导热条(18),导热条(18)包括外条(19)和设置于外条(19)内表面的内蒙皮(20),外条(19)的内表面开设有多个反射腔(21),内蒙皮(20)上开设有与反射腔(21)对应的小孔(22),消音筒体(2)内壁上未被导热条(18)覆盖的区域设置有多孔吸声层(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筒体(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散热片(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粘接剂为BD818弹性粘接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6)的长度大于所述环形槽(7)的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倾斜段(16)的倾斜角度为10-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用降噪结构,包括主体及端盖,主体内固连有消音筒体;主体开放端端面上开有内凹的环形槽,端盖端面外凸形成有可置入环形槽内的延伸部;延伸部外壁上开设有连接孔,外环部上开设有安装孔;还包括固定销,固定销包括外部筒体和螺纹柱,外部筒体包括圆筒段、内倾斜段及水平外延段,螺纹柱与圆筒段螺纹配合;消音筒体的内壁螺旋布置有导热条,消音筒体内壁上未被导热条覆盖的区域设置有多孔吸声层。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销的设置,便可固定端盖和主体的位置,使端盖封闭主体的开口端。再将金属粘接剂注入填充槽,这样便会将消音筒体彻底密封于主体内。
【IPC分类】F01N1/00, F01N13/18
【公开号】CN205064067
【申请号】CN201520772148
【发明人】唐汉林
【申请人】重庆展瑞汽车配件厂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