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402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镀治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治具。



背景技术:

电镀治具通常是用于辅助对镀件进行电镀的工具,电镀治具根据零件的形状、镀层技术要求、电镀工艺和设备大小来的不同,可有不同类型的挂具。例如,片状镀件在上下道工序之间会随镀液的阻力而漂落,在选用治具时要将镀件夹紧或用铜丝扎紧。若镀件较重而有孔时,可选用钩状的治具。现有的电镀治具通常仅仅通过夹具将镀件夹住,但是,在电镀过程中,夹具由于夹持不稳,会造成镀件脱落等问题。此外,目前,用于夹紧的治具只能用于夹紧,钩状的治具只能用于吊挂,从而需要频繁更换电镀治具,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进行稳定夹持,避免镀件滑脱和变形,且使用范围更广的的电镀治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镀治具,包括架体,安装部和夹持件,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架体上,所述夹持件设置在安装部上,所述安装部包括多个安装面,每个安装面上设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主体,弹性夹头,底板,所述弹性夹头设置在主体上方,所述底板设置在主体的第一端部,所述底板包括压板和侧壁,所述侧壁设置在压板两侧,所述弹性夹头包括夹持端,夹持端位于压板上方。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持件包括螺杆部,螺杆部设置在主体的第二端部,第一、第二端部位于主体两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部为正六棱柱,所述夹持件分别设置在正六棱柱的六个侧面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板上设有开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部与架体之间通过枢轴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持端上设有防滑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持端具有挂钩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镀治具能够使镀件被夹持时更加稳固,有效防止镀件滑脱及电镀过程中变形;同时,能够多个方向对镀件进行夹持,实现转动电镀;此外,镀件能够夹持或悬挂,扩展了电镀治具的使用范围,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镀治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镀治具100包括架体1,安装部2和夹持件3,所述安装部2设置在架体1上,所述夹持件3设置在安装部2上。所述安装部2包括多个安装面21,每个安装面21上设有夹持件3,从而使得安装部2的多个方向均能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3包括主体31,弹性夹头32,底板33,所述弹性夹头32设置在主体31上方,所述底板33设置在主体31的第一端部311。所述底板33包括压板331和侧壁332,所述侧壁332设置在压板331两侧。所述弹性夹头32包括夹持端321,夹持端321位于压板331上方。通过夹持端321将镀件夹紧于夹持端和压板331之间,通过设置两个侧壁332,可避免镀件滑脱,从而增强夹持的稳定性;此外,通过侧壁的限位,可防止电镀过程中镀件变形。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夹持件3包括螺杆部34,螺杆部34设置在主体31的第二端部312,第一、第二端部311、312位于主体两端。通过螺杆部34使夹持件3能够方便与安装部2的配接和分离。所述安装部2为正六棱柱,所述夹持件3分别设置在正六棱柱的六个侧面上。所述压板331上设有开孔333。通过设置开孔333可减少无法受到电镀的面积。所述安装部2与架体1之间通过枢轴4连接,使得电镀时镀件若需要转动,可通过枢轴4可使得安装部2与架体1之间相对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端321上设有防滑层322,防滑层322可进一步防止镀件脱落。所述夹持端321具有挂钩部323,当镀件需要吊挂时,可通过挂钩部323进行吊挂。

本实施例的电镀治具能够使镀件被夹持时更加稳固,有效防止镀件滑脱及电镀过程中变形;同时,能够多个方向对镀件进行夹持,实现转动电镀;此外,镀件能够夹持或悬挂,扩展了电镀治具的使用范围,提升了生产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