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压堵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096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压堵塞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密封效果好,堵塞器易起下,可更换堵塞器组件的试压堵塞装置。



背景技术:

试压堵塞器是钻井、矿场套管柱和防喷器组试压时的堵塞工具。而套管在进行试压时,要在套管内设置堵塞器,防止液体或气体泄漏,使管内压力能保持在一定程度。现有的堵塞器由打捞头、油嘴、主体、密封圈、丝堵组成,外形为圆柱体,过液孔上方和下方各设置有密封圈,但密封圈的外径可伸缩量很小,起下很不方便,密封圈易翻出,使起下难于进行,且密封效果也较差。传统的试压堵塞器是不同口径套管需要不同规格的试压堵塞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密封效果好,堵塞器易起下,可更换堵塞器组件的试压堵塞装置。包括主体套筒;所述主体套筒上设置有上接杆;所述上接杆下方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主体套筒上设置有堵塞器组件;所述堵塞器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套体;所述两个套体之间设置有涨套;所述主体套筒下端设置有下接口;所述上接杆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主体套筒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涨套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的第一通孔6与第一空腔7相连通;所述的第二通孔8与第二空腔9相连通。

其中,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橡胶。

其中,所述涨套的材质为橡胶。

其中,所述主体套筒与上接杆通过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主体套筒与堵塞器组件通过螺纹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密封效果好、堵塞器起下方便,利用涨套堵塞很好地解决了密封圈易翻出的问题;堵塞器组件与主体套筒螺纹连接,可以更换不同型号,适用于不同口径大小的套管,适用性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试压堵塞装置,包括:主体套筒1;所述主体套筒1上设置有上接杆2;所述上接杆2下方设置有密封圈3;所述主体套筒1上设置有堵塞器组件4;所述堵塞器组件包括壳体4-1;所述壳体4-1上设置有两个套体4-2;所述两个套体4-2之间设置有涨套4-3;所述主体套筒1下端设置有下接口5;所述上接杆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6;所述主体套筒1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空腔7;所述壳体4-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8;所述涨套4-3内设置有第二空腔9。所述的第一通孔6与第一空腔7相连通;所述的第二通孔8与第二空腔9相连通。

所述密封圈3的材质为橡胶;涨套4-3的材质为橡胶;主体套筒1与上接杆2通过螺纹连接;主体套筒1与堵塞器组件4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套筒1与上接杆2通过螺纹连接;主体套筒1与堵塞器组件4通过螺纹连接。当应用于不同口径的套管时,可以将上接杆2连同密封圈3卸下,然后更换不同型号的堵塞器组件4。

使用时,钻杆通过上接杆连接在主体套筒上端,试压工具通过下接口连接在主体套筒下端。然后通过钻杆将堵塞器下入到位于井里的套管内,位于井口处的钻杆上连接有压力泵,压力泵上设置有阀门。将堵塞器下入套管内后,关闭位于井口处的阀门,井内的气体或液体进入到套管内再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涨套的第二空腔内,气体或液体将涨套涨起,直到涨起的涨套紧紧地顶在套管内壁上,防止气体流入到涨套上端的套管内,位于主体套筒下端的试压工具就可以准确地对套管进行井下试压。待试压完后,将位于井口处的阀门打开,密封在涨套内的气体或液体先通过第二通孔流向外界,通过接口与试压工具之间的缝隙、第一通孔、第一空腔内的气体或液体流向外界,这样就完成泄压过程,待泄压完成后将钻杆上提即可将堵塞器从套管中提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