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测试用滑轮组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3594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油井测试用滑轮组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队在进行测试和调配施工时所用的油井测试用滑轮组件装置。
【背景技术】
:
[0002]目前测试队在进行测试和调配施工时,试井钢丝直接通过防喷管顶端的天滑轮与仪器连接。当出现井下仪器遇卡情况后,钢丝拉力成倍增长,钢丝产生对井口防喷管的牵引力也相应增大,防喷管及天滑轮支撑臂受力后将发生沿绞车方向的倾斜,力越大则倾斜趋势越大,严重影响到天滑轮支撑臂及防喷管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防止防喷管受力倾倒,以往施工中需要通过打地锚的方式施以反方向牵引力来平衡加固防喷管,该工序需要使用到钢丝绷绳、钢钎、大锤,操作过程笨重繁琐且存在安全隐患。亟需一种更灵活有效的方式取而代之。
[0003]此外,由于天滑轮支撑臂受力后沿绞车方向前倾,滑轮圆周的切线也将向前移,造成试井钢丝与堵头压帽孔眼不再处于同一直线上,于是出现试井钢丝与堵头压帽的偏磨现象,增大了试井钢丝的磨损,防喷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新型所述的测试地滑轮正是针对以上问题所设计。提供一种可以灵活拆装的地滑轮构架,保证钢丝正常起下,且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改善了防喷管和天滑轮的受力情况,减小试井钢丝对防喷管的横向拉力,增加施工安全性并减少了防喷管底部丝扣的磨损、延长防喷装置使用寿命的目标,同时可以解决堵头压帽处的钢丝偏磨问题。
[0005]根据本使用新型所述的测试用滑轮组件装置,包括:
[0006]第一滑轮,位于防喷管的顶端的上部一侧;
[0007]第二滑轮,位于防喷管的基座的一侧;
[0008]其中,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位于同一平面内;
[0009]第一滑轮由正L型支撑臂支撑于防喷管的顶端一侧;
[0010]第二滑轮由斜L型支撑臂支撑于防喷管的基座一侧;
[0011]其中,第二滑轮的位置与第一滑轮的位置相对应,试井钢丝从防喷管上端出口出来后绕过第一滑轮而后垂直向下绕过第二滑轮;
[0012]其中,第一滑轮的正L型支撑臂为角度可调结构;
[0013]第二滑轮由斜L型支撑臂也是角度可调结构。
[0014]优选地,第一滑轮的正L型支撑臂由两个杆组成,两个杆通过铰接或螺栓连接形成为角度可调结构。
[0015]优选地,第二滑轮的斜L型支撑臂由两个杆组成,两个杆通过饺接或螺栓连接形成为角度可调结构。【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测试用滑轮组件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7]图1示出测试用滑轮组件装置,包括:
[0018]第一滑轮1,位于防喷管6的顶端的上部一侧;
[0019]第二滑轮4,位于防喷管6的基座的一侧;
[0020]其中,第一滑轮I与第二滑轮4位于同一平面内;
[0021]第一滑轮I由正L型支撑臂2支撑于防喷管6的顶端一侧;
[0022]第二滑轮4由斜L型支撑臂5支撑于防喷6管的基座一侧;
[0023]其中,第二滑轮4的位置与第一滑轮I的位置相对应,试井钢丝3从防喷管6上端出口出来后绕过第一滑轮I而后垂直向下绕过第二滑轮4 ;
[0024]其中,第一滑轮I的正L型支撑臂2为角度可调结构;
[0025]第二滑轮4的斜L型支撑臂5也是角度可调结构。
[0026]优选地,第一滑轮I的正L型支撑臂2由两个杆组成,两个杆通过铰接或螺栓连接形成为角度可调结构。
[0027]优选地,第二滑轮4的斜L型支撑臂5由两个杆组成,两个杆通过铰接或螺栓连接形成为角度可调结构。
[0028]目前所用Φ2.4mm试井钢丝拉断应力标称为8KN,由于在绳帽处的钢丝受力为剪应力,其大小一般是钢丝拉断时拉应力的一半左右,即钢丝在绳帽处拉脱(拔撸)的力约为4KN。在测试调配施工过程中,当井下仪器遇卡或捞堵塞器负荷较大时,绞车滚筒拉力通过钢丝直接作用到防喷管顶端的天滑轮,其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最大可达4KN,该力几乎与天滑轮支撑臂及防喷管成垂直角度,而防喷管长度与天滑轮支撑臂长度之和(L)可达2.3m,形成了较大力矩M = FX L,使得防喷管及天滑轮支撑臂沿受力方向倾斜趋势较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0029]经过对当前工艺设备的梳理后,采用了与天滑轮(第一滑轮)上下对应的地滑轮(第二滑轮)来改变试井钢丝对防喷装置的施力方向,将原来位于天滑轮顶端的水平力变换为位于防喷管底部地滑轮上的水平力,达到了力臂的最小化,地滑轮基座距离卡箍头位置最近,故此,试井钢丝对防喷装置的横拉效应也降到了最低。
[0030]即L =(天滑轮支撑臂高+防喷管高)一L’ =地滑轮基座高。
[0031]现场施工中,当由于井况较差出现仪器下井速度不均时,试井钢丝也会出现时松时紧的情形,为此在活动式侧板上还可以增加防钢丝跳槽挡片,防止试井钢丝因松懈而滑出滑轮槽。此外,还在防喷管的末端增加了防止地滑轮基座上窜的挡丝。
[0032]测试用滑轮组件装置减轻了井口防喷装置的受力,降低了天滑轮支撑臂的疲劳度,减弱了防喷管底部丝扣与井口卡箍头丝扣间由于晃动引起的磨损,可延长防喷管使用寿命半年,节省材料加工费用。例如,每套防喷管材料加工费用0.3万元,每年每个班组可节省I套,则年节省材料加工费用(0.3X7 = 2.1万元)。消除了试井钢丝与堵头压帽的偏磨,延长了钢丝使用寿命50%。每盘试井钢丝0.25万元,每年每个班组可节省I盘,则年节省钢丝偏磨损耗(0.25X7 = 1.75万元)。两项之和共计3.85万元。
【主权项】
1.一种油井测试用滑轮组件装置,包括第一滑轮(I),第二滑轮(4),正L型支撑臂(2)和斜L型支撑臂(5),其中 第一滑轮(I),位于防喷管¢)的顶端的上部一侧; 第二滑轮(4),位于防喷管¢)的基座的一侧; 其中,第一滑轮(I)与第二滑轮(4)位于同一平面内; 第一滑轮(I)由正L型支撑臂(2)固定于防喷管(6)的顶端一侧; 第二滑轮(4)由斜L型支撑臂(5)固定于防喷管(6)的基座一侧; 其中,第二滑轮⑷的位置与第一滑轮⑴的位置相对应,试井钢丝⑶从防喷管(6)上端出口出来后绕过第一滑轮(I)而后垂直向下绕过第二滑轮(4); 并且其中, 第一滑轮(I)的正L型支撑臂(2)为角度可调结构; 第二滑轮(4)的斜L型支撑臂(5)也是角度可调结构; 第一滑轮(I)的正L型支撑臂(2)由两个杆组成,两个杆通过铰接或螺栓连接形成为角度可调结构; 第二滑轮(4)的斜L型支撑臂(5)由两个杆组成,两个杆通过铰接或螺栓连接形成为角度可调结构。
【专利摘要】本新型涉及油井测试用滑轮组件装置,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正L型支撑臂和斜L型支撑臂。其中,第一滑轮,位于防喷管的顶端的上部一侧;第二滑轮,位于防喷管的基座的一侧;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位于同一平面内。该装置能够满足目前油井测试的使用要求。
【IPC分类】E21B47/00
【公开号】CN204804818
【申请号】CN201520229032
【发明人】王勇, 韩瑞, 殷建峰, 李立春, 崔洪波, 杨静, 梁霞, 代伟姣, 杨兆勇, 李波海, 王学锋, 李海阳
【申请人】王勇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