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280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包括扇叶座、马达和底座,所述马达固设于底座上,底座中管内设有含油轴承,所述扇叶座中心位置设有轴心,所述轴心直接卡设在马达中,整个扇叶座与底座间隙配合,所述含油轴承与轴心之间添加有润滑流体,其中,所述含油轴承的外表面成型有供所述润滑流体循环流动的凹槽,所述底座中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肋条。所述底座中管的开口处设有一端盖。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灰尘浸入马达、能有效防止马达漏油、并能轻易解决马达矽钢片与底座中管的外侧壁配合难的问题,在运转过程中不会出现降速、卡死或者发出异音等现象,使用寿命更长。
【专利说明】一种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装置,特别是一种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普通结构的风扇,扇叶座与底座之间的间隙比较大,没有设计防尘结构,所以空气中颗粒较大的灰尘,也很容易进入到马达的内部,同时由于马达内部气体的流动比较差,造成大颗粒的灰尘容易沉积于马达与轴承的表面,随着灰尘的不断沉积,最终会导致风扇的转速降低,甚至发生卡死的现象。而且,现有普通结构的风扇,没有设计防止漏油的结构,导致风扇用久了以后,就会出现马达漏油现象,久而久之,马达运转就会产生咯吱的尖刺音,还会因磨损阻力增大而转速降低,甚至卡死停转。所以现在急需一种扇叶座与底座之间间隙小,且可防止灰尘浸入马达,防止马达漏油的风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对风扇转轴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进,从而从实质上解决了风扇不能有效防止灰尘浸入马达、不能有效防止马达漏油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灰尘浸入马达、能有效防止马达漏油、并能轻易解决马达矽钢片与底座中管的外侧壁配合难的问题的、使用寿命更长的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包括扇叶座、马达和底座,所述马达固设于底座上,底座中管内设有含油轴承,所述扇叶座中心位置设有轴心,所述轴心直接卡设在马达中,整个扇叶座与底座间隙配合,所述含油轴承与轴心之间添加有润滑流体,其中:所述含油轴承的外表面成型有供所述润滑流体循环流动的凹槽,所述底座中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肋条。
[0006]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0007]所述底座的中管为底端封闭的盲孔。
[0008]所述含油轴承外表面上的凹槽包括成型在含油轴承上下两端面上的端面凹槽和成型在含油轴承外侧面上并连通上下端面凹槽的侧面凹槽。
[0009]所述端面凹槽以含油轴承的轴孔心为中心成抛物曲线,所述侧面凹槽为直线。
[0010]所述底座中管的开口处设有一端盖。
[0011]所述端盖为一压盖,所述端盖的内表面设有一凸出的圆环,所述圆环可压入底座中管的开口处并且形成过盈配合。
[0012]所述扇叶座与底座相扣合处为内外扣接的间隙配合。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底座中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肋条,所以能轻易解决马达矽钢片与底座中管的外侧壁配合难的问题。由于润滑流体能在含油轴承的外表面的凹槽内循环流动,沿着含油轴承与轴心的间隙往上流,所以润滑良好,使用寿命更长。由于所述端盖的内表面设有一凸出的圆环,所述圆环可压入底座中管的开口处并且形成过盈配合,所以在扇叶运转过程中可防止润滑流体甩出底座中管外而漏油,同时也可防止灰尘进入中管及含油轴承内,所以本实用新型不漏油,且能防尘。由于所述扇叶座与底座相扣合处为内外扣接的间隙配合,所以可以防止大颗粒灰尘浸入扇叶座内,起到更好的防尘作用。本实用新型在运转过程中不会出现降速、卡死或者发出异音等现象,使用寿命更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循环油路剖视放大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含油轴承的立体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的内表面结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包括扇叶座1、马达2和底座3,所述马达2固设于底座3上,底座3中管31内设有含油轴承4,所述扇叶座I中心位置设有轴心5,所述轴心5直接卡设在马达2中,整个扇叶座I与底座3间隙配合,所述含油轴承4与轴心5之间添加有润滑流体,其中:所述含油轴承4的外表面成型有供所述润滑流体循环流动的凹槽41,所述底座3中管3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肋条32,所述肋条32与马达2的矽钢片21相接触配合,轻易解决了马达矽钢片21与底座3的中管31的外侧壁配合难的问题。
[0020]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0021]所述底座3的中管31为底端封闭的盲孔。所述底座3中管31的底部为储存润滑流体的储油区域U。
[0022]所述含油轴承4外表面上的凹槽41包括成型在含油轴承上下两端面上的端面凹槽411和成型在含油轴承外侧面上并连通上下端面凹槽411的侧面凹槽412,参照图3所不O
[0023]所述端面凹槽411以含油轴承4的轴孔心为中心成抛物曲线,所述侧面凹槽412
为直线。
[0024]所述底座3中管31的开口处设有一端盖6 (图1、图2中未示出),参照图4所示。
[0025]所述端盖6为一压盖,所述端盖6的内表面设有一凸出的圆环61,所述圆环61可压入底座3中管31的开口处并且形成过盈配合。
[0026]所述扇叶座I与底座3相扣合处为内外扣接的间隙配合,如图1、图2中a处所示。
[0027]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通过防尘含油结构来提高产品品质,延长产品寿命。利用扇叶座I与底座3相扣合处为内外扣接的间隙配合(如图1、图2中a处所示),使马达2处于完全包覆状态,达到防尘保护。扇叶组高速旋转时,底座3的中管31内底储油区域11的润滑流体(即油脂)沿轴心5与含油轴承4之间的间隙向上蔓延,到达含油轴承4的顶端面,通过端面凹槽411的作用导向,润滑流体(油脂)将沿含油轴承4外径侧面凹槽412及底面的端面凹槽411 (图中未示出)回流到储油区域11,形成内部循环油路(如图2中箭头导向所示),达到不间断的润滑及降温作用。为防止润滑流体(油脂)甩漏出来,底座3中管31的开口处盖有一端盖6,端盖6既能防止润滑流体(油脂)甩漏出来,也能防止灰尘进入中管及含油轴承4内。
[0028]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包括扇叶座、马达和底座,所述马达固设于底座上,底座中管内设有含油轴承,所述扇叶座中心位置设有轴心,所述轴心直接卡设在马达中,整个扇叶座与底座间隙配合,所述含油轴承与轴心之间添加有润滑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轴承的外表面成型有供所述润滑流体循环流动的凹槽,所述底座中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肋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中管为底端封闭的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轴承外表面上的凹槽包括成型在含油轴承上下两端面上的端面凹槽和成型在含油轴承外侧面上并连通上下端面凹槽的侧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凹槽以含油轴承的轴孔心为中心成抛物曲线,所述侧面凹槽为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管的开口处设有一端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为一压盖,所述端盖的内表面设有一凸出的圆环,所述圆环可压入底座中管的开口处并且形成过盈配入口 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含油的风扇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座与底座相扣合处为内外扣接的间隙配合。
【文档编号】F04D29/056GK204253427SQ201420693790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9日
【发明者】张来生, 李述群, 倪秀斌 申请人:东莞市富士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