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以及可变静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8621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以及可变静叶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在燃气涡轮、涡轮制冷机、喷气式发动机等轴流压缩机中设于压缩机的空气导入口的可变静叶装置、以及该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的燃气涡轮由压缩机、燃烧器、以及涡轮构成。压缩机通过对从空气导入口导入的空气进行压缩而形成高温高压的压缩空气。燃烧器通过对该压缩空气供给燃料并使其燃烧而获得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涡轮利用该燃烧气体进行驱动,从而驱动在同轴上连结的发电机。

在该燃气涡轮的压缩机的空气导入口处设有可变静叶装置。该可变静叶装置相对于额定旋转速度时的静叶的朝向,在空转时、高速旋转时使静叶的朝向摆动,由此控制空气的导入量,从而实现性能的保持、提高。作为这样的轴流压缩机的可变静叶驱动方法以及装置,例如具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容。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0182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该可变静叶装置利用多个引导辊将在上下方向上竖立的环构件的外周部支承为旋转自如,并利用致动器使该环构件旋转,由此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使呈环状配置的多个可变静叶摆动。在使该可变静叶转动而改变开度时,利用致动器使环构件转动规定角度。因此,引导辊仅通过环构件中的规定的相同区域进行接触支承,导致在该接触部产生因磨损引起的减薄。当环构件变薄时,引导辊无法适当地支承环构件,从而有可能无法使可变静叶高精度地摆动而调整角度。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防止可变静叶的动作不良而实现性能的维持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以及可变静叶装置。

解决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可变静叶装置具有:多个可变静叶,它们设于旋转机械,且以包围流体流路的方式呈环状配置;环构件,其被设于所述旋转机械的外周部的多个引导件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机械的中心轴旋转,并且与所述多个可变静叶连结;安装托架,其固定于所述环构件;以及驱动装置,其与所述安装托架连结,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使所述环构件转动而能够使所述多个可变静叶摆动,所述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准备工序,在该准备工序中,准备所述环构件,所述环构件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安装托架的第一连结部、以及用于在与第一连结部沿周向错开的位置处安装所述安装托架的第二连结部,且在所述第一连结部上安装有所述安装托架;解除工序,在该解除工序中,解除所述多个可变静叶与所述环构件之间的连结、以及解除所述环构件与所述安装托架在所述第一连结部处的连结;转动工序,在该转动工序中,使所述环构件转动规定角度;以及连结工序,在该连结工序中,将所述多个可变静叶与所述环构件在与所述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并且将所述环构件与所述安装托架在所述第二连结部处连结起来。

因此,当环构件在被引导件支承的位置发生磨损时,准备在第一连结部上安装有安装托架的环构件,解除多个可变静叶与环构件之间的连结、以及环构件与安装托架在第一连结部处的连结,使环构件转动规定角度,之后,将多个可变静叶与环构件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将环构件与安装托架在第二连结部处连结起来。因此,环构件的被多个引导件支承的位置发生改变,多个引导件能够在未磨损环构件的位置处进行支承,能够通过防止可变静叶的动作不良而维持性能。

在本发明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可变静叶与所述环构件经由连杆机构而连结,在所述解除工序中,将所述连杆机构解体,在所述连结工序中,对所述连杆机构进行组装。

因此,通过连杆机构的解体以及组装来改变多个可变静叶与环构件之间的关系,由此能够实现作业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工序中,使所述环构件转动所述多个可变静叶各自的配置间隔的角度的整数倍。

因此,通过使环构件转动多个可变静叶各自的配置间隔的角度的整数倍,来改变多个可变静叶与环构件之间的关系,因此,不改变可变静叶的工作区域,就能够改变多个引导件与环构件的支承位置。

在本发明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工序中,使所述环构件转动180度。

因此,环构件的自重被引导件支承,因此,环构件的下部的被引导件支承的支承部容易发生磨损,因此,通过仅使环构件转动180度,能够改变由多个引导件引起的环构件的磨损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可变静叶装置是旋转机械的可变静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静叶装置具有:多个可变静叶,它们以包围流体流路的方式呈环状配置;环构件,其被设于所述旋转机械的外周部的多个引导件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机械的中心轴旋转,且与所述多个可变静叶连结,并且,在沿周向错开的位置处设有多个连结部;以及驱动装置,其与所述多个连结部中的一个连结部连结,并使所述环构件旋转。

因此,通过在环构件上设置沿周向错开的多个连结部,当环构件中的被引导件支承的位置发生磨损时,使环构件转动规定开度后将驱动部与其他连结部连结起来,由此,环构件的被多个引导件支承的位置发生改变,多个引导件能够在未磨损环构件的位置进行支承,能够通过防止可变静叶的动作不良而维持性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以及可变静叶装置,当环构件中的引导件的支承位置发生磨损时,解除多个可变静叶与环构件之间的连结,使环构件转动规定开度,之后,将多个可变静叶与环构件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因此,环构件的被多个引导件支承的位置发生改变,多个引导件能够在未磨损环构件的位置处进行支承,能够通过防止可变静叶的动作不良而维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II-II剖面的可变静叶装置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3是表示可变静叶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修补前的环构件的安装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修补后的环构件的安装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环构件的托架安装部的概要图。

图7是表示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燃气涡轮的整体结构的概要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主要部位概要图。

图10是表示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的概要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主要部位概要图。

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主要部位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以及可变静叶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并通过该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发明,并且,在具有多个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也包括组合各实施方式而构成的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第一本实施方式的燃气涡轮的整体结构的概要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燃气涡轮10由压缩机11、燃烧器12以及涡轮13构成。该燃气涡轮10在旋转轴32的外侧沿着轴心O的方向配置有压缩机11和涡轮13,并且在压缩机11与涡轮13之间配置有多个燃烧器12。而且,燃气涡轮10在同轴上与未图示的发电机(电动机)连结,从而能够发电。

压缩机11具有导入空气的空气导入口20,在压缩机机室21内配设有作为可变静叶的入口引导叶片(IGV:Inlet Guide Vane)22,并且,多个静叶23与多个动叶24沿空气的流动方向(后述的转子32的轴心O的方向)交替地配设,在压缩机机室21的外侧设有抽气室25。该压缩机11通过对从空气导入口20导入的空气进行压缩而生成高温高压的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供给至机室14。该压缩机11由在同轴上连结的电动机起动。

燃烧器12被供给燃料和由压缩机11压缩并存储于机室14的高温高压的压缩空气,并通过燃烧而生成燃烧气体。在涡轮13的涡轮机室26内,沿燃烧气体的流动方向(转子32的轴心O的方向)交替地配设有多个静叶27和多个动叶28。而且,该涡轮机室26在下游侧隔着排气机室29而配置有排气室30,排气室30具有与涡轮13连结的排气扩散器31。该涡轮13利用来自燃烧器12的燃烧气体进行驱动,从而驱动在同轴上连结的发电机。

在压缩机11、燃烧器12以及涡轮13中,沿着轴心O的方向的转子(旋转轴)32以贯穿排气室30的中心部的方式配置。转子32的压缩机11侧的端部由轴承部33支承为旋转自如,并且转子32的排气室30侧的端部由轴承部34支承为旋转自如。而且,该转子32在压缩机11中重叠固定有多个装配有各动叶24的盘状物。另外,该转子32在涡轮13中重叠固定有多个装配有各动叶28的盘状物,且在排气室30侧的端部连结有发电机的驱动轴。

而且,该燃气涡轮10中,压缩机11的压缩机机室21被脚部35支承,涡轮13的涡轮机室26被脚部36支承,排气室30被脚部37支承。

因此,在压缩机11中,从空气导入口20导入的空气通过入口引导叶片22、多个静叶23以及动叶24而被压缩,由此成为高温高压的压缩空气。在燃烧器12中,向该压缩空气供给规定的燃料并进行燃烧。在涡轮中,由燃烧器12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通过涡轮13中的多个静叶27和动叶28而驱动转子32旋转,从而驱动与该转子32连结的发电机。然后,驱动涡轮13后的燃烧气体作为废气释放到大气中。

在此,对设于压缩机11的入口引导叶片22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II-II剖面的可变静叶装置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图3是表示可变静叶装置的侧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可变静叶装置50具有:多个入口引导叶片(可变静叶)22、环构件51、驱动力传递机构52、以及驱动装置53。

壳体61呈双重的圆筒形状,在外筒62与内筒63之间设有呈环状的流路64。入口引导叶片22由轴部65和叶片部66构成。多个入口引导叶片22隔开规定间隔地呈环状配置于壳体61。即,入口引导叶片22的轴部65贯穿外筒62且被支承为转动自如,叶片部66位于在外筒62与内筒63之间设置的流路64中。

环构件51形成呈半环状的上部环构件67与下部环构件68一体地被固定的环状,且配置于壳体61中的外筒62的外侧。上部环构件67与下部环构件68的凸缘部67a、68a紧贴,且被未图示的紧固螺栓固定。壳体61在外筒62的外周部沿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固定有多个支承构件69,在该各支承构件69上分别支承有引导辊(引导件)70。该各引导辊70利用沿着壳体61的轴心方向的支承轴71而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各支承构件69。环构件51通过外周的支承面51a被该多个引导辊70支承而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壳体61的外周部。

驱动力传递机构52为连杆机构,通过将环构件51的旋转力传递至多个入口引导叶片22而能够改变该多个入口引导叶片22的角度。驱动力传递机构52构成为,第一连杆72与第二连杆73的各一端部由连结轴74连结为转动自如。而且,第一连杆72的另一端部通过连结轴75而转动自如地支承于环构件51,第二连杆73在另一端部一体地固定有入口引导叶片22的轴部65。

因此,当环构件51向一个方向转动时,旋转力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连杆机构)52而被传递至各入口引导叶片22,该各入口引导叶片22向一个方向转动,能够使流路64闭合。另外,当环构件51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驱动力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连杆机构)52而被传递至各入口引导叶片22,该各入口引导叶片22向另一个方向转动,能够使流路64开放。

驱动装置53为致动器,且具有能够沿轴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杆(驱动部)76。该驱动杆76具有转动自如的摆动连杆77。该驱动装置53固定于支承托架78,支承托架78通过多个紧固螺栓79固定于壳体61。另一方面,环构件51在下部固定有安装托架80。而且,驱动装置53的驱动杆76的前端部与安装托架80连结。

因此,当利用驱动装置53使驱动杆76前进时,驱动力经由安装托架80而被传递至环构件51,该环构件51向一个方向(图1中绕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另外,当利用驱动装置53使驱动杆76后退时,驱动力经由安装托架80而被传递至环构件51,该环构件51向另一个方向(图1中绕顺时针的方向)转动。这样,环构件51的旋转力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连杆机构)52而被传递至各入口引导叶片22,使该各入口引导叶片22转动,从而能够对流路64进行开闭。

然而,可变静叶装置50中,用于使多个入口引导叶片22转动的环构件51被多个引导辊70支承为旋转自如。而且,通过驱动装置53使该环构件51旋转,从而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52使各可变静叶22转动。在该情况下,环构件51在驱动装置53的驱动下转动规定角度,因此各引导辊70仅在环构件51中的规定的相同区域进行接触支承。因此,环构件51仅在与引导辊70接触的区域发生磨损而变薄。

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中,通过使环构件51与多个引导辊70的位置关系沿周向错开,从而避免使用环构件51中的磨损区域。

图4是表示修补前的环构件的安装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修补后的环构件的安装状态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环构件的托架安装部的概要图,图7是表示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的流程图。

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具有: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连结解除的解除工序;使环构件51转动规定角度的转动工序;以及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的连结工序。

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中,在解除工序中,解除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连结,并且解除环构件51与驱动装置53之间的连结,在连结工序中,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并且,将环构件51与驱动装置53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

在该情况下,通过连结工序,向环构件51固定安装托架80,且驱动装置53的驱动杆76与安装托架80连结,在连结工序中,将安装托架80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固定于环构件51。另外,在解除工序中使驱动力传递机构(连杆机构)52解体,在连结工序中组装驱动力传递机构52。

而且,在转动工序中,优选使环构件51转动多个可变静叶22各自的配置间隔的角度的整数倍。但是,在该转动工序中,也可以使环构件转动180度。

具体说明的话,如图6所示,环构件51的用于对安装托架80进行安装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连结部81、82设置在沿周向错开的位置处。第一连结部81是沿环构件51的周向以规定间隔形成的五个安装孔81a、81b、81c、81d、81e,第二连结部82是沿环构件51的周向以规定间隔形成的五个安装孔82a、82b、82c、82d、82e。该各连结部81、82设置为,分开环构件51中的各可变静叶22的安装间距(距离)的整数倍(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倍)。

即,如图4所示,安装托架80在环构件51的下端部与第一连结部81(安装孔81a、81b、81c、81d、81e)重叠,并通过多个紧固螺栓85进行紧固。在此,单点划线A为可变静叶22的安装位置,第二连结部82(安装孔82a、82b、82c、82d、82e)相对于第一连结部81(安装孔81a、81b、81c、81d、81e)朝环构件51中的绕顺时针的方向错开两个间距的量而设置。因此,在相对于环构件51卸下安装托架80、并使环构件51向逆时针的方向转动两个间距的量之后,如图5所示,能够使安装托架80与第二连结部82(安装孔82a、82b、82c、82d、82e)重叠,并通过多个紧固螺栓85a、85b、85c、85d、85e进行紧固。

在此,使用流程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详细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中,在环构件51中的与各引导辊70接触的区域发生磨损而变薄时,使环构件51与多个引导辊70的位置关系沿周向偏移。即,如图3以及图7所示,首先,在步骤S11中,通过将驱动力传递机构(连杆机构)52解体而使各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分离。在该情况下,解除可变静叶22的轴部65、第一连杆72、第二连杆73、以及连结轴74、75之间的连结。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仅解除可变静叶22的轴部65与第二连杆73之间的连结。

接下来,如图4以及图7所示,在步骤S12中卸下安装托架80。在该情况下,拧松紧固螺栓85而解除环构件51与安装托架80之间的连结,并且解除安装托架80与驱动装置53的驱动杆76之间的连结。然后,如图5以及图7所示,在步骤S13中转动环构件51来进行位置调整。即,由于解除各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连结、并且解除环构件51与安装托架80之间的连结,能够使环构件51自由地转动。因此,使环构件51向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可变静叶22的安装间距的两倍(两个间距)。

然后,在步骤S14中,通过组装驱动力传递机构52而将各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连结起来。此时,各可变静叶22在驱动力传递机构52的解体前和组装时,需要在不改变其角度的状态下组装驱动力传递机构52。然后,在步骤S15中,将安装托架80固定于第二连结部82。在该情况下,使安装托架80与环构件51中的第二连结部82重叠,并通过多个紧固螺栓85进行紧固,并且将安装托架80与驱动装置53的驱动杆76连结起来。

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中设置有:准备工序,准备环构件51,该环构件51具有用于将安装托架80安装于环构件51的第一连结部81、以及用于将安装托架80安装在与第一连结部81沿周向错开的位置处的第二连结部82,且在第一连结部81上安装有安装托架80;解除工序,解除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连结、以及环构件51与安装托架80在第一连结部81处的连结;转动工序,将环构件51转动规定角度;以及连结工序,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并将环构件51与安装托架80在第二连结部82处连结起来。

因此,当环构件51在被引导辊70支承的位置处发生磨损时,准备在第一连结部81上安装有安装托架80的环构件51,解除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连结、以及环构件51与安装托架80在第一连结部81处的连结,并使环构件51转动规定角度,之后,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并将环构件51与安装托架80在第二连结部82处连结起来。因此,环构件51的被多个引导辊70支承的位置发生改变,多个引导辊70能够在未磨损环构件51的区域适当地进行支承,能够通过防止可变静叶的动作不良而维持性能。

另外,不改变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的连结关系以及环构件51与驱动装置53的连结关系而改变多个引导辊70对环构件51进行支承的位置,就能够维持可变静叶22中的高工作精度。此外,通过改变环构件51中的安装托架80的安装位置,来改变驱动装置53与环构件51的连结位置,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改变多个引导辊70对环构件51进行支承的支承位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中,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52而连结,在解除工序中,将该驱动力传递机构52解体,在连结工序中,对驱动力传递机构52进行组装。因此,通过驱动力传递机构52的解体以及组装来变更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关系,能够实现作业性的提高。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中,在转动工序中,使环构件51转动多个可变静叶22各自的配置间隔的角度、即各可变静叶22间的安装距离的整数倍。因此,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关系错开各可变静叶22间的安装距离的量而进行改变,因此,不改变可变静叶的工作区域,就能够改变多个引导辊70与环构件51的支承位置。

在该情况下,在转动工序中,也可以将环构件51转动180度。即,由于环构件51的自重被配置于下方位置的引导辊70支承,因此,环构件51的下部的被引导辊70支承的支承区域容易发生磨损。因此,通过使环构件51转动180℃而使上下反转,能够改变多个引导辊70与环构件51的支承位置。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中设置有:多个可变静叶22,它们以包围流路64的方式呈环状配置;环构件51,其被设于外周部的多个引导辊70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与多个可变静叶22连结,且在沿周向错开的位置处设有多个连结部81、82;驱动力传递机构52,其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连结起来;以及驱动装置53,其驱动杆76由环构件51的多个连结部81、82中的一个连结。

因此,通过在环构件51上沿周向错开地设有多个连结部81、82,当环构件51中的被引导辊70支承的位置发生磨损时,将环构件51转动规定开度而使驱动杆76的连结位置例如从第一连结部81改变到第二连结部82,由此改变了环构件51的被多个引导辊70支承的位置,多个引导辊70能够在未磨损环构件51的位置处进行支承,通过防止可变静叶22的动作不良而能够维持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环构件51上沿周向错开地设有两个连结部81、82,但连结部的个数并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设置为三个以上。

[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主要部位概要图,图10是表示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的概要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具有:解除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连结的解除工序;使环构件51转动规定角度的转动工序;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的连结工序。

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中,在解除工序中,解除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连结,并且解除环构件51与驱动装置53之间的连结,在转动工序中,使环构件51转动规定角度,在连结工序中,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并且将环构件51与驱动装置53在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

在该情况下,在连结工序中,环构件51的安装托架101被固定,驱动装置53的驱动杆76与安装托架101连结,且将驱动杆76在不同的位置处与安装托架101连结起来。

具体说明的话,环构件51的安装托架101被多个紧固螺栓104固定,该安装托架101在沿周向错开的位置处设有用于与驱动装置53的驱动杆76连结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连结部102、103。第一连结部102设于安装托架101的长边方向(环构件51的周向)的一端部,第二连结部103设于安装托架101的长边方向(环构件51的周向)的另一端部。该各连结部102、103设置为,分开环构件51中的各可变静叶22的安装间距(距离)的整数倍(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倍)。

当环构件51中的与各引导辊70接触的区域发生磨损而变薄时,将环构件51与多个引导辊70的位置关系沿周向错开。即,首先,通过将驱动力传递机构(连杆机构)52解体,使各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分离。接下来,解除驱动装置53的驱动杆76与安装托架101的第一连结部102之间的连结。然后,使环构件51向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可变静叶22的安装间距的两倍(两个间距)。

然后,通过组装驱动力传递机构52,将各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连结起来。然后,将驱动装置53的驱动杆76与安装托架101的第二连结部103连结起来。

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中设置有:准备工序,准备在第一连结部102上安装有安装托架101的环构件51;解除工序,解除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连结、以及环构件51与安装托架101在第一连结部102处的连结;转动工序,使环构件51转动规定角度转动;以及连结工序,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并且将环构件51与安装托架101在第二连结部103处连结起来,在环构件51上固定具有多个连结部102、103的安装托架101,能够将驱动装置53的驱动杆76与连结部102、103中的任一个连结起来。

因此,当环构件51在被引导辊70支承的位置处发生磨损时,准备在第一连结部102上安装有安装托架101的环构件51,解除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连结,并且解除驱动装置53的驱动杆76与安装托架101的第一连结部102之间的连结,使环构件51转动规定角度,之后,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并且将驱动装置53的驱动杆76与安装托架101的第二连结部103连结起来。因此,环构件51的被多个引导辊70支承的位置发生改变,多个引导辊70能够在未磨损环构件51的区域适当地支承该环构件51,通过防止可变静叶22的动作不良而能够维持性能。另外,通过改变托架101中的驱动杆76的安装位置来改变驱动装置53与环构件51的连结位置,从而无需卸下安装托架101,就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改变多个引导辊70对环构件51进行支承的位置。

[第三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主要部位概要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1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具有:解除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连结的解除工序;使环构件51转动规定角度的转动工序;以及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的连结工序。

在该情况下,驱动装置111具有比可变静叶22所转动的行程大的行程。驱动装置111为致动器,且具有能够沿轴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杆(驱动部)112。该驱动杆112具有转动自如的摆动连杆113。该驱动装置111固定于支承托架114,支承托架114通过多个紧固螺栓115而固定于壳体61。而且,驱动装置111的驱动杆112的前端部与安装托架80连结。

当环构件51中的与各引导辊70接触的区域发生磨损而变薄时,将环构件51与多个引导辊70的位置关系沿周向错开。即,首先,通过将驱动力传递机构(连杆机构)52解体而使各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分离。接下来,对驱动装置111进行驱动使驱动杆76伸长,从而使环构件51向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可变静叶22的安装间距的量。然后,通过组装驱动力传递机构52,将各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连结起来。这样,驱动装置111将可变静叶22的行程S1改变为行程S2。

这样,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中,驱动装置111沿着环构件51的周向改变使可变静叶22转动的全开行程与全闭行程的区域。因此,当环构件51在被引导辊70支承的位置处发生磨损时,解除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连结,使环构件51转动规定角度,然后,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因此,环构件51的被多个引导辊70支承的位置发生改变,多个引导辊70能够在未磨损环构件51的区域适当地支承该环构件51,能够通过防止可变静叶22的动作不良而维持性能。此时,通过沿环构件51的周向改变驱动装置111的行程的区域而改变引导辊70对环构件51进行支承的支承位置,因此,无需卸下安装托架101,就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改变多个引导辊70对环构件51进行支承的位置。

[第四实施方式]

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主要部位概要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具有:解除工序,解除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连结,并且解除环构件51与驱动装置53之间的连结;转动工序,使环构件51转动规定角度;以及连结工序,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在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并且将环构件51与驱动装置53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

驱动力传递机构121为齿轮机构,通过将环构件51的旋转力传递至多个入口引导叶片22,能够改变该多个入口引导叶片22的角度。即,在入口引导叶片22的轴部122处固定驱动齿轮123,另一方面,在环构件51上设置齿条124,各入口引导叶片22的驱动齿轮123通过与环构件51的齿条124啮合而构成。

因此,当环构件51转动时,旋转力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齿轮机构)121而被传递至各入口引导叶片22,该各入口引导叶片22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流路64开闭。

当环构件51中的与各引导辊70接触的区域发生磨损而变薄时,将环构件51与多个引导辊70的位置关系沿周向错开。即,首先,通过将驱动力传递机构121解体而使各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分离。接下来,解除驱动装置53的驱动杆76与安装托架80之间的连结。然后,使环构件51向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可变静叶22的安装间距的两倍(两个间距)。

然后,通过组装驱动力传递机构121,将各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连结起来。然后,将驱动装置53的驱动杆76与安装托架80连结起来。

这样,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中设置有:解除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之间的连结的解除工序;使环构件51转动规定角度的转动工序;以及将多个可变静叶22与环构件51在与解除工序前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的连结工序。

因此,环构件51的被多个引导辊70支承的位置发生改变,多个引导辊70能够在未磨损环构件51的区域适当地支承该环构件51,能够通过防止可变静叶22的动作不良而维持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可变静叶装置的维护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为,解除多个可变静叶与环构件之间的连结,并且解除壳体与驱动装置之间的连结,使环构件转动规定开度,之后,将多个可变静叶与环构件在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并且将壳体与驱动装置在不同的位置处连结起来。

另外,也可以为,在环构件与安装托架之间、安装托架与驱动部之间、以及驱动装置与壳体之间的任一位置处设有基于销与长孔的卡合的位置调整机构,在调整两者的位置之后利用紧固螺栓固定为不能移动。

另外,也可以为,将多个引导辊设为相对于壳体中的环构件51的周向而位置调整自如,通过错开多个引导辊的位置,来改变对环构件进行支承的支承位置。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引导件设成了引导辊70,但并不局限于转动的辊,也可以是滑动的滑动构件。

附图标记说明:

10 燃气涡轮(旋转机械);

11 压缩机;

12 燃烧器;

13 涡轮;

14 机室;

21 压缩机机室;

22 入口引导叶片(可变静叶);

23 静叶;

24 动叶;

32 转子(旋转轴);

50 可变静叶装置;

51 环构件;

52 驱动力传递机构(连杆机构);

53、111 驱动装置;

61 壳体;

64 流路;

70 引导辊(引导件);

72 第一连杆;

73 第二连杆;

76、112 驱动杆(驱动部);

80、101 安装托架;

81、102 第一连结部;

82、103 第二连结部;

85 紧固螺栓;

121 驱动力传递机构;

123 驱动齿轮;

124 齿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