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高压成形机水平缸油路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231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内高压成形机水平缸油路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液压缸油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内高压成形,是适应汽车和飞机等运输工具结构轻量化发展起来的先进制造技术,是一种利用液体作为成形介质,通过控制内压力和材料流动来达到成形中空零件目的的材料成形工艺。内高压成型机的成型原理是:水平缸上的冲头在适当的时刻实现管胚两端密封,并使管胚内充满液体,在加压涨形的过程中,密封冲头向内推进补料,这样在内压和轴向位移的联合作用下高压成型。因此水平缸是内高压成形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活塞位移,并采用比例阀形成伺服控制装置,精密控制油缸活塞的位移。

以往使用的由两组比例方向阀、液压锁、手动换向阀、压力传感器、带位移传感器的水平缸组成的内高压成型机水平缸部分液压控制装置(图1所示),装置压力设定为25Mpa。其工作过程是:压力油经过比例方向阀,液压锁,进入水平缸左腔,推动水平缸右移进行加压涨形(工作状态)。同时水平缸右腔回油经过液压锁,比例方向阀回油箱。比例方向阀带位置传感器,通过水平缸上的位移传感器反馈信号进行闭环控制,从而精确控制水平缸速度和方向。液压锁用于水平缸保压阶段,保证压力油不泄漏。手动换向阀用于手动卸荷,压力传感器用于反馈装置压力。当根据生产需求,水平缸部分液压控制装置需增加压力需增至30 Mpa时,遇到下述问题。 用增大装置压力的方法来满足水平缸的压力提升,会使液压元件在极限的压力下工作,寿命减少。同时随着装置压力的升高,液压油的泄漏增加,给装置的稳定带来影响。如果用增加水平缸的缸径的大小来解决此问题,会使整机结构变大,成本变高,不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内高压成形机水平缸油路控制装置,用于实现水平缸压力控制装置的压力,克服现有的压力控制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控制装置包括:两组比方向例阀、液压锁、手动换向阀、压力传感器、带位移传感器的水平缸,所作的改进是:增设增压缸、电液换向阀、插装阀。其中,装置压力油进到电液换向阀入口,电液换向阀出口接增压缸入口,插装阀接在电液换向阀与增压缸出口之间,增压缸出口接原装置入口。

所改进部分的工作原理是:当电液换向阀上的电磁先导阀无动作时,压力油直接通过插装阀进入原装置,动作流程同原装置。当电液换向阀上的电磁先导阀动作时,压力油经过电液换向阀进入增压缸无杆腔,有杆腔与无杆腔的面积比为1∶1.2,压力与面积成反比,因此有杆腔输出压力为无杆腔压力的1.2倍,当装置压力达到25MPa时,水平缸工作压力可达装置压力的1.2倍,即1.2x25=30MPa,从而满足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在不改变原装置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增加少量构件,采用局部增压的方法,增加了提升装置压力的功能。避免了整个装置压力提高带来的副作用,如装置泄漏、元件损耗严重、工作效率下降、泵站容易升温等,也避免了因为增大机械部分设计方法导致的成本增加。因此,采用新技术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成本,减少元件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水平缸液压控制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平缸液压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内高压成形机水平缸油路控制装置包括:两组比方向例阀1、液压锁2、手动换向阀3、压力传感器4、带位移传感器的水平缸5。所作的改进是:原装置保持不变,仅在原装置压力油入口处将增设增压缸6、电液换向阀7、插装阀8三个液压件。其中,电液换向阀7入口装置压力油,电液换向阀7出口接增压缸6入口,插装阀8接在电液换向阀7与增压缸6出口之间,增压缸6出口接原装置入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