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塞泵的缸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8129阅读:2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塞泵的缸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塞泵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柱塞泵的缸体。



背景技术:

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它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柱塞泵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场合,诸如液压机、工程机械和船舶中。

柱塞泵的缸体作为主要的零部件之一,也称之为转子体,缸体上会开设有7个或者9个柱塞孔,工作时柱塞于柱塞孔内往复进行滑动,而现有技术中为减少柱塞在滑动过程中与柱塞孔之间的磨损,一般会在柱塞孔内设置一个以过盈配合连接的衬套,例如在公布号为CN105781969A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柱塞泵的缸体”,其就在柱塞孔内嵌设有铜衬套。柱塞泵在工作时,柱塞组件会在铜衬套内进行滑动,而此时该铜衬套会受到来自柱塞组件的摩擦力,另外铜衬套的底部也会受到液压油的油压力,在长时间工作后,铜衬套容易从柱塞孔中脱落,造成柱塞泵内部零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柱塞泵的缸体,在柱塞孔内中取消安装衬套,取而代之以烧结的方式在柱塞孔内形成铜层,在简化装配流程的同时,避免了由于现有技术中衬套的脱落对柱塞泵内部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柱塞泵的缸体,包括柱形的本体,在本体的顶端绕轴线均匀开设有若干未贯通的柱塞孔,所述柱塞孔的内壁开设有螺旋槽,其中在柱塞孔的内壁上通过烧结设置有第一铜层,且于螺旋槽内同步形成与第一铜层一体设置的铜块;所述本体的未端开设有油孔,所述柱塞孔与油孔通过开设在两者之间的锥形孔互相导通,所述柱塞孔与锥形孔的连接处设置有孔肩,所述第一铜层的一端与孔肩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柱塞孔内利用烧结方式形成的第一铜层取代原先的铜衬套,进而省去了安装铜衬套的过程,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避免了衬套发生脱落现象;其次利用开设在柱塞孔内的螺旋槽在烧结时使得铜粉能填充在槽内,同时在烧结后形成螺旋状的铜块,并与第一铜层一体设置,增强了第一铜层的粘结强度,并且第一铜层与孔肩连接,更好的使得第一铜层粘结在柱塞孔内。

作为优选地,所述柱塞孔靠近本体的顶端一侧开设有环槽,所述螺旋槽的一头与环槽连通,于环槽内通过烧结填充有与第一铜层一体的铜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与螺旋槽的一头连通,将螺旋槽靠近本体顶端一侧封闭,能更好使得在螺旋槽内烧结出平整的铜块,并且环槽内同时形成铜环与螺旋状的铜块以及第一铜层连接,进一步提高第一铜层于柱塞孔内的粘结强度。

作为优选地,所述柱塞孔内沿其径向开设有若干盲孔,所述盲孔贯穿第一铜层并于盲孔内填充满有石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塞组件在于第一铜层内滑动时,利用石墨与柱塞组件表面的接触减少了第一铜层与柱塞组件之间的摩擦磨损,减少第一铜层在与柱塞组件摩擦时发生脱落情况。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铜层的内圆直径等于锥形孔的底孔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压油从油孔进入到柱塞孔时,由于第一铜层的内圆直径等于锥形孔的底孔直径使得不会冲击到第一铜层的端面上,减少第一铜层在高压油的冲刷下从柱塞孔的内壁中脱落。

作为优选地,所述本体的未端开设有内凹的球面,所述油孔与球面连接,且球面的表面上烧结有第二铜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凹的球面与相配对的凸起的配油盘连接,两者在配合时利用第二铜层分隔,减少两者之间的相对摩擦磨损。

作为优选地,所述本体的中部开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的小口端与球面连接,大口端内安装有衬套,所述衬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穿设在本体的沉头孔中,而由于衬套的设置传动轴与沉头孔的内壁相隔离,并利用衬套内壁上的环形块与传动轴进行抵接,辅助的提高缸体与传动轴之间的连接牢靠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油孔的孔径要小于柱塞孔的孔径,且油孔与水平面呈30°~35°之间的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孔以倾斜的方式与柱塞孔连通,并且孔径要小于柱塞孔的孔径,使得高压油能以一定的压力值进出于缸体,使得更好的保证缸体的正常转动。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铜层的壁厚为柱塞孔孔径的5%~8%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铜层的壁厚如果小于柱塞孔的孔径5%时,会由于过薄不能很好起防磨损作用,但大于8%时在与柱塞孔的粘结强度上会下降,容易在长时间工作后发生部分脱离想象,而处于此范围之间能兼顾粘结强度以及防磨损性能。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铜层的壁厚为1~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铜层是分隔缸体与配油盘的隔层,其厚度的设计,保证第二铜层的抗压强度。

作为优选地,所述球面与本体的外圆面之间设置有倒角,该倒角与竖直方向呈30°~45°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以30°~45°倾斜的设置能减少在运输时本体末端与外圆面之间的连接处过渡磨损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柱塞孔内开设螺旋槽,并利用烧结在柱塞孔的内壁上形成第一铜层,同时在螺旋槽内形成螺旋状且与第一铜层一体设置的铜块,取代铜衬套简化了装配流程,并避免衬套的脱落现象,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2、螺旋槽的一头通过相导通的环槽,并且同时环槽内烧结形成铜环,并与第一铜层连接,进一步提高第一铜层的粘结强度,防止第一铜层的脱落;

3、通过在柱塞孔内开设盲孔,并在盲孔内填充满石墨,进一步的减少柱塞组件与第一铜层之间的摩擦磨损,从而减少第一铜层在与柱塞组件发生摩擦时的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柱塞泵的柱塞孔在烧结前的剖视图;

图2为柱塞泵的柱塞孔在烧结后的剖视图。

图中:1、本体;11、柱塞孔;12、螺旋槽;13、环槽;14、盲孔;15、油孔;16、沉头孔;17、球面;18、锥形孔;181、孔肩;19、倒角;2、衬套;21、环形块;3、第一铜层;4、铜块;5、铜环;6、石墨;7、第二铜层;1a、顶端;1b、未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柱塞泵的缸体,应用于轴向柱塞泵,包括呈柱形的本体1,界定本体1的轴线为L,在本体1的顶端1a上绕轴线L周向整列开设有七个未贯通的柱塞孔11。本体1的未端1b设置有朝向顶端1a一侧凹陷的球面17,在球面17上开设有油孔15,油孔15与柱塞孔11之间通过开设的锥形孔18相导通,其中油孔15的孔径要小于柱塞孔11的孔径,并且油孔15与水平面呈30°的夹角β。

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沉头孔16,沉头孔16的小口端与球面17连接,在大口端内设置有衬套2,衬套2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块21。

每个柱塞孔11的内壁上均开设有螺旋槽12,螺旋槽12的一头连通有环槽13,环槽13设置在靠近顶端1a的一侧。此外在柱塞孔11内通过烧结设置有第一铜层3,并且在螺旋槽12以及环槽13内同时形成铜块4以及铜环5,第一铜层3、呈螺旋状的铜块4以及铜环5三者均一体设置;在柱塞孔11内还开设有多个盲孔14,盲孔14内填充满有石墨6,盲孔14同时贯穿于第一铜层3,即在填充满盲孔14后,表面刚好与第一铜层3的内表面相平齐。

柱塞孔11的孔径H1要大于锥形孔18的底孔直径,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孔肩181,第一铜层3在烧结后一端连接在孔肩181上,并且第一铜层3的内圆直径刚好等于锥形孔18的底孔直径,使得高压油从油孔15进入到柱塞孔11时不会冲击到第一铜层3的端面。

在球面17的表面上同样通过烧结设置有第二铜层7,并且在本体1的外圆面与球面17之间设置有倒角19,并且倒角19与竖直平面呈30°的夹角a。第二铜层7烧结后的壁厚为1.5mm,而第一铜层3在烧结后的壁厚H2刚好为整个柱塞孔11的孔径H1的5%。

具体安装时,传动轴穿设在沉头孔16内,并利用衬套2上的环形对传动轴的外壁进行辅助限位,柱塞组件插入在柱塞孔11内,并于第一铜层3保持间隙连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