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阀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251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阀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阀盖。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电动真空泵主要有活塞式真空泵、旋片式真空泵和膜片真空泵。虽然膜片式真空泵在可靠性及能效比上远远好于活塞式和旋片式真空泵,但是由于传统的膜片真空泵体积较为庞大,车上空间有限常常导致无法安装使用。

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5889041 A、CN 105952624 A、CN 105889042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膜片式汽车用电动真空泵及零部件包括电机和泵体,泵体上开设有进排气道,泵体的左右两端处设置有左右端盖组件,左右端盖组件内部设置有吸气腔与排气腔,进排气道分别连通左右端盖组件的吸气腔,排气腔,出气口端盖组件包括端盖和护罩,端盖与护罩形成一级缓冲腔和二级缓冲腔,在一级缓冲腔内设有端盖单向阀,二级缓冲腔内有吸音海棉,气体通过泵体的进排气道再由排气孔排出。这几篇现有技术公开的内容具有抽气性能更好,噪音更小,安全系数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累计工作时间可达到1200小时以上。上述几篇现有技术虽然解决了传统的膜片真空泵体积较为庞大,车上空间有限常常导致无法安装使用的问题,但左右端盖组件和侧板结构较为复杂,加工、组装都较为复杂;另外,侧板与端盖之间缺乏密封件,密封效果不好,抽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阀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抽气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阀盖,该阀盖通过螺栓与曲轴箱连接,曲轴箱的外部与电机、阀盖和吸气接头连接;内部设有连杆和消声器,电机直联驱动偏心轴;阀盖和连杆左右对称分布,连杆的端部设有膜片,所述阀盖的中心对置一侧布置有排气阀片定位凸台;阀盖的中心对置另一侧布置有进气阀片定位凸台,对排气、进气阀片起定位作用,从而提高了整个泵体的抽气效率。

优选的是,所述阀盖与曲轴箱之间设有阀板。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盖与阀板之间设有异形密封圈,起密封作用,抽气效率高。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盖为内部带有凹槽的菱形板件,其主体端面对称布置有第四螺栓安装孔和销钉定位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排气阀片定位凸台的一侧设有斜面。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排气阀片定位凸台的外部布置有环形流道。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环形流道的一端开有第一让位缺口。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进气阀片定位凸台的中心定位面上布置有三个进气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三个进气孔的外侧设有第三O形圈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O形圈槽的边缘处设有第二让位缺口。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盖的菱角上开有矩形通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矩形通孔与进气阀片定位凸台上的三个进气孔导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图1所示实施例中阀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图5所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图6所示实施例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包括电机1、曲轴箱2、阀盖3、阀板4、连杆6、消声器9和吸气接头11,电机1直联驱动偏心轴10;阀盖3、阀板4和连杆6左右对称分布,连杆6的端部设有膜片7,所述阀盖3与阀板4之间设有异形密封圈5起密封作用,抽气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具有运行平稳,抽气效率高,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布置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采用水平对置结构,电机1直联驱动偏心轴10旋转,通过连杆6的传动,膜片7、连杆6便做往复运动,由阀板3和连杆6、膜片7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则会发生周期性变化。当膜片7、连杆6从外止点向下止点开始运动时,工作容积逐渐增大,此时气体即沿着吸气接头11,推开异形密封圈5上的进气阀片而进入工作腔内,直到工作容积变到最大时为止,进气阀片封闭进气口。当膜片真空泵的连杆6、膜片7反向运动时,工作容积缩小,气体压力升高,异形密封圈5上的排气阀片被工作腔内气体推开,气体经管路进入曲轴箱2排出,直到活塞运动到极限位置为止,排气口封闭。

上述过程重复出现。总之,膜片真空泵的偏心轴10旋转一周,膜片7、连杆6往复一次,工作腔内相继实现吸气、压缩、排气的过程,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工作过程为:曲轴箱2上安放有电机1,电机主轴直联驱动偏心轴10旋转,偏心轴10上布置有深沟球轴承8,轴承外圈安放连杆6,连杆6的小头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膜片7,并与阀板4形成工作容积;阀板4外侧安放有集成了进、排气阀片作用的异形密封圈5,并与阀盖3构成进排气通道。此外曲轴箱上还布置有吸气接头11及排气消声器9。工作时气体由吸气接头11吸入,分别流向曲轴箱2两侧的阀盖3、阀板4,并通过进排气阀从曲轴箱2内部排出,最后经消声器9排出大气。

如图5-图7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图1所示实施例中阀盖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盖3为内部带有凹槽的菱形板件,其主体端面对称布置有第四螺栓安装孔43和销钉定位孔4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盖3的中心对置一侧布置有排气阀片定位凸台45;阀盖3的中心对置另一侧布置有进气阀片定位凸台5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阀片定位凸台45的一侧设有斜面46,起到限程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阀片定位凸台45的外部布置有环形流道47,该环形流道位于异形圈槽41内,该异形圈槽对异形密封圈5起定位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流道47的一端开有第一让位缺口42,从而保证气体的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阀片定位凸台51的中心定位面上布置有三个进气孔4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个进气孔49的外侧设有第三O形圈槽4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O形圈槽48的边缘处设有第二让位缺口50,从而保证气体的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异形圈槽41与第一让位缺口42、第二让位缺口50相互导通,从而方便气体的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盖3的菱角上开有矩形通孔4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通孔40与进气阀片定位凸台51上的三个进气孔49导通,从而保证气体的流通。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用电动膜片真空泵的阀盖包括本说明书中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且为了使说明书简明,在此没有将这些组合一一详细介绍,但看过本说明书后,由本说明书构成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已经不言自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