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促动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47805阅读:937来源:国知局
油压促动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压促动器装置,其由活塞/缸机构构成,通过供给油压而被驱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知有如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用带轮的制造方法,其目的在于,再现性良好地制造能够实现提高油保持性且提高耐磨损性的带式CVT带轮。
[0003]上述带轮制造方法具有:形成接触面的形状的磨削工序、通过使所形成的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粗糙而在接触面形成槽部的槽部形成工序、用研磨薄膜对形成有槽部的接触面的表面进行研磨而留下用于保持润滑油的油槽的接触面研磨工序。而且,就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而言,最大高度粗糙度Rz设为4 μπι以下,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RSm设为30?60 μ m,粗糙度曲线的偏度Rsk设为一 2.7?一 0.6 (无单位),突出峰部高度Rpk设为0.09 μ m以下,突出谷部深度Rvk设为0.4?1.3 μ m。
[0004]在上述带式无级变速器用带轮的制造方法中,出于实现提高油保持性的目的,使用五个表面粗糙度参数对具有槽部的滑轮面的表面粗糙度形状进行管理。
[0005]但是,就无级变速器用带轮中的驱动带轮(滑动带轮)的缸内周面而言,关于表面粗糙度形状的管理或加工,没有任何记载。而且,滑轮面为了兼得油保持性和耐磨损性两者,需要管理表面粗糙度形状(槽和接触面),与此相对,缸内周面为了抑制接触滑动的液密用密封部件的滑动磨损,且想长期确保油密性,需要管理表面粗糙度形状。进而,滑轮面的精加工为使用抛光薄膜的抛光加工,与此相对,缸内周面的精加工为使用切削刀头的切削加工。即,由于既然滑轮面和缸内周面管理意图和加工方法完全不同,就不能应用滑轮面表面粗糙度形状的管理方法作为缸内周面粗糙度形状的管理方法。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 1374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压促动器装置,其能可靠地抑制使密封性下降的液密用密封部件的滑动磨损。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以如下的油压促动器装置为前提,S卩,该油压促动器装置由在与缸内周面滑接的活塞的外周安装有液密用密封部件的活塞/缸机构构成,通过供给油压而被驱动。
[0011]在该油压促动器装置中,作为所述缸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形状的管理参数,使用高度方向的特征平均参数即粗糙度曲线的峰度(Rku)和粗糙度曲线的偏度(Rsk)。
[0012]而且,将所述缸内周面设定为具有所述峰度(Rku)的测量值及所述偏度(Rsk)的测量值为预先设定的各自的管理值以下的表面粗糙度形状的面。
[0013]本发明者对缸的耐久性行程完成品进行了分为在液密用密封部件上发生了磨损还是未发生磨损这两种情况来测量缸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形状的比较实验。通过该实验发现,当峰度(Rku)和偏度(Rsk)的测量值中的至少一方超过规定值时,液密用密封部件的滑动磨损开始进展。
[0014]于是,在本发明中,将驱动带轮的缸内周面设定为具有峰度(Rku)的测量值及偏度(Rsk)的测量值为预先设定的各自的管理值以下的表面粗糙度形状的面。
[0015]这样,使用与液密用密封部件的滑动磨损密切相关的峰度(Rku)和偏度(Rsk)的测量值作为管理参数,且反映到缸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形状管理上。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使密封性下降的液密用密封部件的滑动磨损。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例1的驱动带轮(油压促动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主要部分构成图;
[0017]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中的毛坯切削加工工序的驱动带轮工件的毛坯切削加工部分的加工部分说明图;
[0018]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中的精加工工序的驱动带轮工件的精加工部分的加工部分说明图;
[0019]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中的精加工工序所使用的驱动带轮工件的精加工装置的概要的俯视图;
[0020]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中的精加工工序的缸内周面加工处理后的刀头及刀杆是否需要更换判定的流程的流程图;
[0021]图6是对用作缸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形状的管理参数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定义进行说明的表面特性图;
[0022]图7是对用作缸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形状的管理参数的粗糙度曲线的峰度Rku的定义进行说明的表面特性图;
[0023]图8是对用作缸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形状的管理参数的粗糙度曲线的偏度Rsk的定义进行说明的表面特性图;
[0024]图9是以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开表示驱动带轮的耐久性行程完成品的缸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测量值的实验结果的粗糙度测量值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1对实现本发明的油压促动器装置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将实施例1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具备的驱动带轮(油压促动器装置的一个例子)分为“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主要部分构成”、“驱动带轮的制造方法”、“精加工装置的概要构成”、“刀头及刀杆是否需要更换的判定处理”、“【背景技术】”、“缸内周面精加工处理后的是否需要更换判定作用”、“缸内周面的粗糙度形状管理作用”进行说明。
[0028][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主要部分构成]
[0029]图1表示的是具备实施例1的驱动带轮的带式无级变速器。下面,基于图1对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主要部分构成进行说明。
[0030]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带式无级变速器CVT具备:初级带轮1、次级带轮2、带3。
[0031]上述初级带轮I由具有滑轮面Ila的固定带轮11和具有滑轮面12a的驱动带轮12的组合构成。
[0032]上述固定带轮11在以滑轮面I Ia侧为正面侧时,在背面侧一体具有输入轴部I Ib,在正面侧一体具有带轮支承轴部11c。输入轴部Ilb和带轮支承轴部Ilc分别经由轴承5、6可旋转地支承于变速箱4,在轴心位置形成有初级压油路13。
[0033]上述驱动带轮12在以滑轮面12a侧为正面侧时,在背面侧一体形成有大径圆筒状的缸12b、小径圆筒状的轮毂部件12c。在缸12b具有将初级压室14 (油压室)设为液密状态的环状密封圈15 (液密用密封部件)进行滑动的缸内周面12d。密封圈15固定于带轮支承轴部11c,并安装于固定活塞板16(活塞)的外周位置的凹槽,该固定活塞板16(活塞)在相对间隔最大时与轮毂部件12c的轮毂端面12e接触。在轮毂部件12c和带轮支承轴部Ilc之间插装有滚珠花键机构17,该滚珠花键机构17可使驱动带轮12沿轴方向移动地固定于旋转方向。密封圈15以氟树脂为原材料而形成。
[0034]上述次级带轮2由具有滑轮面21a的固定带轮21和具有滑轮面22a的驱动带轮22的组合构成。
[0035]上述固定带轮21在以滑轮面21a侧为正面侧时,在背面侧一体具有箱体支承轴部21b,在正面侧一体具有带轮支承轴部21c。箱体支承轴部21b和带轮支承轴部21c分别经由轴承7、8可旋转地支承于变速箱4,在轴心位置形成有次级压油路23。
[0036]上述驱动带轮22在以滑轮面22a侧为正面侧时,在背面侧一体形成有大径圆筒状的缸22b和小径圆筒状的轮毂部件22c。在缸22b具有将次级压室24 (油压室)设为液密状态的环状密封圈25 (液密用密封部件)进行滑动的缸内周面22d。密封圈25固定于带轮支承轴部21c,并安装于固定活塞板26 (活塞)的外周位置的凹槽,该固定活塞板26 (活塞)在相对间隔最大时与轮毂部件22c的轮毂端面12e接触。在轮毂部件22c和带轮支承轴部21c之间插装有滚珠花键机构27,该滚珠花键机构27可使驱动带轮12沿轴方向移动地固定于旋转方向。密封圈25以氟树脂为原材料而形成。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