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油快速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4352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油快速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冷却设备,具体是指一种液压油快速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液压设备是指通过液压油来传递压力的装置,是液压系统的载体。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油。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而获得需要的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液压设备具有传动力量大、易于传递及配置的特点,因此在工业、民用行业应用广泛。
[0003]目前,液压设备使用中的液压油主要依靠自然冷却,冷却效果比较差,由于液压油的温度升高导致液压设备故障频繁,提高了故障率,造成液压设备工作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油快速冷却系统,提高液压油的冷却效率,进而缩短冷却时间的目的。
[000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液压油快速冷却系统,包括水箱以及换热筒,换热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回液管,在所述水箱一端侧壁的下段分别开有冷液出口、热液进口,水箱另一端侧壁上段开有冷液进口且其下段开有热液出口,所述冷液出口通过换热管与热液进口连通,且所述换热管沿换热筒轴线方向螺旋缠绕在其外圆周壁上,在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将其分割成两部分的瓦楞板,所述瓦楞板远离冷液出口的一端端部经过弯折后向上延伸至与靠近冷液进口的箱体内壁连接,所述冷液进口、冷液出口以及瓦楞板形成冷液流道,所述热液进口、热液出口以及瓦楞板形成热液流道。
[0006]本发明工作时,将冷却液经过冷液进口注入冷液流道中,再由冷液出口排至换热管中,然后再由热液进口进入热液流道中,以此形成一个冷却管路,将高温状态下的液压油从出液管中流入换热筒内,液压油通过换热筒与换热管之间的热交换,来实现液压油的降温冷却目的,降温后的液压油则从回液管中重新回到液压系统中,以方便继续使用。在换热管中,冷却液经过换热工序后,自身温度升高,经过热液进口流回热液流道中时,通过瓦楞板上的多个突起或是凹陷,使得热流道与冷流道之间的接触面增大,即被加热的冷却液在水箱中再次被新注入的冷却液所降温冷却,并且通过瓦楞板的隔离,使得热液流道所占体积为冷液流道所占体积的二分之一,因此冷液流道中的冷却液在对换热筒进行降温之前,还实现对热液流道中冷却液的降温处理,使热液流道中的冷却液在经过短时间的自然冷却后,可再次被注入到冷液流道内,进而达到冷却液循环使用的目的。
[0007]所述换热管为螺旋槽管。作为优选,选用螺旋槽管,增大换热管与换热筒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0008]在所述回液管上依次连接循环栗、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循环栗的控制器连接。经过换热处理后的液压油流经回液管时,温度传感器可对其进行温度检测,当检测温度符合标准值的要求时,循环栗工作使液压油重新回到液压系统中继续使用;当检测的温度值高于标准值时,循环栗工作使液压油重新回到换热筒内再次进行换热处理,直至其温度符合标准,保证重新回到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温度始终保持其正常水平。
[000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冷却液经过换热工序后,自身温度升高,经过热液进口流回热液流道中时,通过瓦楞板上的多个突起或是凹陷,使得热流道与冷流道之间的接触面增大,即被加热的冷却液在水箱中再次被新注入的冷却液所降温冷却,并且通过瓦楞板的隔离,使得热液流道所占体积为冷液流道所占体积的二分之一,因此冷液流道中的冷却液在对换热筒进行降温之前,还实现对热液流道中冷却液的降温处理,使热液流道中的冷却液在经过短时间的自然冷却后,可再次被注入到冷液流道内,进而达到冷却液循环使用的目的;
2、本发明中经过换热处理后的液压油流经回液管时,温度传感器可对其进行温度检测,当检测温度符合标准值的要求时,循环栗工作使液压油重新回到液压系统中继续使用;当检测的温度值高于标准值时,循环栗工作使液压油重新回到换热筒内再次进行换热处理,直至其温度符合标准,保证重新回到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温度始终保持其正常水平。
【附图说明】
[00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 -水箱、2-换热管、3-换热筒、4-回液管、5-出液管、6-循环栗、7-温度传感器、101 -冷液出口、102-热液进口、103-瓦楞板、104-热液出口、105-冷液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2]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水箱1以及换热筒3,换热筒3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5、回液管4,在所述水箱1 一端侧壁的下段分别开有冷液出口 101、热液进口 102,水箱1另一端侧壁上段开有冷液进口 105且其下段开有热液出口 104,所述冷液出口 101通过换热管2与热液进口 102连通,且所述换热管2沿换热筒3轴线方向螺旋缠绕在其外圆周壁上,在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将其分割成两部分的瓦楞板103,所述瓦楞板103远离冷液出口 101的一端端部经过弯折后向上延伸至与靠近冷液进口 105的箱体内壁连接,所述冷液进口 105、冷液出口 101以及瓦楞板103形成冷液流道,所述热液进口 102、热液出口 104以及瓦楞板103形成热液流道。
[0013]本发明工作时,将冷却液经过冷液进口 105注入冷液流道中,再由冷液出口 101排至换热管2中,然后再由热液进口 102进入热液流道中,以此形成一个冷却管路,将高温状态下的液压油从出液管5中流入换热筒3内,液压油通过换热筒3与换热管2之间的热交换,来实现液压油的降温冷却目的,降温后的液压油则从回液管4中重新回到液压系统中,以方便继续使用。在换热管2中,冷却液经过换热工序后,自身温度升高,经过热液进口 102流回热液流道中时,通过瓦楞板103上的多个突起或是凹陷,使得热流道与冷流道之间的接触面增大,即被加热的冷却液在水箱1中再次被新注入的冷却液所降温冷却,并且通过瓦楞板103的隔离,使得热液流道所占体积为冷液流道所占体积的二分之一,因此冷液流道中的冷却液在对换热筒3进行降温之前,还实现对热液流道中冷却液的降温处理,使热液流道中的冷却液在经过短时间的自然冷却后,可再次被注入到冷液流道内,进而达到冷却液循环使用的目的。
[0014]其中,在所述回液管4上依次连接循环栗6、温度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7与循环栗6的控制器连接。经过换热处理后的液压油流经回液管4时,温度传感器7可对其进行温度检测,当检测温度符合标准值的要求时,循环栗6工作使液压油重新回到液压系统中继续使用;当检测的温度值高于标准值时,循环栗6工作使液压油重新回到换热筒3内再次进行换热处理,直至其温度符合标准,保证重新回到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温度始终保持其正常水平。
[0015]作为优选,选用螺旋槽管,增大换热管2与换热筒3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换热管2的换热效率。
[001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液压油快速冷却系统,包括水箱(1)以及换热筒(3),换热筒(3)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5)、回液管(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1) 一端侧壁的下段分别开有冷液出口( 101 )、热液进口( 102),水箱(1)另一端侧壁上段开有冷液进口( 105)且其下段开有热液出口(104),所述冷液出口(101)通过换热管(2)与热液进口(102)连通,且所述换热管(2)沿换热筒(3)轴线方向螺旋缠绕在其外圆周壁上,在所述箱体(1)内安装有将其分割成两部分的瓦楞板(103),所述瓦楞板(103)远离冷液出口(101)的一端端部经过弯折后向上延伸至与靠近冷液进口( 105)的箱体(1)内壁连接,所述冷液进口( 105)、冷液出口( 101)以及瓦楞板(103)形成冷液流道,所述热液进口( 102)、热液出口( 104)以及瓦楞板(103)形成热液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油快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为螺旋槽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油快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液管(4)上依次连接循环栗(6)、温度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7)与循环栗(6)的控制器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液压油快速冷却系统,包括水箱以及换热筒,换热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回液管,在水箱一端侧壁的下段分别开有冷液出口、热液进口,水箱另一端侧壁上段开有冷液进口且其下段开有热液出口,冷液出口通过换热管与热液进口连通,换热管沿换热筒轴线方向螺旋缠绕在其外圆周壁上,在箱体内安装有将其分割成两部分的瓦楞板,瓦楞板远离冷液出口的一端端部经过弯折后向上延伸至与靠近冷液进口的箱体内壁连接。将高温状态下的液压油从出液管中流入换热筒内,液压油通过换热筒与换热管之间的热交换,来实现液压油的降温冷却目的,降温后的液压油则从回液管中重新回到液压系统中,以方便继续使用。
【IPC分类】F15B21/04
【公开号】CN105298997
【申请号】CN201510892848
【发明人】谭继威, 邓国强
【申请人】四川海搏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