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609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锚具部件,特别是一种转向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向器如图7~图10所示仅由一个外形为圆筒形或腰鼓形或喇叭形或塔形、其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多边形的转向管构成。
该技术存在的不足是钢绞线穿过转向器时,钢绞线与钢绞线会重叠在一起,会造成钢绞线打绞,这样会造成每根钢绞线受力不均匀,给施工质量带来隐患。当索体产生振动时,钢绞线与转向器、钢绞线与钢绞线之间产生摩擦,影响索体的使用寿命,且此种转向器不能实现单根换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转向器钢绞线与转向器、钢绞线与钢绞线之间产生摩擦,影响索体的使用寿命及此种转向器不能实现单根换索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转向器之转向管中增加导向管,穿索时,每根钢绞线对应穿过一根导向管;也可在导向管与转向管之间的空隙灌水泥浆、环氧树脂或其他一些材料,并保证充满、密实。
其具体结构是一种转向器,由转向管构成,该转向器的转向管内有2~120根呈对称分布且相互平行的导向管,各根导向管之间通过2~5块连接板连成一体,两端的连接板通过点焊或其他连接方式分别与导向管连接。
所述的转向管为圆弧形或一头带喇叭形或两头为喇叭形或塔形,其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多边形。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的转向器具有以下优点1、能保证钢绞线与钢绞线位置的平行,保证每根钢绞线受力均匀;2、最大程度减小了钢绞线、转向器的之间的磨损,提高了体外索及整个结构的使用寿命;3、可以进行单根换索。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之转向器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视图;图3~图4实施例二之转向器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5实施例三之转向器结构示意图;图6图5之B-B视图;图7~图10转向器的各种形式转向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一种横截面为圆形之转向器如图1所示该转向器的圆弧形转向管1内有7根呈对称分布且相互平行的导向管2,各根导向管2之间通过3块连接板3连成一体,两端的连接板通过点焊方式分别与导向管1连接,该转向管1的横截面为圆形。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变换,所述的转向管1还可以是两头为喇叭形(也可看作是塔形)或一头带喇叭形或或腰鼓形或一头为直圆管、一头带弧形(参见图7~图10),其横截面为圆形。
实施例二横截面为方形或多边形之转向器该种转向器之导向管2、连接板3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一,转向器的转向管的可能有的形状亦同实施例一,所不同之处在于其转向管的横截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参见图3~图4)。
实施例三带套管的转向器此种转向器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一,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转向器的外层套有一个与转向管2形状相同之套管5(参见图5~图6)。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管2根据需要,可以为2~120根,所述的连接板为2~5块。
导向管2和连接板3可以是一般塑料,也可以是工程塑料,还可以是铸铁或其他材料,可以分别制造,也可以整体注塑或铸造成型;导向管2和连接板3以及连接板3与转向管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套接或其他合适的方式。
作为本发明各实施例的一种变换,导向管1与转向管2之间的空隙可以灌水泥浆、环氧树脂或其他一些填充料4,并保证充满、密实。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向器,由转向管构成,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器的转向管(1)内有2~120根相互平行的导向管(2),各根导向管(2)之间通过2~5块连接板(3)连成一体,两端的连接板通过点焊或套接之连接方式分别与导向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管(1)为圆弧形或一头带喇叭形或两头为喇叭形或塔形,其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多边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器转向管(1)的形状为圆弧形、其横截面为圆形,外层套有一同样形状之套管(5)。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1)与转向管(2)之间的空隙灌有水泥浆或环氧树脂或其他填充料(4)。
全文摘要
一种转向器,由转向管构成,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器的转向管1内有2~120根相互平行的导向管2,各根导向管2之间通过2~5块连接板3连成一体,两端的连接板通过点焊方式分别与导向管连接;所述的转向管1为圆弧形或一头带喇叭形或两头为喇叭形或塔形,其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多边形,导向管1与转向管2之间的空隙可以灌水泥浆、环氧树脂或其他一些填充料4,并保证充满、密实。此种转向器能保证钢绞线与钢绞线位置的平行,保证每根钢绞线受力均匀;其次最大程度地减小了钢绞线、转向器的之间的磨损,提高了体外索及整个结构的使用寿命;并可以进行单根换索。
文档编号F16G11/00GK1458426SQ0211960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2日
发明者徐栋, 谢正元, 强壮, 关炳良, 秦立方 申请人:柳州市建设机械总厂, 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