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953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定位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按人们使用两对象间为相对角度的掀合场合多有所见,以生活中最常 见的门板而言,即为一例,而此种需具掀合,亦即由掀开或盖合而为可操 作状态与非操作状态的物品,亦不乏其例,如可携式计算机、电子辞典及 携带型影音播放装置…等,即为人们所熟知的电子产品。
近年来,随着平面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或等离子体电 视…等,因具备有质轻、薄化及无辐射线等优点,故已逐渐取代传统笨重
的阴极射线管(CRT)监视器。具有转轴结构的支撑组件己成为平面显示器 所不可或缺的附属品。
如图la及图lb所示,是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10569号专利案的「支 撑架的定位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及剖面图,该专利是由一第一支承臂10, 一第二支承臂30,至少一固定轴20,及一定位组合40所组合而成。该第 一支承臂10上端及第二支承臂30下端水平向枢设于该固定轴20;而定位 组合40套设于固定轴20上,并位于该第一、第二支承臂之间,该定位组 合40具有相邻的一第一弹片401及一第二弹片402,并分别套设于该固定轴20上,该第一弹片401结合固定于第一支承臂10,该第二弹片402结 合固定于第二支承臂30,并于该第一、第二弹片的邻接面对应间隔地环设 至少一第一定位部403及至少一第二定位部404。
其中,该第一定位部403及第二定位部404实施时,可各为凸块,或 者为凸块及凹槽,由第二支承臂30相对于第一支承臂IO旋转时,使该第 二弹片沿着第一弹片旋转,而令第一、第二定位部的凸块与凸块互抵,或 凸块落入凹槽内,而据以形成定位关系。
该公知技术虽可达成两支承臂定位的功能,惟在操作上仍未臻完美, 例如,使用者必须扳动一支承臂,使其相对于另一支承臂旋转,方能使该 该第一、第二弹片的第一、第二定位部形成定位以及该第一、第二定位 部系一预设角度设于第一、第二弹片的邻接面,而属分段定位。因此,该 公知技术于结构上仍有亟待克服以及改良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以期能克服现有支 撑架的转轴结构无法提供无段式定位的缺失,提供一种具有快速操作,且 卡掣确实的定位装置,以适用于现有的转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包括
一固定件,其具有一第一枢接部;
一旋转件,其具有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系邻接于第一枢接部; 一枢轴,其一端穿越该第一、第二枢接部,使活动件相对于固定件能 绕着枢轴旋转,该枢轴内侧另行套设至少一弹性组件,并将其内端的结合段与一螺帽相螺合,而该枢轴另端具有一连接部;
一凸轮件,其一端的衔接部邻接于一枢接部,该衔接部可活动地枢接 于连接部,其轴向及径向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面及一第二接触面,且该两
接触面至支点距离不同;
由转动该凸轮件,使其第一、第二接触面与一枢接部的转换接触,以 改变两者的距离,使枢轴为因应该距离变化而移动,而令螺帽对至少一弹 性组件迫紧或放松,以改变该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的轴向摩擦力,使两者 得以定位或旋转。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第二枢接部设有一定位部,该
枢轴邻接于该第二枢接部套设一止挡片,其具有一止挡部;当旋转该旋转
件时,该旋转件的定位部可抵止于该止挡片的止挡部,进而限制该枢轴的 旋转角度。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止挡片与第二枢接部间设有一 耐磨片,供枢轴穿越,且表面开设复数个油孔。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弹性组件为弹片,其具有弧形 面,且以正反面交错的方式套设于枢轴。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弹性组件为弹簧。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第一、第二枢接部间固设有至 少一耐磨片,其表面开设复数个油孔,各耐磨片周缘突设一卡榫,以便扣 入相邻一枢接部预设的榫槽。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固定件与旋转件之间设有一扭 转弹簧,其套接一套管后,该套管供枢轴穿越,且该扭转弹簧两端分别抵靠于固定件与旋转件。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衔接部为凹槽,而连接部为插 柄,其嵌插于凹槽内,并以一轴销通过该凹槽的定位孔及插柄的销孔,而 形成活动地枢接。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凸轮件活动端结合一手柄。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弹性组件两侧分别设有一垫片, 其供枢轴穿越,且其表面开设油槽。
本发明提供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还包括
一固定件,其具有一第一枢接部;
一旋转件,其具有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系邻接于第一枢接部; 一枢轴,其一端穿越该第一、第二枢接部,使活动件相对于固定件能 绕着枢轴旋转,该枢轴内侧另行套设至少一弹性组件,并将其内端的结合
段与一螺帽相螺合,而该枢轴另端具有一连接部;
一凸轮件,其一端的衔接部与一枢接部之间套接一供枢轴穿越的中继 管,该衔接部可活动地枢接于连接部,其轴向及径向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
面及一第二接触面,且该两接触面至支点距离不同;
由转动该凸轮件,使其第一、第二接触面与该中继管的转换接触,以 改变两者的距离,使枢轴为因应该距离变化而移动,而令螺帽对至少一弹 性组件迫紧或放松,以改变该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的轴向摩擦力,使两者 得以定位或旋转。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第二枢接部设有一定位部,该 枢轴邻接于该第二枢接部套设一止挡片,其具有一止挡部;当旋转该旋转件时,该旋转件的定位部可抵止于该止挡片的止挡部,进而限制该枢轴的 旋转角度。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止挡片与第二枢接部间设有一 耐磨片,供枢轴穿越,且表面开设复数个油孔。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止挡片与中继管间套设一弹性 组件。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弹性组件为弹片,其具有弧形 面,且以正反面交错的方式套设于枢轴。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弹性组件为弹簧。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第一、第二枢接部间固设有至 少一耐磨片,其表面开设复数个油孔,各耐磨片周缘突设一卡榫,以便扣 入相邻一枢接部预设的榫槽。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固定件与旋转件之间设有一扭 转弹簧,其套接一套管后,该套管供枢轴穿越,且该扭转弹簧两端分别抵 靠于固定件与旋转件。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衔接部为凹槽,而连接部为插 柄,其嵌插于凹槽内,并以一轴销通过该凹槽的定位孔及插柄的销孔,而 形成活动地枢接。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凸轮件活动端结合一手柄。
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弹性组件两侧分别设有一垫片, 其供枢轴穿越,且其表面开设油槽。
本发明主要目的及所欲增益的功效在于,使转轴结构具有无段式定位凸轮件,使其第一、第二接触面与一枢接部的转换接 触,以改变两者的距离,使枢轴为因应该距离变化而移动,而令螺帽对至 少一弹性组件进一步迫紧或放松,以增加一固定件与一活动件之间的轴向 摩擦力,而获致无段式定位的功效,或者恢复一固定件与一活动件原有摩 擦力,而得以旋转的功效。


图la及图lb为公知支撑架的定位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及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组立后且未操作状态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操作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包括 一固定件,其具有一第
一枢接部; 一旋转件,其具有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邻接于第一枢 接部 一枢轴,其一端穿越该第一、第二枢接部,使活动件相对于固定件
能绕着枢轴旋转,该枢轴内侧另行套设至少一弹性组件,并将其内端的结
合段与一螺帽相螺合,而该枢轴另端具有一连接部 一凸轮件,其一端的 衔接部邻接于一枢接部,该衔接部可活动地枢接于连接部,其轴向及径向 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面及一第二接触面,且该两接触面至支点距离不同;
由转动该凸轮件,使其第一、第二接触面与一枢接部的转换接触,以改变两者的距离,使枢轴为因应该距离变化而移动,而令螺帽对至少一弹性组 件迫紧或放松,以改变该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的轴向摩擦力,使两者得以 定位或旋转。
本发明提供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包括 一固定件,其具有一第 一枢接部; 一旋转件,其具有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邻接于第一枢 接部 一枢轴,其一端穿越该第一、第二枢接部,使活动件相对于固定件 能绕着枢轴旋转,该枢轴内侧另行套设至少一弹性组件,并将其内端的结 合段与一螺帽相螺合,而该枢轴另端具有一连接部 一凸轮件,其一端的 衔接部与一枢接部之间套接一供枢轴穿越的中继管,该衔接部可活动地枢 接于连接部,其轴向及径向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面及一第二接触面,且该 两接触面至支点距离不同;由转动该凸轮件,使其第一、第二接触面与该 中继管的转换接触,以改变两者的距离,使枢轴为因应该距离变化而移动, 而令螺帽对至少一弹性组件迫紧或放松,以改变该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的 轴向摩擦力,使两者得以定位或旋转。
为进一步揭示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
如图2至图4所示,基本上,本发明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是由一固 定件l, 一活动件2, 一枢轴3,至少一弹性组件4, 一螺帽5,及一凸轮 件6所组合而成。
其中,该固定件1及活动件2为公知的组件,其两者接合后,以枢轴 3连接,使该活动件2相对于固定件1得以旋转,以调整两者间的开合角度。
该固定件1是在一底板11两侧各自垂直延伸一翼片12,其端部形成第一枢接部13,以供后叙枢轴3穿越。其中,该底板11表面开设复数个 透孔14,利用公知的结合组件,例如螺丝穿越后,而锁固于一基座。
活动件2是在一架板21两侧端部各自垂设一第二枢接部22,例如凸 耳,且各第二枢接部22供后叙枢轴3穿越,并邻接于第一枢接部13,使 其位于该第一枢接部13外侧;惟不以此为限,该第二枢接部22亦得邻接 第一枢接部13内侧,使该活动件2相对于固定件1绕着枢轴3旋转。其 中,该活动件2的架板21可结合一支撑构件25,用以支撑一被支撑物。
枢轴3为一杆体,其穿越该固定件1的第一枢接部13及活动件2的 第二枢接部22,使该活动件2相对于固定件1能绕着枢轴3旋转,而具有 转轴的功能。如图2所示,该枢轴3的杆体具有至少一平面31,而第一枢 接部13的造形则与该枢轴3断面相符合,其内端具有一结合段32,例如 螺纹段于固定件1的第一枢接部13内侧则依序套设至少一弹性组件4,并 与一螺帽5相螺合,而形成固定。由该螺帽5螺合于该结合段32的深度, 以对该弹性组件施予一轴向压力。再者,该枢轴3另端则形成一连接部33, 例如插柄,其径向开设一销孔34,以便与后叙的凸轮件6枢接连接,使该 凸轮件6的以旋转摆动,以拉动或释放该枢轴3。
弹性组件4实施时以复数个弹片或弹簧为佳,如图2所示,本发明采 用复数个弹片,其各具有弧形面,且以正反面交错的方式套设于该枢轴3 内端。
为增加该固定件1与旋转件2的支撑效果,故两者间设有一扭转弹簧 35,其供枢轴3穿越,并位于弹性组件与第一枢接部13之间,其两端分 别抵靠于固定件1与旋转件2,因而导致一个沿着与旋转件2上方支撑构件25相连接的被支撑物向前旋转的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因此,该扭转弹
簧35的设置,使得该旋转件2相对于固定件1形成一倾斜角度。为避免 该扭转弹簧35于蓄能或释能时不致偏斜变形,故其可套接于一套管36, 且该套管36亦供枢轴3穿越。再者,该螺帽5和扭转弹簧35分别与相邻 的弹片4间设有一垫片41,其朝向螺帽5和扭转弹簧35的邻接面各自开 设十字形油沟42,容置润滑油后,可提供润滑效果。
凸轮件6为一座体,其一端的衔接部61,例如凹槽,其供枢轴3外侧 的连接部33的嵌插,然后以一轴销63通过该衔接部61的定位孔62及连 接部33的销孔34,而形成连结,并作为一支点。其中,该凸轮件6的衔 接部61轴向具有一第一接触面64,其至支点(轴销63)的距离小于其径向 第二接触面6465至支点(轴销63)的距离。由转动该凸轮件6,使其由第一 接触面64转换至第二接触面65,亦即可由短边转换至长边,即可轴向拉 动该枢轴3。此外,该凸轮件6为方便操作,以获致省力效果,其活动端 开设一结合部66,例如一插槽,以供一手柄67的嵌插后,将两者以一锁 销68进行连结,当操作手柄67时,即可令该凸轮件6相对于枢轴3旋转 摆动。
为增加操作距离,以避免该凸轮件6由第一接触面64转换至第二接 触面65时,因与该旋转件2的第二枢接部22直接接触所可能造成干扰的 窘状,该凸轮件6与第二枢接部22间得设置一中继管69,其供枢轴3穿 越,从而获致增加操作距离的目的。
再者,该第二枢接部22周缘设有一定位部23,例如一扇形凹槽,而 该枢轴3邻接于该第二枢接部22套设一止挡片7,其周缘突伸的止挡部71伸入定位部23内。当旋转旋转件2时,其定位部23可抵止于该止挡片 7的止挡部71,进而限制该旋转件2的旋转角度。其中,该止挡片7与相 邻的中继管69之间得另设一弹性组件4,使其可对该止挡片7形成一轴向 弹力。
进一步地,为避免摩擦组件,例如第一枢接部13、第二枢接部22及 止挡片7的过度损耗,其间均设有一耐磨片8供枢轴3穿越,各耐磨片8 表面开设有复数个油孔81,供容置润滑油。另为使第一枢接部13与第二 枢接部22之间的耐磨片8得以固设于两者的邻接面,其周缘突设一卡榫 82,以便分别扣入第一枢接部13与第二枢接部22预设的榫槽24(第一枢 接部13的榫槽因投影角度关系未示)。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将前述各组件组立后的立体图,图4为图3组 立后的剖面图,其显示未操作状态。此时,旋转件2相对于固定件1可绕 着枢轴3旋转,并由该弹性组件4提供适当的摩擦力,使该旋转件2可在 其定位部23的范围内进行倾斜角度的调整。而当调整至适当倾斜角度时, 如图5所示,使用者则由手柄67转动该凸轮件6,使其第一接触面64与 中继管69端面的接触,转换成该第二接触面65与中继管69端面的接触, 由此短边转换至长边的距离变化,而轴向拉动该枢轴3,使内侧端的螺帽 5推挤弹性组件4,而令其压缩,以进一步迫紧该固定件1与活动件2之 间的轴向摩擦力,从而获致无段式定位的目的。
反之,如欲恢复该固定件与活动件原有的摩擦力,仅需反向操作手柄 67,使该枢轴3因弹性组件4的伸展而縮回,而两者间维持原有的摩擦力, 而得以旋转。所以,经由本发明的实施,其可在转轴结构上增设一定位装置,由对 一凸轮件的操作,使其第一、第二接触面与一枢接部的转换接触,以改变 两者的距离,使枢轴为因应该距离变化而移动,而令螺帽对至少一弹性组 件进一步迫紧或放松,以增加该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的轴向摩擦力,而获 致无段式定位,或者恢复该固定件与活动件原有摩擦力,而得以旋转的功 效。
本发明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 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发明的 权利要求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包括一固定件,其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一旋转件,其具有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系邻接于第一枢接部;一枢轴,其一端穿越该第一、第二枢接部,使活动件相对于固定件能绕着枢轴旋转,该枢轴内侧另行套设至少一弹性组件,并将其内端的结合段与一螺帽相螺合,而该枢轴另端具有一连接部;一凸轮件,其一端的衔接部邻接于一枢接部,该衔接部可活动地枢接于连接部,其轴向及径向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面及一第二接触面,且该两接触面至支点距离不同;由转动该凸轮件,使其第一、第二接触面与一枢接部的转换接触,以改变两者的距离,使枢轴为因应该距离变化而移动,而令螺帽对至少一弹性组件迫紧或放松,以改变该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的轴向摩擦力,使两者得以定位或旋转。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第二枢接部 设有一定位部,该枢轴邻接于该第二枢接部套设一止挡片,其具有一止挡 部;当旋转该旋转件时,该旋转件的定位部可抵止于该止挡片的止挡部, 进而限制该枢轴的旋转角度。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止挡片与第 二枢接部间设有一耐磨片,供枢轴穿越,且表面开设复数个油孔。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弹性组件为弹片,其具有弧形面,且以正反面交错的方式套设于枢轴。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弹性组件为 弹簧。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第一、第二枢接部间固设有至少一耐磨片,其表面开设复数个油孔,各耐磨片周缘突 设一卡榫,以便扣入相邻一枢接部预设的榫槽。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固定件与旋 转件之间设有一扭转弹簧,其套接一套管后,该套管供枢轴穿越,且该扭 转弹簧两端分别抵靠于固定件与旋转件。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衔接部为凹 槽,而连接部为插柄,其嵌插于凹槽内,并以一轴销通过该凹槽的定位孔 及插柄的销孔,而形成活动地枢接。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凸轮件活动 端结合一手柄。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弹性组件两 侧分别设有一垫片,其供枢轴穿越,且其表面开设油槽。
11、 一种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包括一固定件,其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一旋转件,其具有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系邻接于第一枢接部;一枢轴,其一端穿越该第一、第二枢接部,使活动件相对于固定件能 绕着枢轴旋转,该枢轴内侧另行套设至少一弹性组件,并将其内端的结合 段与一螺帽相螺合,而该枢轴另端具有一连接部;一凸轮件,其一端的衔接部与一枢接部之间套接一供枢轴穿越的中继 管,该衔接部可活动地枢接于连接部,其轴向及径向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 面及一第二接触面,且该两接触面至支点距离不同;由转动该凸轮件,使其第一、第二接触面与该中继管的转换接触,以 改变两者的距离,使枢轴为因应该距离变化而移动,而令螺帽对至少一弹 性组件迫紧或放松,以改变该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的轴向摩擦力,使两者 得以定位或旋转。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第二枢接 部设有一定位部,该枢轴邻接于该第二枢接部套设一止挡片,其具有一止 挡部;当旋转该旋转件时,该旋转件的定位部可抵止于该止挡片的止挡部,进而限制该枢轴的旋转角度。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止挡片与 第二枢接部间设有一耐磨片,供枢轴穿越,且表面开设复数个油孔。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止挡片与 中继管间套设一弹性组件。
15、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弹性组件 为弹片,其具有弧形面,且以正反面交错的方式套设于枢轴。
16、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弹性组件 为弹簧。
17、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第一、第 二枢接部间固设有至少一耐磨片,其表面开设复数个油孔,各耐磨片周缘 突设一卡榫,以便扣入相邻一枢接部预设的榫槽。
18、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固定件与 旋转件之间设有一扭转弹簧,其套接一套管后,该套管供枢轴穿越,且该 扭转弹簧两端分别抵靠于固定件与旋转件。
19、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衔接部为凹槽,而连接部为插柄,其嵌插于凹槽内,并以一轴销通过该凹槽的定位 孔及插柄的销孔,而形成活动地枢接。
20、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凸轮件活动端结合一手柄。
21、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其中该弹性组件两 侧分别设有一垫片,其供枢轴穿越,且其表面开设油槽。
全文摘要
一种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由一固定件,一活动件,一枢轴,至少一弹性组件,一螺帽,及一凸轮件所组合而成。该枢轴穿越该固定件的第一枢接部及活动件的第二枢接部,使该活动件相对于固定件能绕着枢轴旋转;由转动该凸轮件,使其第一、第二接触面与一枢接部的转换接触,以改变两者的距离,使枢轴为因应该距离变化而移动,而令螺帽对至少一弹性组件迫紧或放松,以改变该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的轴向摩擦力,使两者得以定位或旋转。
文档编号F16C11/04GK101469740SQ20071030572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吴镇豪, 张国峰 申请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