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盘式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464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盘式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用盘式制动器,在该车用盘式制动器中,通过楔形 部件将摩擦垫朝向盘施压。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盘式制动器是一种通过用摩擦垫向盘的外表面施压来获得制动力的设 备,所述盘与车轮一起旋转。在盘式制动器中存在一种电子楔式制动器(EWB),在电子楔式 制动器中,利用楔形部件以倾斜面滑动的方式将摩擦垫朝向盘施压。在该EWB中,例如,通 过驱动装置沿倾斜面推动楔形部件,从而将摩擦垫朝向盘施压。车用EWB包括驱动马达,该驱动马达用于操作楔形部件;螺杆轴,该螺杆轴与驱 动马达的旋转轴连接;楔形部件,该楔形部件与螺杆轴连接,以通过驱动马达的操作沿与所 述盘平行的方向来回移动;以及卡钳壳体,该卡钳壳体设置有楔形部,该楔形部形成与所述 楔形部件对应的形状,以将所述楔形元件朝向所述盘施压。在EWB中,当操作驱动马达以使所述楔形部件沿一个方向移动时,所述摩擦垫与 所述盘接触,同时,沿所述楔形部的倾斜面推动楔形部件,以更加稳固地将摩擦垫朝向盘施 压,由此进行制动。然而,在该传统的车用EWB中,在因车辆驱动期间产生的振动而在所述盘与所述 楔形部件之间不能获得足够间隔的情况下,如果因所述盘与所述楔形部件之间的湿汽或其 它杂质而发生附着,则摩擦垫可能随着盘的旋转而在盘的旋转方向上被吸附,由此会进行 意外的制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车用盘式制动器,该车用盘式制动器防止在 意外状态下形成制动力。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将在接随后的说明中部分地阐述,并且将从该说明部分地显而 易见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得以了解。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一种车用盘式制动器包括盘,该盘与车轮一起旋转;一对 摩擦垫,该对摩擦垫彼此相对地布置在所述盘的两侧;以及一对楔形部件,该对楔形部件安 装在所述摩擦垫的后表面上,其中,所述摩擦垫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楔形部件铰接,所述摩擦 垫的下端由弹性部件支撑为朝所述盘突出。该车用盘式制动器还可包括一对背板,该对背板固定到所述摩擦垫的所述后表 面,所述背板的上端可分别与所述楔形部件铰接,因此,所述摩擦垫可通过所述背板分别与 所述楔形部件铰接。铰接突起可分别从所述背板的上端的两侧突出,以将所述背板可旋转地安装在所 述楔形部件上,可在所述楔形部件上形成铰接部,所述铰接突起可旋转地安装在该铰接部
3处。在所述楔形部件上可凹入设有接收所述弹性部件的接收孔。


从下列结合附图对实施方式的说明将明白并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 它方面,附图中图1是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用盘式制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以及图2和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车用盘式制动器的操作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所有附图 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用盘式制动器包括盘10,该盘 10与车轮(未示出)一起旋转;一对摩擦垫11和12,该对摩擦垫11和12分别布置在盘10 的两侧,以制动盘10 ;卡钳壳体20 ;以及一对楔形部件30和40,该对楔形部件将两个摩擦 垫11和12朝向盘10施压;以及驱动装置60,该驱动装置60操作所述一对楔形部件30和 40,以对两个摩擦垫11和12施压。两个摩擦垫11和12包括内摩擦垫11,该内摩擦垫11摩擦盘10的内表面;以及 外摩擦垫12,该外摩擦垫12摩擦盘10的外表面。两个摩擦垫11和12由固定到车辆的转 向节部(未示出)的托架50支撑,以相对于盘10来回移动,由此能够对盘10的两个表面 施压。卡钳壳体20通过导杆21连接至设置在托架50的两侧上的导孔,导杆21与卡钳壳 体20的两侧连接,使得卡钳壳体20可来回移动。当内摩擦垫11摩擦盘10的内表面时,卡 钳壳体20从盘10向后移动,并对外摩擦垫12的外表面施压,由此使外摩擦垫12摩擦盘10 的外表面。所述一对楔形部件30和40包括内楔形部件30,该内楔形部件30安装在内摩擦 垫11的后表面上;以及外楔形部件40,该外楔形部件40安装在外摩擦垫12的后表面上。 彼此相对的内楔形部22和外楔形部23设置在卡钳壳体20的面向两个楔形部件30和40 的倾斜面的两个内侧壁上。也就是说,在内摩擦垫11和外摩擦垫12分别安装在内楔形部 件30和外楔形部件40上的情况下,内摩擦垫11和外摩擦垫12彼此相对地布置在卡钳壳 体20中,盘10布置在内摩擦垫11和外摩擦垫12之间。倾斜面30a、30b和40a、40b两侧对称地形成V形谷,并设置在两个楔形部件30和 40的后表面上,两个楔形部件30和40设置有供安装摩擦垫11和12的前表面,内楔形部 22和外楔形部23设置有倾斜面22a、22b和23a、23b,该倾斜面22a、22b和23a、23b形成与 两个楔形部件30和40的倾斜面30a、30b和40a、40b相对的V形峰。内楔形部件30和外楔形部件40包括第一导杆31和第二导杆41,该第一导杆31 和第二导杆41彼此相对地突出,并且可动地安装,使得内楔形部件30和外楔形部件40可 相对于盘10来回移动。在该实施方式中,贯穿第一导杆31形成供第二导杆41可动地插入 其中的导孔31a,从而,内楔形部件30和外楔形部件40安装成使它们可通过第一导杆31和第二导杆41来回移动。驱动装置60安装在内楔形部22的外表面上。驱动装置60包括驱动马达61,该 驱动马达61设置有旋转轴61a,该旋转轴61a沿内摩擦垫11的施压方向穿过内楔形部22; 螺杆轴62,该螺杆轴62与驱动马达61的旋转轴61a直角相交,并布置成与盘10平行;蜗 杆63,该蜗杆63安装在旋转轴61a的前端;以及蜗轮64,该蜗轮64安装在螺杆轴62的中 心,以与蜗杆63连接。在内楔形部件30上形成与螺杆轴62螺纹连接的引导部32,从而内 楔形部件30可通过接收由螺杆轴62传递的驱动力而移动。为了使盘10与摩擦垫11和12之间的摩擦最小(即使在未进行制动的情况下盘 10与摩擦垫11和12之间也发生摩擦),将两个摩擦垫11和12的上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楔 形部件30和40上,两个摩擦垫11和12的下端通过弹性部件15弹性地支撑,以朝盘10突
出ο在该实施方式中,固定有两个摩擦垫11和12的背板13和14分别布置在两个摩 擦垫11和12的后表面上,两个背板13和14的上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楔形部件30和40上, 因此,摩擦垫11和12通过背板13和14可旋转地安装在楔形部件30和40上。铰接突起 13a和14a分别从背板13和14的上端的两侧突出,并能够将背板13和14可旋转地安装在 楔形部件30和40上,在楔形部件30和40上形成铰接部30c和40c,铰接突起13a和14a 可旋转地安装在该铰接部30c和40c处。另外,在楔形部件30和40上凹入设置有接收孔 30d和40d,接收孔30d和40d接收弹性部件15的整体或者一部分,以安装该弹性部件15。因此,通常当不进行制动时,背板13和14以及摩擦垫11和12的下端通过弹性部 件15的弹性恢复力而朝盘10突出。然后,在制动期间,弹性部件15变形并被接收在接收 孔30d和40d中,同时,背板13和14以及摩擦垫11和12以其上端为中心旋转,变得与盘 10平行,在该状态下,摩擦垫11和12摩擦盘10并产生制动力,如图3所示。如上所述,通常当不进行制动时,摩擦垫11和12的下端朝盘10突出,因此尽管盘 10与摩擦垫11和12之间产生摩擦,盘10与摩擦垫11和12之间的接触区域也仅局限于摩 擦垫11和12的下端的边缘,因此,盘10与摩擦垫11和12之间的摩擦力很小。从而,防止 因摩擦垫11和12沿盘10的旋转方向的运动而由盘10与摩擦垫11和12之间的摩擦力进 行的意外制动。从上述说明清楚,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用盘式制动器,在未进行制动 的情况下即使盘与摩擦垫之间产生摩擦,该摩擦也仅局限于摩擦垫的下端的边缘与盘之间 的区域,由此降低盘与摩擦垫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意外的制动。尽管已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不 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在权利要 求和它们的等同物中限定。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本申请要求2009年7月2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 No. 2009-0060060的权益,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权利要求
一种车用盘式制动器,该车用盘式制动器包括盘,该盘与车轮一起旋转;一对摩擦垫,该对摩擦垫彼此相对地布置在所述盘的两侧;以及一对楔形部件,该对楔形部件安装在所述摩擦垫的后表面上,其中,所述摩擦垫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楔形部件铰接,所述摩擦垫的下端由弹性部件支撑为朝所述盘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盘式制动器,该车用盘式制动器还包括一对背板,该对 背板固定到所述摩擦垫的所述后表面,其中,所述背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楔形部件铰接,因此,所述摩擦垫通过所述背板分别 与所述楔形部件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盘式制动器,其中铰接突起分别从所述背板的上端的两侧突出,以将所述背板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楔形 部件上;并且在所述楔形部件上形成铰接部,所述铰接突起可旋转地安装在该铰接部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盘式制动器,其中,在所述楔形部件上凹入地设有接收 所述弹性部件的接收孔。
全文摘要
本文公开一种车用盘式制动器,该车用盘式制动器包括盘,该盘与车轮一起旋转;一对摩擦垫,该对摩擦垫彼此相对地布置在所述盘的两侧;以及一对楔形部件,该对楔形部件安装在所述摩擦垫的后表面上,其中,所述摩擦垫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楔形部件铰接,所述摩擦垫的下端由弹性部件支撑为朝所述盘突出。在不进行制动的情况下,即使在盘与摩擦垫之间产生摩擦,该摩擦也仅局限于摩擦垫的下端的边缘和盘之间的区域,由此降低盘与摩擦垫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意外的制动。
文档编号F16D65/092GK101943231SQ20101021510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日
发明者金明俊 申请人:株式会社万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