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合机输入端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821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搓合机输入端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搓合机输入端的密封装置属于搓合机密封装置,包括搓合机外接轴、罩壳、箱体板和外密封端盖,所述的搓合机外接轴一端固定连接于搓合机原轴上,另一端设有压盖;搓合机外接轴外部为由箱体板、罩壳及外密封端盖构成的腔体,压盖由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密封端盖上。本实用新型经过上述技术改进,达到了如下有益效果:减少了骨架油封的磨损,防止了由骨架轴封磨损导致的轴间间隙加大而造成的煤泥漏泄至固定架内的轴承滚珠内,造成的轴承损坏,延长了搓合机的寿命。
【专利说明】搓合机输入端的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搓合机密封装置,具体说是一种搓合机输入端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热电厂搓合机由于输出端的落料口处的轴端固定架直接紧固在落料口筒壁上,中间只靠一件骨架油封进行密封,随着设备的长时间运转,骨架油封被磨损导致与轴间间隙加大,进而造成煤泥漏泄至固定架内的轴承滚珠内,造成轴承损坏,随着热电厂煤泥耗量的加大,轴承的损坏时间也变短,严重时平均使用寿命不足一个月。同时搓合机的输入端密封装置也存在漏煤泥较严重的现象,也影响了设备卫生及其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减少搓合机磨损,增加搓合机使用寿命,同时有效减少搓合机漏煤泥的搓合机输入端的密封装置。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搓合机输入端的密封装置,包括搓合机外接轴、罩壳、箱体板和外密封端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搓合机外接轴一端固定连接于搓合机原轴上,另一端设有压盖;搓合机外接轴外部为由箱体板、罩壳及外密封端盖构成的腔体,压盖由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密封端盖上。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腔体内部设有填料室压盖,填料室压盖与密封填料室法兰之间设有填料盘根。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箱体板和外密封端盖分别由内固定法兰和外固定法兰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压盖和外密封端盖之间设有轴承。
[0009]本实用新型经过上述技术改进,达到了如下有益效果:减少了骨架油封的磨损,防止了由骨架轴封磨损导致的轴间间隙加大而造成的煤泥漏泄至固定架内的轴承滚珠内,造成的轴承损坏,延长了搓合机的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为本实用新型搓合机输入端的密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2]搓合机输入端的密封装置,包括搓合机外接轴1、罩壳2、箱体板3和外密封端盖4,所述的搓合机外接轴I 一端固定连接于搓合机原轴5上,另一端设有压盖9 ;搓合机外接轴I外部为由箱体板3、罩壳2及外密封端盖6构成的腔体,压盖9由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密封端盖4上。[0013]所述的腔体内部设有填料室压盖7,填料室压盖7与密封填料室法兰10之间设有填料盘根8。
[0014]所述的箱体板3和外密封端盖4分别由内固定法兰11和外固定法兰12固定连接。
[0015]所述的压盖9和外密封端盖4之间设有轴承6。
[0016]采用将原搅动轴加长,加工一组独立的密封装置和轴承室,使密封装置与轴承室分开,以保证煤泥不再漏进轴承室内而损坏轴承。在经现场勘察时发现,该设备原有的轴造价较高,拆卸也较困难,若进行整根轴更换不但致使改造成本及二次附加成本增高,而且还加大了工作量及延长改造周期。因此采用原有轴不动,将其加长的形式进行改造。经过现场实测设计加工一段短轴,短轴与原轴的连接采用插入对正后焊接形式进行整体加长。为了保证轴的中心不偏移,将短轴连接端车出凹槽,使之与原轴配合严密。在焊接时先采用盘车找正法点焊,确认平直后进行满焊,焊接结束待轴缓慢冷却后,进行密封装置与轴承室装配。
【权利要求】
1.搓合机输入端的密封装置,包括搓合机外接轴(I)、罩壳(2)、箱体板(3)和外密封端盖(4),其特征在于搓合机外接轴(I) 一端固定连接于搓合机原轴(5)上,另一端设有压盖(9);搓合机外接轴(I)外部为由箱体板(3)、罩壳(2)及外密封端盖(4)构成的腔体,压盖(9)由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密封端盖(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搓合机输入端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腔体内部设有填料室压盖(7 ),填料室压盖(7 )与密封填料室法兰(10 )之间设有填料盘根(8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搓合机输入端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板(3)和外密封端盖(4)分别由内固定法兰(11)和外固定法兰(12)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搓合机输入端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盖(9)和外密封端盖(4)之间设有轴承(6)。
【文档编号】F16J15/16GK203548904SQ201320670968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乔智, 于相波, 李永贵 申请人: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