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台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5552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割台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收割机割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割台齿轮箱,包括齿轮箱壳体,所述齿轮箱壳体上转动安装有输入主轴、过渡一轴、输出一轴、过渡二轴、输出二轴、过渡三轴和输出三轴,所述过渡一轴上安装有第一直齿锥齿轮,所述过渡一轴上安装有第二直齿锥齿轮,所述第一直齿锥齿轮上安装有齿轮套,所述齿轮套远离所述过渡一轴的一端螺纹连接主轴端盖,所述过渡一轴上安装有螺套,所述螺套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一压盖。齿轮套与主轴端盖之间、螺套与第一压盖之间均采用螺纹配合,通过调节螺纹配合程度进而可以方便、精确的调整第一直齿锥齿轮与第二直齿锥齿轮之间的间隙,增加齿轮的耐磨性,减少齿轮的破裂。
【专利说明】割台齿轮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收割机割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割台齿轮箱。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收割机中,调节割台的齿轮箱里安装在输入轴上的直齿锥齿轮与安装在过渡轴上的直齿锥齿轮之间的间隙时主要采用垫片的方式,但在组装调整齿轮间隙时,工人只能靠目测或手感,调隙难以控制,费时费力,间隙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对齿轮的耐磨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容易导致齿轮破裂,另外过渡轴一般采用单壁悬挂的结构方式,在动力传递的过程中载荷较大,易产生扭力,容易出现轴断裂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割台齿轮箱,能快速、方便、精准的调整齿轮箱内齿轮的间隙,增加齿轮的耐磨性,减少齿轮的破裂。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割台齿轮箱,包括齿轮箱壳体,所述齿轮箱壳体上转动安装有输入主轴,所述输入主轴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齿轮箱壳体且固定安装有链轮,位于所述齿轮箱壳体内的所述输入主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直齿锥齿轮,所述齿轮箱壳体上转动安装有过渡一轴且一端延伸出所述齿轮箱壳体,所述过渡一轴的轴线与所述输入主轴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过渡一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直齿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直齿锥齿轮,所述过渡一轴分别传动连接输出一轴和过渡二轴,所述过渡二轴分别传动连接输出二轴和过渡三轴,所述过渡三轴传动连接输出三轴,所述输出一轴、过渡二轴、输出二轴、过渡三轴和输出三轴均转动安装于所述齿轮箱壳体上且均与所述过渡一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直齿锥齿轮上安装有齿轮套,所述第一直齿锥齿轮与齿轮套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齿轮套远离所述过渡一轴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齿轮箱壳体且螺纹连接主轴端盖,所述主轴端盖与所述齿轮箱壳体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渡一轴延伸出所述齿轮箱壳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直齿锥齿轮和螺套相抵,所述螺套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齿轮箱壳体且螺纹连接第一压盖,所述第一压盖与所述齿轮箱壳体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000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主轴端盖与所述齿轮套通过锁紧件锁紧,且所述主轴端盖与所述齿轮套之间安装有单圆头平键。
[000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压盖与所述螺套通过锁紧件锁紧,且所述第一压盖与所述螺套之间安装有单圆头平键。
[000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过渡一轴位于所述齿轮箱壳体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一端与螺纹堵头相抵,所述螺纹堵头远离所述第三轴承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齿轮箱壳体且安装有第二压盖,所述第二压盖与所述齿轮箱壳体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000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I)齿轮套与主轴端盖之间、螺套与第一压盖之间均采用螺纹配合,通过调节螺纹配合程度进而可以方便、精确的调整第一直齿锥齿轮与第二直齿锥齿轮之间的间隙,并用单圆头平键定位、锁紧件紧固,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螺纹配合松动而导致第一直齿锥齿轮与第二直齿锥齿轮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使第一直齿锥齿轮与第二直齿锥齿轮之间的间隙保持在最佳距离,增加齿轮的耐磨性,减少齿轮的破裂。
[0011](2)过渡一轴的两端分别用螺套、螺纹堵头、轴承等零件进行支撑固定,利用两端支撑的方式取代单臂悬挂支撑的方式,提高抗扭能力,在动力传递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轴断裂的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剖视图;
[0014]图3是图2的A-A向视图;
[0015]图中:1、齿轮箱壳体,2、输入主轴,3、链轮,4、第一直齿锥齿轮,5、过渡一轴,6、第二直齿锥齿轮,7、输出一轴,8、过渡二轴,9、输出二轴,10、过渡三轴,11、输出三轴,12、齿轮套,13、第一轴承,14、主轴端盖,15、单圆头平键,16、锁紧件,17、第二轴承,18、螺套,19、第一压盖,20、单圆头平键,21、锁紧件,22、第三轴承,23、螺纹堵头,24、第二压盖,25、锁紧件,26、油封,27、油封,28、密封圈,29、密封圈,3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割台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向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在此仅仅用来方便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割台齿轮箱,包括齿轮箱壳体1,齿轮箱壳体I上转动安装有输入主轴2,输入主轴2的一端延伸出齿轮箱壳体I且固定安装有链轮3,位于齿轮箱壳体I内的输入主轴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直齿锥齿轮4,齿轮箱壳体I上转动安装有过渡一轴5且一端延伸出齿轮箱壳体1,过渡一轴5的轴线与输入主轴2的轴线相垂直,过渡一轴5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直齿锥齿轮4相啮合的第二直齿锥齿轮6,过渡一轴5分别传动连接输出一轴7和过渡二轴8,过渡二轴8分别传动连接输出二轴9和过渡三轴10,过渡三轴10传动连接输出三轴11,输出一轴7、过渡二轴8、输出二轴9、过渡三轴10和输出三轴11均转动安装于齿轮箱壳体I上且均与过渡一轴5平行设置,第一直齿锥齿轮4上安装有齿轮套12,第一直齿锥齿轮4与齿轮套12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13,齿轮套12远离过渡一轴5的一端延伸出齿轮箱壳体I且螺纹连接主轴端盖14,主轴端盖14与齿轮箱壳体I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主轴端盖14与齿轮套12通过锁紧件16锁紧,且主轴端盖14与齿轮套12之间安装有单圆头平键15,齿轮套12与输入主轴2之间设有油封26,齿轮套12与齿轮箱壳体I之间设有密封圈28,过渡一轴5延伸出齿轮箱壳体I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轴承17,第二轴承1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直齿锥齿轮6和螺套18相抵,螺套18远离第二轴承17的一端延伸出齿轮箱壳体I且螺纹连接第一压盖19,第一压盖19与齿轮箱壳体I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第一压盖19与螺套18通过锁紧件21锁紧,且第一压盖19与螺套18之间安装有单圆头平键20,螺套18与过渡一轴5之间设有油封27,螺套18与齿轮箱壳体I之间设有密封圈29,螺纹堵头23与齿轮箱壳体I之间设有密封圈30。
[0019]过渡一轴5位于齿轮箱壳体I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三轴承22,第三轴承22 —端与螺纹堵头23相抵,螺纹堵头23远离第三轴承22的一端延伸出齿轮箱壳体I且安装有第二压盖24,第二压盖24与螺纹堵头23之间螺纹连接且通过锁紧件25锁紧,第二压盖24与齿轮箱壳体I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利用两端支撑的方式取代单臂悬挂支撑的方式,提高抗扭能力,在动力传递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轴断裂的现象。
[002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割台齿轮箱,包括齿轮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壳体上转动安装有输入主轴,所述输入主轴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齿轮箱壳体且固定安装有链轮,位于所述齿轮箱壳体内的所述输入主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直齿锥齿轮,所述齿轮箱壳体上转动安装有过渡一轴且一端延伸出所述齿轮箱壳体,所述过渡一轴的轴线与所述输入主轴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过渡一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直齿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直齿锥齿轮,所述过渡一轴分别传动连接输出一轴和过渡二轴,所述过渡二轴分别传动连接输出二轴和过渡三轴,所述过渡三轴传动连接输出三轴,所述输出一轴、过渡二轴、输出二轴、过渡三轴和输出三轴均转动安装于所述齿轮箱壳体上且均与所述过渡一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直齿锥齿轮上安装有齿轮套,所述第一直齿锥齿轮与齿轮套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齿轮套远离所述过渡一轴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齿轮箱壳体且螺纹连接主轴端盖,所述主轴端盖与所述齿轮箱壳体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渡一轴延伸出所述齿轮箱壳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直齿锥齿轮和螺套相抵,所述螺套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齿轮箱壳体且螺纹连接第一压盖,所述第一压盖与所述齿轮箱壳体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台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端盖与所述齿轮套通过锁紧件锁紧,且所述主轴端盖与所述齿轮套之间安装有单圆头平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台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盖与所述螺套通过锁紧件锁紧,且所述第一压盖与所述螺套之间安装有单圆头平键。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割台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一轴位于所述齿轮箱壳体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一端与螺纹堵头相抵,所述螺纹堵头远离所述第三轴承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齿轮箱壳体且安装有第二压盖,所述第二压盖与所述齿轮箱壳体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文档编号】F16H1/22GK204083070SQ20142038881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蒲光明, 朱世英, 高世阳, 赵鑫, 宿卫东, 岳中政, 宋晨华 申请人:山东浩信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