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润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1789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润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润滑装置,包括气管、气缸、油缸和油箱。所述的气管进气口与气源相通,所述的气管出气口与气缸的进气口相通。所述的气管上固定连接有气动换向阀。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与油缸的活塞杆固定相连。所述的油缸活塞杆在气缸活塞杆的带动下,作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的油缸的进油口与油箱相通,所述的油缸的出油口与润滑管道相通。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无需马达,就能实现对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的连续无故障润滑,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润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润滑系统由马达、过滤器、换向阀等部件组成。现有的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润滑系统的工作过程是:启动马达,润滑油经过滤器、换向阀进入润滑管道,对链条进行润滑。正常运行中由于马达连续运转,出现超温,马达损坏频率高。而一旦链条没有充足的润滑油,链条与导轨之间摩擦增大,导致链条卡死。为解决这一问题,需频繁更换马达保证润滑系统正常,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润滑装置,该横拉链条润滑装置无需马达,就能实现对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的连续无故障润滑,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润滑装置,包括气管、气缸、油缸和油箱。所述的气管进气口与气源相通,所述的气管出气口与气缸的进气口相通。所述的气管上固定连接有气动换向阀。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与油缸的活塞杆固定相连。所述的油缸活塞杆在气缸活塞杆的带动下,作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的油缸的进油口与油箱相通,所述的油缸的出油口与润滑管道相通。
[0005]具体地说,首先,气源为气缸提供驱动气体,用于驱动气缸活塞杆作上下往复运动。气管用于将气源中的气体引入到气缸中。气动换向阀用于改变气管中气体压力作用的方向,进而改变气缸活塞杆的运动方向。其次,因为气缸活塞杆与油缸活塞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气缸活塞杆作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油缸活塞杆作上下往复运动。再次,油缸活塞杆作上下往复运动,向上运动时能够使油箱中的润滑油经吸油管进入到油缸缸筒中,向下运动时能使油缸缸筒中的润滑油经排油管排出到润滑管道中。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油缸的进油口通过吸油管与油箱相通,出油口通过排油管与润滑管道相通。吸油管和排油管是润滑油的运输管道。
[0007]所述的吸油管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的排油管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通过在吸油管上设置第一单向阀,可以保证润滑油只能从油箱流向油缸缸筒,防止润滑油回流。通过在排油管上设置第二单向阀,可以保证润滑油只能从油缸缸筒流向润滑管道,防止润滑油回流。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气缸的缸筒和油缸的缸筒通过固定支架固定相连。
[000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气缸、气动换向阀和油缸,将油箱中的润滑油传输到润滑管道上,对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进行润滑。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中无需使用马达,因此,解决了现有的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润滑系统马达损坏频繁的难题, 既节约了维修费用和停机时间,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
[0012]1、气管,2、气动换向阀,3、气缸,4、油缸,5、吸油管,6、排油管,7、第一单向阀,8、
第二单向阀,9、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的一种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润滑装置,包括气管1、气缸3、油缸4和油箱9。所述的气管I进气口与气源相通,所述的气管I出气口与气缸3的进气口相通。所述的气管I上固定连接有气动换向阀2。所述的气缸3的活塞杆与油缸4的活塞杆固定相连。所述的油缸4活塞杆在气缸3活塞杆的带动下,作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的油缸4的进油口与油箱9相通,所述的油缸4的出油口与润滑管道相通。因为气缸和油缸不易损坏,所以,这不仅保证了对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的润滑,还解决了现有润滑系统马达频繁损坏而导致润滑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难题。
[0015]具体地说,首先,气源为气缸3提供驱动气体,用于驱动气缸3活塞杆作上下往复运动。气管I用于将气源中的气体引入到气缸3中。气动换向阀2用于改变气管I中气体压力作用的方向,进而改变气缸3活塞杆的运动方向。其次,因为气缸3活塞杆与油缸4活塞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气缸3活塞杆作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油缸4活塞杆作上下往复运动。再次,油缸4活塞杆作上下往复运动,向上运动时能够使油箱9中的润滑油经吸油管5进入到油缸4缸筒中,向下运动时能使油缸4缸筒中的润滑油经排油管6排出到润滑管道中。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油缸4的进油口通过吸油管5与油箱9相通,出油口通过排油管6与润滑管道相通。吸油管5和排油管6是润滑油的运输管道。
[0017]所述的吸油管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单向阀7,所述的排油管6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单向阀8。通过在吸油管5上设置第一单向阀7,可以保证润滑油只能从油箱9流向油缸4缸筒,防止润滑油回流。通过在排油管6上设置第二单向阀8,可以保证润滑油只能从油缸4缸筒流向润滑管道,防止润滑油回流。
[0018]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气缸3的缸筒和油缸4的缸筒通过固定支架固定相连。
[001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工作过程为:
[0020]( I)气源中的气体通过气管I及气动换向阀2进入到气缸3中,驱动气缸3活塞杆向上运动。
[0021](2)气缸3活塞杆带动油缸4活塞杆向上运动,与打气筒向上吸气的原理相同,当油缸4活塞杆向上运动时,油箱中的润滑油会经进油管5及第一单向阀7被吸入到油缸4缸筒中。
[0022](3)气动换向阀2改变气体压力的作用方向,驱动气缸3活塞杆向下运动。
[0023](4)气缸3活塞杆带动油缸4活塞杆向下运动,与打气筒向下往轮胎内充气的原理相同,当油缸4活塞杆向下运动时,油缸4缸筒中的润滑油会经排油管6及第二单向阀8排出至润滑管道中,对横拉链条进行连续不断的润滑。
[002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I)、气缸(3)、油缸(4)和油箱(9); 所述的气管(I)进气口与气源相通,所述的气管(I)出气口与气缸(3)的进气口相通;所述的气管(I)上固定连接有气动换向阀(2); 所述的气缸(3)的活塞杆与油缸(4)的活塞杆固定相连;所述的油缸(4)活塞杆在气缸(3)活塞杆的带动下,作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的油缸(4)的进油口与油箱(9)相通,所述的油缸(4)的出油口与润滑管道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4)的进油口通过吸油管(5)与油箱(9)相通,出油口通过排油管(6)与润滑管道相通, 所述的吸油管(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单向阀(7),所述的排油管(6)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单向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线横拉链条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3)的缸筒和油缸(4)的缸筒通过固定支架固定相连。
【文档编号】F16N7/30GK204042387SQ201420440297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6日
【发明者】张勋吉 申请人: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