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泄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529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排气泄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压调节器,尤指一种排气泄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如用于血压计中的排气泄压装置,主要是利用一可活动的阀件抵顶于一内部容置有气体的容器上,即该容器的泄压出口;通过阀件与泄压出口的间距大小,来控制所欲排气的排气量,进而可调节该容器内的气体压力,以作为如血压的量测等。

而传统的排气泄压装置,其阀件在与上述泄压出口相脱离或接触时,阀件的作动方式是采直线行进。意即阀件与出口间在各部位的间距上,保持等距关系;也就是当阀件脱离泄压出口的临界点时,所形成的间距即围绕于泄压出口周缘与阀件之间,故所形成的间距范围也较大、所能排出的气体量相对也较大,因此较难掌控更细微的排气微调动作,以致在排气的微调性能上无法进一步地突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排气泄压装置,其是透过摆动的方式控制上述阀件与泄压出口间的作动关系,从而达到排气微调以及慢速排气之目的。

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泄压装置,包括一具有作动空间的载体、以及一设于作动空间内的作动件;其中,载体上还设有一与作动空间相连通的阀嘴,而作动件则包含一轴心、以及一相对轴心作摆动而控制与阀嘴间之间距的阀塞。通过阀塞以摆动的方式而在与阀嘴间产生间距时,所述间距会因为阀塞与轴心的相对距离而改变,以利用所述间距较远离轴心的位置可先提供微量的排气,来达到上述之目的。

优选地,上述载体上设有一结合孔,该阀嘴则组设于该结合孔上。

优选地,上述阀嘴具有一延伸至该作动空间的阀口。

优选地,上述作动件之轴心的中心位置相对于该阀口的端面是偏向于该阀嘴一侧。

优选地,上述轴心的中心位置与该阀口的端面间形成一偏位量,且所述偏位量的范围在0.5mm以内。

优选地,上述偏位量的范围在0.1~0.2mm以内。

优选地,上述作动件更具有一与该轴心相枢设的基部、以及一控制该阀塞以该轴心作摆动并调整该阀塞与该阀嘴间之间距的驱动部,且该驱动部是与该基部连接。

优选地,上述驱动部为一磁性组件,并透过一电压组件作电磁感应。

优选地,上述驱动部具有一第一磁极与一第二磁极,而该电压组件则为一线圈。

优选地,上述阀塞具有一由该驱动部延伸的阀臂、以及一设于该阀臂上的阀套。

优选地,上述阀臂相对于该阀套之间是凹设有一间隙,且该间隙与该阀嘴相对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呈密闭时之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慢速排气之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3是图2之a部分放大详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快速排气之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呈密闭时之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慢速排气之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7是图6之a部分放大详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快速排气之内部构造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载体1

作动空间10结合孔100

阀嘴11阀口110

作动件2

轴心20基部200

阀塞21阀臂210

阀套211间隙212

驱动部22第一磁极220

第二磁极221

电压组件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揭露本发明之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之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请参阅图1,是为本发明呈密闭时之内部构造示意图。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排气泄压装置,用以连接一内部容置有气体的容器(图略),并通过控制阀口的开启与否来调节该容器内的气体压力。该排气泄压装置是包括一载体1、以及一设于该载体1的作动件2;其中:

该载体1主要是具有一作动空间10,该作动空间10用以供上述作动件2设置于其上,以供该载体1能承载上述作动件2并供作动件2于该作动空间10内进行预设的活动。此外,该载体1上还设有一与该作动空间10相连通的阀嘴11,在本发明所举实施例中,该载体1上是设有一结合孔100,以供该阀嘴11组设于该结合孔100上。而该阀嘴11即用以连通至上述内部容置有气体的容器,并具有一延伸至作动空间10的阀口110;当欲降低所述容器内的气体压力时,所述容器内的气体可通过该阀嘴11并由其阀口110进行排气,以便于泄压。

该作动件2是设于上述载体1之作动空间10内,以于该作动空间10内进行预设的活动;所谓预设的活动,是指通过外部的控制(图略),使该作动件2能控制阀嘴11之阀口110的开启与否,来调节该容器内的气体压力。该作动件2是包含一轴心20、以及一相对该轴心20作摆动的阀塞21;更详细地,该作动件2还可以具有一与该轴心20相枢设的基部200、以及一与该基部200连接的驱动部22,该驱动部22通过外部的控制,即可透过如位移的方向及位移量等方式,来控制阀塞21以轴心20作摆动并进而调整阀塞21与阀嘴11间之间距,藉以透过所述间距的大小来控制排气量。

承上,在本发明所举之实施例中,该驱动部22可透过一电压组件3的正、反向电压而作左、右方向的偏摆位移,且该驱动部22可为一磁性组件而具有一第一磁极220与一第二磁极221,而该电压组件3则可为一线圈以与该驱动部22作电磁感应。当该电压组件3通以正向电压时,因线圈产生的磁极可与磁性组件间利用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使该驱动部22朝向一侧偏移,且因驱动部22与基部200连接而使该驱动部22的偏移亦能相对于轴心20作偏摆,并顺势带动阀塞21进行前述预设的活动;反之,当该电压组件3通以反向电压时,因线圈产生另一磁极即可使该驱动部22朝向另一侧偏移。

此外,该阀塞21还可具有一由该驱动部22延伸的阀臂210、以及一设于该阀臂210上的阀套211,该阀套211可由如橡胶等材质制成,并用以相对抵顶于阀嘴11之阀口110上,以透过橡胶与阀口110的接触而形成密闭状态,即如图1所示。更进一步地,该阀臂210相对于阀套211之间是凹设有一间隙212,且该间隙212与阀嘴11之阀口110相对应;故当该阀套211抵顶于阀口110上时,该阀套211因受阀口110的挤压所产生的变形量,可由间隙212提供相对应的变形空间,避免阀套211因受阀口110的挤压所产生的变形部位,会集中于阀口110周围处而影响可控制调节的排气量及其排气范围。

是以,通过上述之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发明排气泄压装置。

据此,如图2及图3所示,当欲控制阀塞21由图1的密闭状态改为排气状态时,该作动件2可通过驱动部22来控制阀塞21的摆动方向为脱离与阀嘴11之阀口110间的接触、同时与该阀口110间产生些微的间距s,以供所述容器内的气体可由该间距进行排气。其中,由于该作动件2之阀塞21是以轴心20作摆动而产生所述间距s,故阀塞21在与阀口110脱离时,该阀口110与阀塞21间较远离轴心20的一侧会先形成所述间距s,也是所述间距s的最大值;而该阀口110与阀塞21间较邻近轴心20的一侧,则仍会使阀塞21与阀口110维持一定程度的接触关系,亦即所述间距s的最小值。换言之,在本发明所指慢速排气的状态下,所述间距s并非呈等距关系,会因为阀塞21是以轴心20作摆动而视与轴心20的相对距离而改变,即阀口110上愈远离轴心20的位置,与阀塞21间形成的间距s愈大;反之愈小。通过上述特性,可进一步微调阀口110与阀塞21间的间距s,使得阀塞21可将所述间距s为斜开的状态,进而让所述容器内的气体仅由间距s较大的一侧进行排气,如此即可进一步减小排气量,达到微调以及慢速排气之目的。

再者,如图4所示,当欲快速排气时,仅需持续提供阀塞21远离阀口110,即可使所述间距s加大,进而增加排气量而达到快速排气之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3所示,为了使阀塞21可更紧密地与阀口110接触,该作动件2之轴心20的中心位置o由该阀口110的端面划分一水平位置后,是较偏向于阀嘴11一侧。即轴心20的中心位置o与阀口110的端面并不在同一水平位置上,而是高于前述水平位置并会与阀口110较邻近的一侧形成一夹角θ,所述夹角θ可作为间距s于慢速泄气时之控制,夹角θ设置愈大,间距s也愈大;其中,较佳的实施方式是为轴心20的中心位置o与阀口110的端面间形成一偏位量,且所述偏位量的范围约为0.5mm以内,并以0.1~0.2mm为较佳,但不以此为限。

再者,如图5至图8所示,是为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其中,该阀塞21呈一片状体而以一侧固定阀臂210上,且相对的另一侧对应该阀口110及间隙212;如此,亦可达到如上述所谓可进一步微调阀口110与阀塞21间的间距s(即如图7所示),使得阀塞21可将所述间距s为斜开的状态,进而让所述容器内的气体仅由间距s较大的一侧进行排气、并进一步减小排气量,以达到相同的微调以及慢速排气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故所有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手段等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之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