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铣床锥齿轮安装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179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置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钻铣床锥齿轮安装部件。



背景技术:

机床上通常要使用各种不同的传动零件,齿轮是这些传动零件中最常用的一种,常用的圆柱齿轮多安装在箱体的轴承座孔内,由于锥齿轮啮合时其轴线相交,直接在箱体的座孔内安装不易实现,传统的锥齿轮座结构不够合理,在机床上定位固定麻烦,调节不方便,而且安装在锥齿轮座上的锥齿轮的传动性能差,因此设计一种锥齿轮座结构简单,传动性能好,锥锥齿轮座定位准确,锥齿轮座固定方便可靠,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啮合情况调整方便的钻铣床锥齿轮安装部件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传统的锥齿轮座结构不够合理,调节不方便,锥齿轮传动性能差的缺陷,设计了一种钻铣床锥齿轮安装部件,结构简单,传动性能好,锥锥齿轮座定位准确,啮合情况调整方便。

本发明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钻铣床锥齿轮安装部件,包括锥齿轮座,所述锥齿轮座为一块水平支板和竖直支板组成的整体结构,在水平支板和竖直支板的中心位置均钻有通孔,还包括调整垫片、平键、锥齿轮轴、轴承压盖、内六角螺钉、主动锥齿轮、轴端挡圈、轴承、圆锥销、从动锥齿轮,所述齿轮轴与所述轴承配合,所述轴承即安装在所述锥齿轮座的孔内,所述轴承的端部采用所述内六角螺钉将所述轴承压盖固定于所述锥齿轮座的侧面,所述平键安装在所述锥齿轮轴的键槽内,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右端用所述内六角螺钉将所述轴端挡圈固定于所述锥齿轮轴的端部,所述主动锥齿轮安装在所述锥齿轮座的水平支板上。

所述锥齿轮座的竖直支板斜向设置。

所述轴承和所述从动锥齿轮以及所述主动锥齿轮之间安装有所述调整垫片。

所述轴承和所述从动锥齿轮以及所述主动锥齿轮之间安装有所述调整垫片。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锥齿轮座、调整垫片、平键、锥齿轮轴、轴承压盖、内六角螺钉、主动锥齿轮、轴端挡圈、轴承、圆锥销、从动锥齿轮相结合所设计的钻铣床锥齿轮安装部件,锥齿轮座的竖直支板斜向设置,结构简单,传动性能好,锥齿轮座的水平支板上加工有多个销孔和螺纹孔,锥齿轮座安装时,采用圆锥销插入销孔对锥齿轮座定位,锥齿轮座定位准确,再采用内六角螺钉将锥齿轮座与机床固定,锥齿轮座固定方便可靠,轴承和从动锥齿轮以及主动锥齿轮之间安装有调整垫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啮合情况调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各组件和附图标记分别为:1锥齿轮座;2、调整垫片;3、平键;4、锥齿轮轴;5、轴承压盖;6、内六角螺钉;7、主动锥齿轮;8、轴端挡圈;9、轴承;10、圆锥销;11、从动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钻铣床锥齿轮安装部件,包括锥齿轮座1、调整垫片2、平键3、锥齿轮轴4、轴承压盖5、内六角螺钉6、主动锥齿轮7、轴端挡圈8、轴承9、圆锥销10、从动锥齿轮11,锥齿轮座1为一块水平支板和竖直支板组成的整体结构,在水平支板和竖直支板的中心位置均钻有通孔,齿轮轴4与轴承9配合,轴承9即安装在该孔内,轴承9的端部采用内六角螺钉6将轴承压盖5固定于锥齿轮座的侧面,平键3安装在锥齿轮轴4的键槽内,从动锥齿轮11的右端用内六角螺钉6将轴端挡圈8固定于锥齿轮轴4的端部,将从动锥齿轮11压紧固定,主动锥齿轮7安装在锥齿轮座1的水平支板上,其安装方式与从动锥齿轮11的安装相似。

锥齿轮座1的竖直支板斜向设置,使得安装在其上的锥齿轮的轴线与机床上传递动力的轴线方向一致,结构简单,传动性能好。

锥齿轮座1的水平支板上加工有多个销孔和螺纹孔,锥齿轮座1安装时,采用圆锥销插入销孔对锥齿轮座1定位,锥齿轮座1定位准确,再采用内六角螺钉6将锥齿轮座1与机床固定,锥齿轮座1固定方便可靠。

轴承9和从动锥齿轮11以及主动锥齿轮7之间安装有调整垫片2,主动锥齿轮7和从动锥齿轮11的啮合情况调整方便。

本发明所公开的钻铣床锥齿轮安装部件,锥齿轮座1的竖直支板斜向设置,使得安装在其上的锥齿轮的轴线与机床上传递动力的轴线方向一致,结构简单,传动性能好,锥齿轮座1的水平支板上加工有多个销孔和螺纹孔,锥齿轮座1安装时,采用圆锥销插入销孔对锥齿轮座1定位,锥齿轮座1定位准确,再采用内六角螺钉6将锥齿轮座1与机床固定,锥齿轮座1固定方便可靠,轴承9和从动锥齿轮11以及主动锥齿轮7之间安装有调整垫片2,主动锥齿轮7和从动锥齿轮11的啮合情况调整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