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管托辊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4291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管托辊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管托辊单元,具体涉及一种滚子可均匀受力的海管托辊单元。



背景技术:

在铺管船上,因铺管作业需要,均会在船艉设置一套托管架系统,用于将海管平顺地导入海水并着落在海床上。焊接好的海管通过主动传送滚轮从船艉传送至托管架上托辊单元,经托辊单元平顺地将其传送到托管架尾部,出托管架入海水。由于海管一般由单节点管(标准长度12.2m)或双节点管(标准长度24.4m)逐根焊接而成,对于直径较大的海管而言,需要更大的弯曲半径R,才能避免海管因承受过度的拉伸内应力或挤压内应力对焊缝造成破坏。通过调节各托辊单元的高度可适应不同弯曲半径的海管。

目前船舶配套厂生产的托辊单元结构原理一般按附图1。托辊10主要由4组V形滚子11和一个公共底座12组成,托辊与托管架的立柱13通过转轴14联接,托辊10可绕转轴14在较小角度内摆动。这种托辊单元结构简单,但也存在功能上的缺陷。当弯曲半径相对较小的海管在上面传送时,中间两组V形滚子可能会与海管离空(即间隙15),处于不受力的状态。这样不仅加大了另两组滚子的荷载,降低其使用寿命,也不能对海管提供良好的支撑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海管托辊单元,能解决原托辊单元上可能有两组滚子无法与海管接触、不受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管托辊单元,其包括固定在托管架上的托辊座和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托辊座的前后两侧的托辊,所述托辊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托管架上的立柱套接的套管,所述托辊包括框架和两组呈V形布置的第一滚子,两组所述第一滚子安装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所述托辊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托辊还包括两组呈水平布置的第二滚子,两组所述第二滚子安装在所述框架内。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两组所述第二滚子分别位于两组所述第一滚子的前后两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管通过插销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柱设有多个可供插销插入的固定孔。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两组所述第一滚子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线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海管托辊单元还包括两组呈竖直布置的第三滚子,两组所述第三滚子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托辊座的左右两侧。

实施本发明的海管托辊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4组呈V形布置的滚子安装在两个托辊上,每个托辊都能在小角度范围内摆动,这样每组滚子均能与海管良好接触,受力均匀,能解决原托辊单元上可能有两组滚子无法与海管接触、不受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现有托辊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托辊单元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托辊单元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托辊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一种海管托辊单元,其包括固定在托管架3上的托辊座21和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托辊座21的前后两侧的托辊22,所述托辊座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托管架3上的立柱31套接的套管23,所述托辊22包括框架221和两组呈V形布置的第一滚子222,两组所述第一滚子222安装在所述框架221内,所述框架221的底部通过转轴24与所述托辊座21转动连接。其中,呈V形布置的第一滚子222用于支撑海管4,并将海管4限制在其构成的V型槽内。

由此,参见图4,两组托辊22用于支撑海管4时,可根据海管4的弯曲半径自适应地进行小角度摆动,以适应不同弯曲半径的海管4,保证各组滚子222均能与海管4良好接触,使各组滚子222均处于受力状态,解决原托辊单元上可能有两组滚子无法与海管接触、不受力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托辊22还包括两组呈水平布置的第二滚子223,两组所述第二滚子223安装在所述框架221内,且位于两组所述第一滚子222的前后两侧。呈水平布置的第二滚子223用于传送较小的管子或钢丝绳。

进一步,所述套管23通过插销25固定在所述立柱31上,所述立柱31设有多个可供插销25插入的固定孔32。由此,套管23可在立柱31上上下调节,调节到需要的位置后通过插销25固定。

进一步,两组所述第一滚子222以所述转轴24为中心线对称设置。这样的设计能够更好地使滚子均匀受力。

进一步,所述海管托辊单元还包括两组呈竖直布置的第三滚子26,两组所述第三滚子26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托辊座21的左右两侧。呈竖直布置的第三滚子26用于导向直径较大的海管4。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