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针式缓冲器缓冲性能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1466发布日期:2018-06-01 06:0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针式缓冲器缓冲性能的机构。



背景技术:

飞机起落架的油针式缓冲器缓冲功能主要是靠流体流过柱塞与油针杆之间的形成的细小环状间隙产生的流体阻力来实现。当支柱被压缩时,油针杆穿过柱塞的孔,形成通油环,支柱内部的油液通过通油环产生阻力,消耗能量,实现缓冲功能。缓冲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环状间隙的面积,形状。在缓冲器性能试验中,通常是调整油针杆的外形和几何尺寸,也就是调整通油环面积和形状来实现。

传统的油针式缓冲器,油针杆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安装在活塞杆上,柱塞通常是固定安装在支柱外筒的内部。油针杆的中心轴线与柱塞的中心轴线重合时能够获得最优、性质稳定的通油环,但是由于制造误差、安装误差、油针杆自身晃动(在缓冲器行程较大时或者油针杆较为细长时影响比较明显)等影响下,实际上油针杆与柱塞形成的环形油孔总是随变的,导致缓冲性能随变(理论计算极端情况性能相差2.5倍),偏离最优稳定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了通油环的变化,从而获得稳定、高效的缓冲性能,同时还能避免柱塞与油针杆接触产生的磨损,延长油针杆使用寿命的油针式缓冲器缓冲性能的机构。

一种油针式缓冲器缓冲性能的机构,包括缓冲器外筒、叉耳支座、关节轴承、螺栓连接组件、柱塞、活塞、活塞杆、密封装置、锁紧螺母和油针杆,柱塞通过关节轴承的球面、螺栓连接组件和叉耳支座连接到缓冲器外筒上,所述关节轴承通过螺栓连接组件连接到叉耳支座,叉耳支座通过螺纹连接到由缓冲器外筒上使所述柱塞可以绕缓冲器外筒自由转动,活塞设置在缓冲器外筒与活塞杆之间,密封装置设置在缓冲器外筒与活塞杆之间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油针杆位于柱塞的孔内部且一端固定在活塞杆内孔底端。

通过采取该技术手段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油针式缓冲器缓冲性能的机构通过关节轴承的连接,实现了柱塞的自由转动,通过油液通过通油环的作用,使油针杆与柱塞中心时刻具有保持重合的趋势,减少了通油环的变化,从而获得稳定、高效的缓冲性能,同时还能避免柱塞与油针杆接触产生的磨损,延长油针杆使用寿命。且能保持缓冲器通油环阻尼特性稳定,接近最优状态,缓冲性能较优,尤其是对于长行程或者油针杆较为细长的缓冲器,效果更佳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缓冲器外筒;2、叉耳支座;3、关节轴承;4、螺栓连接组件;5、柱塞;6、活塞;7、活塞杆;8、密封装置;9、锁紧螺母;10、油针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一种油针式缓冲器缓冲性能的机构,包括缓冲器外筒1、叉耳支座2、关节轴承3、螺栓连接组件4、柱塞5、活塞6、活塞杆7、密封装置8、锁紧螺母9、油针杆10;柱塞5与关节轴承3通过球面实现连接;关节轴承3通过螺栓连接组件4连接到叉耳支座2;叉耳支座2通过螺纹连接到由缓冲器外筒1上,使柱塞5可以绕缓冲器外筒1自由转动;油针杆10通过孔、轴的配合,一端固定在活塞杆7内孔底端。缓冲器运动过程中,油针杆10保持在柱塞5的孔内部。

机构实现优化缓冲性能的过程如下:当油针杆10中心轴线偏离柱塞5中心轴线后,在液体流动作用下,柱塞5通过绕关节轴承转动,中心轴线会趋于同油针杆10中心轴线重合,趋于保持通油环不变,进而保持缓冲性能稳定,接近设计最优的状态。同时,避免了油针杆10与柱塞5发生接触,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油针式缓冲器缓冲功能主要是靠流体流过柱塞与油针杆之间的形成具有一定阻尼的细小环状间隙产生的流体阻力来实现。油针杆与柱塞的轴线中心相对位置的变动会很大程度影响流体的阻力(理论计算极端情况相差2.5倍)。理想的稳定状态是任何时候,油针杆的中心轴线与柱塞的中心轴线重合,但是由于制造误差、安装误差、油针杆晃动(缓冲器行程较大或油针杆较为细长时晃动影响比较大)等影响下,中心轴线不重合,油针杆与柱塞形成的环形通油孔总是变化的,导致缓冲性能随时发生变化,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改进后的机构通过关节轴承、流动油液等的作用下,缓冲器工作过程中,使油针杆与柱塞的中心轴线时刻具有保持重合的趋势,减弱了环形通油孔随外部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化,从而获得稳定、可控、高效的缓冲性能,同时还能减少柱塞对油针杆的磨损,延长油针杆使用寿命。尤其是在长行程缓冲器中效果比较明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