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箱通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1641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齿轮箱通气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箱通气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齿轮箱通气结构,更为具体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齿轮箱通气结构。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的齿轮箱内的齿轮在高速、重载运转时,一些润滑油遇局部高温会变成气体,体积会膨胀许多倍,如果不释放压力,就会积累压力,最终冲破某处“薄弱”位置,导致泄露或事故,因此在齿轮箱上必须要设置一个通气装置。

为防止灰尘或液体等由齿轮箱的通气孔进入,通常是在齿轮箱的通气孔外设置一个用于过滤的通气装置,以在通气的同时隔绝灰尘和水等物质;但随着我国铁路技术的发展,轨道车辆运用速度越来越高,且车辆运输环境多变,现有的齿轮箱通气装置依然达不到使用的要求,齿轮箱在运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水流冲洗或冰雪覆盖而导致齿轮箱进水的现象,致使齿轮箱出现乳化、发黑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轨道车辆的齿轮箱通气结构隔绝灰尘和液流的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箱通气结构,该结构包括设置在齿轮箱通气口外的基座和罩设在所述基座的顶部和侧壁之外的罩帽;所述基座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端与所述齿轮箱通气口连通;所述罩帽的内壁与所述基座的外壁之间具有与所述空腔的顶端连通的通气间隙;在所述通气间隙内、并位于所述基座的外壁上周向设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与所述罩帽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下方具有与外界相通的环形通气道。

优选的,在所述罩帽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上方设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与所述基座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之间的通气间隙内设有用于过滤的第一填充物。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顶部与所述罩帽之间的部分通气间隙较通气间隙的其余部分窄。

优选的,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过滤的第二填充物。

优选的,在所述基座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填充物的上方连接有第一网格板,所述第一网格板与所述罩帽的顶端之间具有子腔,所述子腔与所述通气间隙连通。

优选的,在所述基座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填充物的下方设有第二网格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侧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凸台,所述第一定位凸台与所述罩帽的内壁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底端具有向外延伸的裙边结构,所述裙边结构与所述齿轮箱通气口之外的部分齿轮箱连接;基座的底部与所述裙边结构为弧面过渡。

优选的,所述罩帽的底端向外延伸出有多个用于与所述裙边连接的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罩帽的周向上两两对称分布。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齿轮箱通气结构,通过设置与齿轮箱通气口连通的基座和罩设在基座外的罩帽,以在基座与罩帽之间形成用于给齿轮箱通气的通气间隙;并在该通气间隙内的齿轮箱外壁上设置一圈第一环形凸台,从而在第一环形凸台的下方形成一圈通向外界的环形通气道。由此,当有外界流体向罩帽和基座的一侧袭来时,部分流体会进入到该侧的环形通气道中,该部分流体在第一环形凸台的阻挡下而沿着环形通气道继续向前流动、并由环形通气道的另一侧流出,由此可大幅降低外界泥沙和水进入到齿轮箱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齿轮箱通气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齿轮箱通气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座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罩帽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罩帽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基座;2、帽身;3、顶盖;4、第一网格板;5、第二填充物;6、第一填充物;7、第一环形凸台;71、第一定位凸台;72、第二定位凸台;8、第二环形凸台;9、环形通气道;10、弧面过渡;12、螺栓;13、罩帽;14、弹性挡圈;15、子腔;16、第二网格板;17、连接部;18、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齿轮箱通气结构,包括设置在齿轮箱通气口外的基座1和罩设在所述基座1的顶部和侧壁之外的罩帽13;基座1为整体向上延伸的筒状结构,基座1的底端具有向外延伸的裙边结构,裙边结构可通过螺栓12与齿轮箱通气口之外的部分齿轮箱连接;基座1的内部具有空腔18,空腔18的底端与齿轮箱通气口连通,空腔18的顶部为敞口式结构;罩帽13为具有顶盖3和帽身2的帽状结构,罩帽13的帽身2与基座1的外壁之间具有环状的间隙,罩帽13的顶盖3与基座1的顶部之间具有间隔,由此使罩帽13的内壁与基座1的外壁之间形成与空腔18的顶端连通的通气间隙;由此,当齿轮箱内因齿轮的工作而产生气压的变化时,气流便可通过该通气间隙而进入或排出齿轮箱,由此使齿轮箱内的气压得到平衡,且该过程气体的流动还可对齿轮箱形成一定程度的降温作用。

其中,再结合图3所示,在该通气间隙内、并位于基座1的外壁上周向设有环状的第一环形凸台7,第一环形凸台7与罩帽13之间具有用于通过气流的间隙,而在第一环形凸台7的下方的通气间隙内便自然的形成了一个环形通气道9,且该环形通气道9与外界连通。由此,当有外界流体(该流体可能是夹杂着风沙的气流,也可能是泥沙或水流)向罩帽13和基座1的一侧袭来时,部分流体会进入到该侧的环形通气道9中,流体进入到环形通气道9中后会冲击该侧的基座1外壁,在与基座1外壁发生冲击后流体会四散开来:绝大部分流体会向左右两侧的分流,进而沿着环形通气道9继续前流动;向下的分流会受到基座1裙边的阻挡而被带动着沿环形通气道9流动;部分向上的分流会受到第一环形凸台7的阻挡而被带动着沿环形通气道9流动。所以最终绝大部分流体都会沿着环形通气道9流动,而流动到另一侧时便由环形通气道9流出,由此可大幅降低外界泥沙和水进入到齿轮箱的几率。

另外,在罩帽13的内壁上、并位于第一环形凸台7的上方优选还设有第二环形凸台8,第二环形凸台8与基座1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用于使气流通过;由于该第二凸台设置在第一环形凸台7的对立侧,所以即便有少量的风沙或液流穿过第一环形凸台7与罩帽13之间的间隙,穿过该间隙的这部分风沙或液流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又会受到第二环形凸台8的阻挡,而S形的进气流经并不会影响进气效果,但却会对惯性较大的风沙或水流形成良好的阻隔作用。

进一步的,在第一环形凸台7与第二环形凸台8之间的通气间隙内优选还设有用于过滤进气的第一填充物6,该第一填充物6可以由过滤棉等材质制成,用于将随气流进入的沙尘或水形成吸附和过滤,进一步防止杂质进入齿轮箱。

如图1所示,基座1的顶部与罩帽13之间的部分通气间隙优选较通气间隙的其余部分窄,具体可在罩帽13的顶盖3的内侧设置一圈与基座1的顶部相对应的环形凹槽,基座1的顶部插入到该环形凹槽内、并与凹槽的底部和侧壁保留间隙,该间隙的宽度则小于基座1的侧壁与罩帽13的侧壁之间的通气间隙,由此形成一个迷宫防尘结构,进一步阻隔气流中的灰尘和液体。

还可以在空腔18内设置用于过滤的第二填充物5,该第二填充物5可以由过滤棉等材质制成,用于将随气流进入的沙尘或水形成吸附和过滤,进一步防止杂质进入齿轮箱。

进一步的,在基座1的内壁上、并位于第二填充物5的上方连接有第一网格板4,该第一网格板4的边缘嵌设在空腔18的内壁中,并通过弹性挡圈14与空腔18的侧壁接触,用于下压第二填充物5,且该第一网格板4与罩帽13的顶端之间具有子腔15,子腔15与通气间隙连通。由此,通过第一网格板4使第二填充物5的顶部与第二罩帽13的顶盖3之间形成间隔,从而使由通气间隙进入的气体先进入到子腔15中,然后再均匀的穿过第二填充物5,相较于第二填充物5充满整个空腔18的设置方式,本设计可以使第二填充物5的整体都发挥出过滤作用,因此过滤效果更佳。

在基座1的内壁上、并位于第二填充物5的下方优选设有第二网格板16,具体可以在空腔18的内壁上靠近齿轮箱通气口的位置处设置台阶结构,用于架设该第二网格板16;而第二网格板16的设置可以将第二填充物5限定在空腔内,防止其进入到齿轮箱通气口中。

结合图5和图6所示,第一环形凸台7的外侧周向优选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凸台71,第一定位凸台71与罩帽13的内壁滑动接触;在空腔18的内壁上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二凸台72,第一凸台71和第二凸台72用于对罩帽13安装到基座1的操作形成导向,方面罩帽13的定位操作。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罩帽13的底端向外延伸出有多个用于与裙边连接的连接部17,用于对罩设在基座1上的罩帽13形成固定;且多个连接部17在罩帽13的周向上两两对称分布,由此能够保证由罩帽13一侧进入的风沙和液流能够顺利的由环形通气道9的另一侧排出,不会受到连接部17的阻挡。

再参考图3,基座1的底部与裙边结构为弧面过渡10,弧面的过渡可对进入的气流形成导流的作用,将进入环形通气道9的气流引流到第一环形凸台7的正下方,接受第一环形凸台7的阻挡,且受到第一环形凸台7阻挡后的流体会形成涡流,以涡流的形式向环形通气道9的另一侧流动,并在流出环形通气道9时再次受到另一侧弧面过渡10的导流作用而顺利的从环形通气道9中流出,从而进一步阻止外界气流进入到齿轮箱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