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进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743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进气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气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进气阀。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取暖器,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需要根据燃气的种类是LP气体或NG气体,更换特定的进气阀,或更换喷嘴,使用不便;同时因NG气体的进气压力为4~7英寸,LP气体的进气压力为11英寸,导致两者进气阀的尺寸不同,需要分别开模制作,不能单模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即适用LP气体又适用NG气体的通用进气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进气阀,包括:

上部阀体,所述上部阀体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下部阀体,所述下部阀体安装于上部阀体下端,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二进气口、第三出气口和第四出气口,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第二进气口、第三出气口和第四出气口;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安装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内,且分隔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用于控制在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接入气体的气体压力达到设定压力值时,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三出气口,第二出气口、第四出气口闭合;在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接入气体的气体压力小于设定压力值时,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三出气口和第四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组,所述调节组安装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内,用于在接入气体的气体压力达到设定压力值时,自动闭合第二出气口和第四出气口,在接入气体的气体压力小于设定压力值时,自动打开第二出气口和第四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阀体于第一腔体内设置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将第一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上部、第一腔体下部,所述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连通第一腔体上部,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第一腔体下部,所述第一凸台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第一腔体上部、第一腔体下部;

所述下部阀体于第二腔体内设置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将第二腔体分隔为第二腔体上部、第二腔体下部,所述第二进气口、第三出气口连通第二腔体上部,所述第四出气口连通第二腔体下部,所述第二凸台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第二腔体上部、第二腔体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包括:

第一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设置为一弹性面板结构,安装于上部阀体与下部阀体之间,所述第一调节部分隔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调节部可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且闭合第一通孔;

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二调节部设置为一弹性面板结构,安装于第二腔体下部下端,所述第二调节部可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且闭合第二通孔;

联动件,所述联动件安装于第二通孔内,其一端连接第一调节部,另一端连接第二调节部,用于控制第一调节部、第二调节部进行同步闭合、打开通孔的动作;

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连接第一调节部,另一端连接上部阀体上端;

所述第二进气口到第一调节部下端的行程小于到第二调节部上端的行程。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组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连接第一调节部,另一端连接上部阀体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一稳定组,所述稳定组包括复位杆、固定套、磁体、第二复位弹簧和复位开关;所述固定套可拆卸安装于上部阀体上;所述复位开关设有盲孔,且可上下活动安装于固定套内;所述磁体固定于复位开关下端;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接复位开关,其一端连接固定套上端,另一端连接复位开关下端;所述复位杆设置为磁性材料,其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调节部,另一端穿过上部阀体滑动安装于盲孔内,可于盲孔内上下活动;

所述复位杆于盲孔内向上滑动,可被磁体吸附且固定于盲孔内;所述复位开关于固定套内向上滑动,可带动磁体上升,解除复位杆的吸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还包括:

上端盖,所述上端盖可拆卸安装于上部阀体上端,闭合第一腔体上部上端,所述上端盖设有穿设稳定组的通孔;

下端盖,所述下端盖可拆卸安装于下部阀体下端,并与第二调节部形成密封空间;

侧端盖,所述侧端盖可拆卸安装于上部阀体,设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一端连通第一出气口,另一端贯穿侧端盖,所述第二流道一端连通第二出气口,另一端连通第三流道一端,所述第三流道另一端连通第一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下端盖设置一测压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接入LP气体时,调节装置控制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三出气口,自动闭合第二出气口、第四出气口,减小出气量;在接入NG气体时,调节装置控制自动打开第二出气口、第四出气口,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连通第三出气口、第四出气口,增大出气量;第一,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既能用于LP气体取暖器,又能用于NG气体取暖器;第二,单模生产即可,极大地降低了成本;第三,使用者不需在更换燃气类型时更换喷嘴,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3是上部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部阀体的轴测图;

图5是下部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下部阀体的轴测图;

图7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侧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侧端盖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9,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通用进气阀,包括:

上部阀体2,所述上部阀体2设置有第一腔体222、第一进气口201、第一出气口204、第二出气口205和第一凸台207,所述第一凸台207将第一腔体222分隔为第一腔体上部202、第一腔体下部203,所述第一进气口201、第一出气口204连通第一腔体上部202,所述第二出气口205连通第一腔体下部203,所述第一凸台设有第一通孔206,所述第一通孔206连通第一腔体上部202、第一腔体下部203;本实施例将第一出气口204、第二出气口205设置于上部阀体2的同一侧;

下部阀体3,所述下部阀体3固定安装于上部阀体2下端,设置有第二腔体333、第二进气口301、第三出气口304、第四出气口305和第二凸台307,所述第二凸台307将第二腔体333分隔为第二腔体上部302、第二腔体下部303,所述第二进气口301、第三出气口304连通第二腔体上部302,所述第四出气口305连通第二腔体下部303,所述第二凸台307设有第二通孔306,所述第二通孔306连通第二腔体上部302、第二腔体下部303;

调节组,所述调节装置安装于第一腔体222、第二腔体333内,且分隔第一腔体222、第二腔体333;用于控制在第一进气口201、第二进气口301接入气体的气体压力达到设定压力值时,第一进气口201连通第一出气口204、第二进气口301连通第三出气口304,第二出气口205、第四出气口305闭合;在第一进气口201、第二进气口301接入气体的气体压力小于设定压力值时,第一进气口201连通第一出气口204和第二出气口205、第二进气口301连通第三出气口304和第四出气口305。

所述调节组包括:

第一调节部401,所述第一调节部401设置为一弹性面板结构,安装于上部阀体2与下部阀体3之间,所述第一调节部401分隔第一腔体222、第二腔体333,所述第一调节部401可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且闭合第一通孔206;

第二调节部402,所述第二调节部402设置为一弹性面板结构,安装于第二腔体下部303下端,所述第二调节部402可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且闭合第二通孔306;

联动件403,所述联动件403安装于第二通孔306内,其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调节部401,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调节部402,用于控制第一调节部401、第二调节部402进行同步闭合、打开通孔的动作;

第一复位弹簧404,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4一端连接第一调节部401,另一端连接上部阀体2上端;所述第二进气口301到第一调节部401下端的行程小于到第二调节部402上端的行程;

稳定组,所述稳定组包括复位杆405、固定套409、磁体406、第二复位弹簧408和复位开关407;所述固定套409可拆卸安装于上部阀体2上,所述复位开关407设有盲孔,且可上下活动安装于固定套409内;所述磁体406具体设置为磁铁,固定于复位开关407下端;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08套接复位开关407,其一端顶接固定套409上端,另一端顶接复位开关407下端;所述复位杆405设置为磁性材料,本实施例具体设置为铁,其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调节部401,另一端穿过上部阀体2滑动安装于盲孔内,可于盲孔内上下活动;

所述复位杆405于盲孔内向上滑动,可被磁体406吸附且固定于盲孔内;所述复位开关407于固定套409内向上滑动,可带动磁体406上升,解除复位杆405的吸附固定效果。

为减小装配难度和生产难度,上部阀体2设置一上端盖5,所述上端盖5可拆卸安装于上部阀体2上端,闭合第一腔体上部202上端,且设有穿设稳定组的通孔。

同时设置一侧端盖6和一下端盖7,所述侧端盖6可拆卸安装于上部阀体2,设有第一流道601、第二流道602和第三流道603,所述第一流道601一端连通第一出气口204,另一端贯穿侧端盖6,所述第二流道602一端连通第二出气口205,另一端连通第三流道603一端,所述第三流道603另一端连通第一流道601;本实施例的第三流道603设置为如图示的通孔,其靠近第二流道602的端部用一螺钉进行闭合;所述下端盖7可拆卸安装于下部阀体3下端,并与第二调节部402形成密封空间,并设一测压口701。

本实施例的一种通用进气阀,设定压力值为8英寸,在使用时先打开第二进气口301,若接入LP气体,由于LP气体压力为11英寸,LP气体对第一调节部401进行挤压并克服第一复位弹簧404的弹力,使第一调节部401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且闭合第一通孔206,与此同时,第二调节部402在联动件403的带动下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且闭合第二通孔306,同时,第一调节部401带动复位杆405于盲孔内上滑而被磁体406吸附并固定,使第一调节部401和第二调节部402不会因气压不稳而打开第一通孔206、第二通孔306,再打开第一进气口201,此时第一进气口201连通第一出气口204、第二进气口301连通第三出气口304。关闭取暖器时,上拉复位开关407,带动磁体406上升,而复位杆405在第一复位弹簧404的作用下不能随磁体406上升,进而解除复位杆405的吸附固定效果,在第一复位弹簧404的张力下,调节装置回复初始状态。

若接入NG气体,NG气体由第二进气口301流入,挤压第一调节部401,但由于NG气体压力为4~7英寸,不能克服第一复位弹簧404的弹力,使得第一调节部401不能闭合第一通孔206、第二调节部402不能闭合第二通孔306,再打开第一进气口201,此时第一进气口201连通第一出气口204和第二出气口205、第二进气口301连通第三出气口304和第四出气口305。

故而本实施例的一种通用进气阀具有通用性,同时不需再更换喷嘴,便于使用;且不需分别开模生产LP进气阀和NG进气阀,极大地节约了成本。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