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曲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08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曲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曲轴的平衡方式主要是全平衡布置,在曲柄臂上连接平衡块已达到平衡的目的,平衡块为扇形结构,由于全平衡布置的平衡块重量大,耗材多,制造成本高,而且惯量大造成能量损失大,不利于起动,由于全平衡布置及扇形结构导致现生产中铸造毛坯时只能布置一个砂箱一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旨在解决由发动机曲轴的平衡块重量大造成的制造成本高、惯性大不易起动,以及由于全平衡布置、平衡块呈扇形结构导致铸造毛坯时只能布置一个砂箱一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动机曲轴,所述发动机曲轴包括主轴颈,所述主轴颈包括多段同轴线间隔设置的主轴颈分段,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主轴颈分段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曲拐,所述曲拐包括曲柄、连接在所述曲柄的两端与对应侧的所述主轴颈分段之间的曲柄臂,对应每个所述曲拐的其中一个所述曲柄臂处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在远离所述曲柄的一侧并且与所述曲柄臂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配重块的两侧边与所述曲柄臂的两侧边平齐。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曲拐设置有六个。

作为一种改进,多段所述主轴颈分段、设置在两相邻的所述主轴颈分段之间的所述曲拐、对应每个所述曲拐的其中一个所述曲柄臂设置的所述配重块为一体式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曲轴包括主轴颈,该主轴颈包括多段同轴线间隔设置的主轴颈分段,在每两个相邻的主轴颈分段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曲拐,该曲拐包括曲柄、连接在曲柄的两端与对应侧的主轴颈分段之间的曲柄臂,对应每个曲拐的其中一个曲柄臂处设置有配重块,该配重块设置在远离曲柄的一侧并且与曲柄臂的延伸方向一致,该配重块的两侧边与所述曲柄臂的两侧边平齐。由于每个曲拐上只设有一个配重块节省了材料减轻了重量,能够降低生成成本,减小惯量便于起动;同时将配重块的形状、数量发生改变,在铸造毛坯时可以在一个砂箱中设置两个型腔同时铸造成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1、主轴颈,12、曲柄,13、曲柄臂,14、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图1、图2及图3可知,该发动机曲轴包括主轴颈11,该主轴颈11包括多段同轴线间隔设置的主轴颈分段,两相邻的主轴颈分段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曲拐,该曲拐包括曲柄12、连接在曲柄12的两端与对应侧的主轴颈分段之间的曲柄臂13,对应每个曲拐的其中一个曲柄臂13处设置有配重块14,该配重块14设置在远离曲柄12的一侧并且与曲柄臂13的延伸方向一致,该配重块14的两侧边与曲柄臂13的两侧边平齐。在本实施例中,曲拐设置有六个,两相邻曲拐的延伸方向之间为120°,当然也可以根据发动机的缸数设置为其它的个数。

由于每个曲拐上只设有一个配重块节省了材料减轻了重量,能够降低生成成本,减小惯量便于起动;同时将配重块14的形状、数量发生改变,在铸造毛坯时可以在一个砂箱中设置两个型腔同时铸造成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多段主轴颈分段、设置在两相邻的主轴颈分段之间的曲拐、对应每个曲拐的其中一个曲柄臂13设置的配重块14为一体式结构,通常是由铸造一体成型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曲轴包括主轴颈,该主轴颈包括多段同轴线间隔设置的主轴颈分段,在每两个相邻的主轴颈分段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曲拐,该曲拐包括曲柄、连接在曲柄的两端与对应侧的主轴颈分段之间的曲柄臂,对应每个曲拐的其中一个曲柄臂处设置有配重块,该配重块设置在远离曲柄的一侧并且与曲柄臂的延伸方向一致,该配重块的两侧边与所述曲柄臂的两侧边平齐。由于每个曲拐上只设有一个配重块节省了材料减轻了重量,能够降低生成成本,减小惯量便于起动;同时将配重块的形状、数量发生改变,在铸造毛坯时可以在一个砂箱中设置两个型腔同时铸造成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