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轴衬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71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化硅轴衬安装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轴衬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碳化硅轴衬因其具有承载负荷高、耐磨性好、高强度、耐腐蚀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领域。

请参见图1,现有的碳化硅轴衬安装结构由碳化硅轴衬1、轴2组成,碳化硅轴衬与轴采用的是微小间隙配合,由于碳化硅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为4×10-6/℃,轴一般是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不锈钢金属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为17×10-6/℃,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时轴的半径膨胀量会大于碳化硅轴衬的半径膨胀量,半径膨胀量的差值往往远大于碳化硅轴衬与轴的间隙,导致轴将碳化硅轴衬胀碎,进而导致其它零件损坏。

综上,现有的碳化硅轴衬安装结构只适用于在与室温温差较小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不适合在高温工况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硅轴衬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化硅轴衬安装结构,包括碳化硅轴衬、轴、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碳化硅轴衬的轴向两端,所述轴穿过所述定位环和所述碳化硅轴衬的内孔设置;

所述定位环分为外环部和内环部,所述内环部由所述外环部的内壁上凸起形成,所述定位环和所述轴采用相同材料所制成,所述内环部的内壁与所述轴的外壁间存有微小间隙;

所述碳化硅轴衬的外壁与所述外环部的内壁间存有微小间隙,所述碳化硅轴衬的内壁与所述轴的外壁间存有补偿间隙,以补偿高温工况下所述轴和所述碳化硅轴衬的半径膨胀量差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环和所述轴均采用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碳化硅轴衬和轴之间预留补偿间隙,能够防止高温工况下碳化硅轴衬被轴胀碎,可以在高温工况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碳化硅轴衬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碳化硅轴衬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碳化硅轴衬安装结构在高温工况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中相同或相似结构采用了相同标号。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2,一种碳化硅轴衬安装结构,包括碳化硅轴衬1、轴2、定位环3,所述定位环3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碳化硅轴衬1的轴向两端,所述轴2穿过所述定位环3和所述碳化硅轴衬1的内孔设置;

所述定位环3分为外环部31和内环部32,所述内环部32由所述外环部31的内壁上凸起形成,所述定位环3和所述轴2采用相同材料所制成,所述内环部32的内壁与所述轴2的外壁间存有微小间隙;

所述碳化硅轴衬1的外壁与所述外环部31的内壁间存有微小间隙,所述碳化硅轴衬1的内壁与所述轴2的外壁间存有补偿间隙11,以补偿高温工况下所述轴2和所述碳化硅轴衬1的半径膨胀量差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环部32和所述外环部31为一体结构。

所述内环部32的内壁与所述轴2的外壁间存有微小间隙,以及所述碳化硅轴衬1的外壁与所述外环部31的内壁间存有微小间隙中所述的“微小间隙”的取值与现有的碳化硅轴衬安装结构中碳化硅轴衬1与轴2之间的微小间隙取值相同即可。

所述碳化硅轴衬1的内壁与所述轴2的外壁间存有补偿间隙11,补偿间隙的11的取值大小等于由室温至高温工况后轴2和碳化硅轴衬1的半径膨胀量差值大小。

请参见图2至3,本实用新型在室温启动过程中通过定位环3保障碳化硅轴衬1与轴2的同轴度,在高温工况下使用时通过轴2外壁与碳化硅轴衬1内壁的微小间隙配合保障碳化硅轴衬1与轴2的同轴度。

在温度上升的过程中,由于定位环3与轴2的材料相同,所以两者会随着温度的升高产生几乎相同的膨胀量,内环部32与轴2之间的微小间隙大小基本不变,而碳化硅轴衬1内壁与轴2的外壁之间的补偿间隙11逐渐变小,最终与碳化硅轴衬1的外壁与外环部31的内壁间存有的微小间隙位置互换。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3和所述轴2均采用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碳化硅轴衬1和轴2之间预留补偿间隙11,能够防止高温工况下碳化硅轴衬1被轴2胀碎,可以在高温工况下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