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连接的防松多开口农用输水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6070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连接的防松多开口农用输水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水带,具体地说是一种方便连接的防松多开口农用输水带。



背景技术:

农用灌溉一般都是使用一种塑料材质的输水管进行农业灌溉。目前,农业灌溉用的输水管大多是用多段输水管首尾相接而成,并以此来适应不同的输水距离。由于传统的输水管只能排列成直线型,因此在使用时,也只能直线连接灌溉地点和水源。但是当灌溉地点与水源之间存在障碍物时,由于输水管内注满水后不易有大的折弯,因此只能扩大转弯半径,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连接的防松多开口农用输水带,该输水带通过在主管路上设置若干个可以连接子管路的连接管路,从而增大了使用时的灵活性。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用输水带,使用时连接方便,且能够放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连接的防松多开口农用输水带,包括主管路,所述的主管路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管路,每个所述连接管路的自由端均设置有第一接头,且工作时,至少一条连接管路处于输水状态;

当所述的连接管路处于输水状态时,所述的连接管路通过卡接套与子管路相连,所述的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筒体的圆柱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块,所述子管路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的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之间,位于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外部套设有卡接套,所述的卡接套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三筒体,所述第三筒体的前端设置有压紧板,所述第三筒体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卡接块相配合的第二卡接块,所述的压紧板将所述的第二法兰压紧在第一法兰上;

当所述的连接管路处于封堵状态时,所述连接管路的自由端设置有封堵端盖,所述的封堵端盖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第四筒体,所述第四筒体的开口端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卡接块结构相同的第三卡接块,所述第四筒体的封闭端压紧在所述的第一法兰上,且所述第四筒体的封闭端与所述的第一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的数量均为两块,且两块所述的第一卡接块和两块所述的第二卡接块均关于原点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块的配合面由第一导向面和第一定位面组成,所述的第一导向面为螺旋曲面,所述的第一定位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卡接块的配合面由第二导向面和第二定位面组成,所述的第二导向面为一与所述的第一导向面相配合的螺旋曲面,所述的第二定位面为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块的配合面由第一导向面和第一定位面组成,所述的第一导向面为螺旋曲面,所述的第一定位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卡接块的配合面由第二导向面和第二定位面组成,所述的第二导向面为一与所述的第一导向面相配合的螺旋曲面,所述的第二定位面为平面,所述第一卡接块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为Φ,所述的第二卡接块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θ,且所述的θ与Φ互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卡接块所对应的圆心角Φ的角度为80°-100°。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卡接套和封堵端盖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相邻两条连接管路之间的距离M为2m。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法兰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的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管路上设置若干个可以连接子管路的连接管路,这样输水管路便可以实现九十度转弯,增大了使用时的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连接方式,在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只需要一插一扭即可,不需要任何工具,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连接方式,由于最终的定位平面与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轴线相垂直,因此不存在松动的可能,彻底解决了放松的问题。

4、可以实现多个子管路同时灌溉,提高了灌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5为子管路与主管路连接时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封堵端盖与主管路连接时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第一接头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的C-C剖视图;

图9为卡接套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D-D剖视图;

图11为卡接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封堵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管路,11-连接管路,12-第一接头,121-第一筒体,122-第一法兰,123-密封圈,124-第一卡接块,1241-第一导向面,1242-第一定位面,2-子管路,21-第二接头,211-第二筒体,212-第二法兰,22-卡接套,221-第三筒体,222-压紧板,223-第二卡接块,2231-第二导向面,2232-第二定位面,3-封堵端盖,31-第四筒体,32-第三卡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远离主管路1的一侧为前侧。

如图1所示,一种方便连接的防松多开口农用输水带包括主管路1,所述的主管路1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管路11,所述的主管路1和连接管路11为一体结构,且其材质与现有技术中输水带的材质相同。

当需要所述的连接管路11进行输水时,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连接管路11通过卡接套22与子管路2相连。

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管路11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接头12。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的第一接头12包括呈圆柱形筒状结构且两端开口的第一筒体121,所述第一筒体12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法兰122,且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法兰122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呈圆环状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123。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筒体121的外侧圆柱面上设置有两块第一卡接块124,且两块所述的第一卡接块124关于原点对称。所述第一卡接块124的后侧面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第一导向面1241和第一定位面1242,所述的第一导向面1241为一绕所述第一筒体121轴线旋转的螺旋曲面,所述的第一定位面1242为一与所述第一筒体121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两个所述的第一导向面1241关于原点对称,两个所述的第一定位面1242关于原点对称。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卡接块124所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为Φ。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子管路2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接头12相配合的第二接头21。所述的第二接头21包括呈圆柱形筒状接头且两端开口的第二筒体211,所述第二筒体21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法兰212,所述的密封圈123被压紧在所述的第一法兰122和第二法兰212之间。

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接头12和第二接头21之间,位于所述第一接头12和第二接头21的外部套设有卡接套22。如图11所示,所述的卡接套22包括呈圆柱形筒状结构且两端开口的第三筒体221,所述第三筒体221的前端设置有环形的压紧板222,所述的压紧板222将所述的第二法兰212压紧在第一法兰122上。所述第三筒体221的后端位于所述第三筒体221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卡接块124相配合的第二卡接块223。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卡接两块的数量为两块,且两块所述的第二卡接块223关于原点对称。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卡接块223的前侧面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第二导向面2231和第二定位面2232,其中所述的第二导向面2231为一与所述的第一导向面1241相配合的螺旋曲面,所述的第二定位面2232为一与所述第三筒体221的轴向相垂直的平面。两个所述的第二导向面2231关于原点对称,两个所述的第二定位面2232关于原点对称。如图9所示,所述的第二卡接块223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θ,且所述的θ与Φ互补。

当需要连接子管路2和主管路1时,首先将所述的第一接头12插入到所述的卡接套22内,然后转动卡接套22,使所述的第二导向面2231沿所述的第一导向面1241滑动,直至所述的第一定位面1242与所述的第二定位面2232重合。所述的压紧板222将所述的第一法兰122压紧在第二法兰212上。

当不需要所述的连接管路11输水时,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的连接管路11通过封堵端盖3进行封堵。如图12所示,所述的封堵端盖3包括呈圆柱形筒状结构且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第四筒体31,所述第四筒体31的开口端位于所述第四筒体3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卡接块32,所述的第三卡接块32与所述的第二卡接块223结构和布置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第四筒体31的封闭端压紧在所述的第一法兰122上,且所述第四筒体31的封闭端与所述的第一法兰12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3。

当需要安装封堵端盖3时,首先将所述的第一接头12插入到所述的封堵端盖3内,然后转动封堵端盖3,使所述第四筒体31的封闭端压紧在所述的第一法兰122上。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接头12、第二接头21、卡接套22和封堵端盖3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优选的,采用黄铜、不锈钢或是铝合金制作而成。所述的第一接头12和连接管路11之间,以及第二接头21和子管路2之间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卡接块124所对应的圆心角Φ的角度为80°-100°。

优选的,如图2所示,相邻两条连接管路11之间的距离M为2m。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灌溉中的需要,可以是一条连接管路11连接子管路2,也可以是多条连接管路11分别连接不同的子管路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