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2600发布日期:2018-06-28 03:4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轴承座。



背景技术:

轴承座是固定轴承的配件,传统的轴承为简单的单个环形结构,对轴承的轴向固定效果不足,而转轴传动过程中会产生会对轴承座产生作用力,但轴承座不具有缓冲作用,结构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固定效果好的轴承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座,包括座体,其特征是:所述座体一端设有轴孔,座体另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定位环,定位环与座体之间通过缓冲区连接,缓冲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弧形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开口端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定位环连接,缓冲区形成置于开口端上的固定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体内放置轴承,轴孔便于供转轴的穿过,定位环用于固定作用,第一弧形部为弧形结构,且轴承座为较薄的壳体结构,则第一弧形部受力时会产生形变抵消作用力,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则第一弧形部可以增加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使缓冲区具有缓冲效果,所以当定位环与座体之间的产生作用力时,缓冲区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提高轴承座整体的结构强度,缓冲区为环形结构可以用构成固定腔,且在固定腔内可以卡合密封挡板对轴承起到轴向固定和密封保护的作用,避免轴承受外部粉尘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环包括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弹性环,弹性环向远离座体的一侧凸起呈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环的轴向截面呈圆弧形,弹性环可以增加定位环与缓冲区之间的弹性,对定位环与缓冲区之间起到进一步弹性缓冲作用,提高弹簧座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开口端的之间通过设有第二弧形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弧形部可以增加第一连接部与开口端之间的韧性,提高连接部与开口端的连接强度及其弹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腔与座体的内腔均为圆柱形结构,固定腔的内径与座体内径比值为1.3-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区与座体的壁厚相同,若固定腔的内径与座体内径比值低于1.3,则缓冲区与座体连接端的刚性较大,弹性减弱,也不便于密封挡板的安装固定,若固定腔的内径与座体内径比值高于1.3,则缓冲区与座体连接端的刚性较小,受力强度下降,所以当固定腔的内径与座体内径比值为1.3-1.4时,受力效果最好,结构强度也最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座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轴承座,包括座体1,其特征是:所述座体1一端设有轴孔2,座体1另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定位环3,定位环3与座体1之间通过缓冲区4连接,缓冲区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第一弧形部6和第二连接部7,第一连接部5与开口端连接,第二连接部7与定位环3连接,缓冲区4形成置于开口端上的固定腔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体1内放置轴承,轴孔2便于供转轴的穿过,定位环3用于固定作用,第一弧形部6为弧形结构,且轴承座为较薄的壳体结构,则第一弧形部6受力时会产生形变抵消作用力,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则第一弧形部6可以增加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7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使缓冲区4具有缓冲效果,所以当定位环3与座体1之间的产生作用力时,缓冲区4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提高轴承座整体的结构强度,缓冲区4为环形结构可以构成固定腔8,且在固定腔8内可以卡合密封挡板对轴承起到轴向固定和密封保护的作用,避免轴承受外部粉尘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环3包括与第二连接部7连接的弹性环9,弹性环9向远离座体1的一侧凸起呈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环9的轴向截面呈圆弧形,弹性环9可以增加定位环3与缓冲区4之间的弹性,对定位环3与缓冲区4之间起到进一步弹性缓冲作用,提高弹簧座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5与开口端的之间通过设有第二弧形部10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弧形部10可以增加第一连接部5与开口端之间的韧性,提高连接部与开口端的连接强度及其弹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腔8与座体1的内腔均为圆柱形结构,固定腔8的内径D与座体1内径d比值为1.3-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区4与座体1的壁厚相同,若固定腔8的内径D与座体1内径d比值低于1.3,则缓冲区4与座体1连接端的刚性较大,弹性减弱,也不便于密封挡板的安装固定,若固定腔8的内径D与座体1内径d比值高于1.3,则缓冲区4与座体1连接端的刚性较小,受力强度下降,所以当固定腔8的内径D与座体1内径d比值为1.3-1.4时,受力效果最好,结构强度也最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