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器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7978发布日期:2018-12-05 19:0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速器箱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体,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减速器箱体。



背景技术:

减速器是用于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一种传动机构。生活中减速器的应用很广泛,但是减速器往往需要长时间连续工作,很有可能导致减速器箱体内部过热,进而有可能影响其使用寿命,所以设计了这种减速器箱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速器箱体,有益效益是本箱体可以加快内部散热速率,有效较低箱体内部温度,避免箱体内部长时间过热导致减速器使用寿命降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体,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减速器箱体,包括顶壳、上壳体、螺栓、上连接块、下连接块、下圆槽、下壳体、上圆槽、电机支架、电机、凹槽、门、搅拌叶、铰链、传动杆Ⅰ、传动杆Ⅱ、圆筒、过滤网、通风孔Ⅰ、通风孔Ⅱ,本箱体可以加快内部散热速率,有效较低箱体内部温度,避免箱体内部长时间过热导致减速器使用寿命降低。

所述下壳体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焊接连有下连接块;所述上壳体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有上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下连接块上均设有螺纹孔,并且上连接块、下连接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圆槽设置在下壳体上;所述上圆槽设置在上壳体下端;所述下圆槽与上圆槽相互连通;所述顶壳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上壳体上端;所述电机支架通过焊接分别连接在上壳体、顶壳上;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电机支架上;所述顶壳与上壳体之间留有凹槽;所述通风孔Ⅱ设置在上壳体顶端,并且通风孔Ⅱ贯穿上壳体;所述通风孔Ⅰ设置在顶壳上,并且通风孔Ⅰ贯穿顶壳;所述圆筒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顶壳下端,圆筒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上壳体上,并且圆筒内部中空;所述通风孔Ⅰ通过圆筒与通风孔Ⅱ连通;所述过滤网嵌入通风孔Ⅰ内;所述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顶壳上;所述传动杆Ⅱ的一端与电机的转轴连接,传动杆Ⅱ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顶壳内壁上,并且传动杆Ⅱ上设有传动螺纹;所述传动杆Ⅰ的底端通过轴承连接在上壳体上,并且传动杆Ⅰ上设有传动螺纹;所述传动杆Ⅰ与传动杆Ⅱ配合;所述搅拌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传动杆Ⅰ上端;所述凹槽内注有冷却液。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箱体所述圆筒的材料为铝。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箱体所述传动杆Ⅰ、圆筒、过滤网、通风孔Ⅰ均设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箱体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箱体,本箱体可以加快内部散热速率,有效较低箱体内部温度,避免箱体内部长时间过热导致减速器使用寿命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箱体的顶壳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箱体的圆筒、过滤网、通风孔Ⅰ结构示意图。

图中:顶壳1;上壳体2;螺栓3;上连接块4;下连接块5;下圆槽6;下壳体7;上圆槽8;电机支架9;电机10;凹槽11;门12;搅拌叶13;铰链14;传动杆Ⅰ15;传动杆Ⅱ16;圆筒17;过滤网18;通风孔Ⅰ19;通风孔Ⅱ20。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体,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减速器箱体,包括顶壳1、上壳体2、螺栓3、上连接块4、下连接块5、下圆槽6、下壳体7、上圆槽8、电机支架9、电机10、凹槽11、门12、搅拌叶13、铰链14、传动杆Ⅰ15、传动杆Ⅱ16、圆筒17、过滤网18、通风孔Ⅰ19、通风孔Ⅱ20,本箱体可以加快内部散热速率,有效较低箱体内部温度,避免箱体内部长时间过热导致减速器使用寿命降低。

所述下壳体7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焊接连有下连接块5;所述上壳体2的左右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有上连接块4;所述上连接块4、下连接块5上均设有螺纹孔,并且上连接块4、下连接块5通过螺栓3连接;所述下圆槽6设置在下壳体7上;所述上圆槽8设置在上壳体2下端;所述下圆槽6与上圆槽8相互连通;所述顶壳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上壳体2上端;所述电机支架9通过焊接分别连接在上壳体2、顶壳1上;所述电机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电机支架9 上;所述顶壳1与上壳体2之间留有凹槽11;所述通风孔Ⅱ20设置在上壳体2 顶端,并且通风孔Ⅱ20贯穿上壳体2;所述通风孔Ⅰ19设置在顶壳1上,并且通风孔Ⅰ19贯穿顶壳1;所述圆筒17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顶壳1下端,圆筒17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上壳体2上,并且圆筒17内部中空;所述通风孔Ⅰ19通过圆筒17与通风孔Ⅱ20连通;所述过滤网18嵌入通风孔Ⅰ19内;所述门12通过铰链14活动连接在顶壳1上;所述传动杆Ⅱ16的一端与电机10的转轴连接,传动杆Ⅱ1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顶壳1内壁上,并且传动杆Ⅱ 16上设有传动螺纹;所述传动杆Ⅰ15的底端通过轴承连接在上壳体2上,并且传动杆Ⅰ15上设有传动螺纹;所述传动杆Ⅰ15与传动杆Ⅱ16配合;所述搅拌叶 1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传动杆Ⅰ15上端;所述凹槽11内注有冷却液。使用本装置时,打开门12,然后将冷却液倒入凹槽11内,最后打开电机10,当减速箱工作温度上升时,减速箱内部的热气会通过通风孔Ⅱ20、圆筒17、通风孔Ⅰ 19流出外界,同时由于圆筒17的材料为铝,传热性较好,所以当热气流经圆筒 17时,冷却液吸收圆筒17的温度,进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由于减速器箱体长时间不动,所以冷却液也不会流动,有可能导致冷却液受热不均,影响其吸热效果的情况发生,打开电机10,电机带动传动杆Ⅱ16转动进而带动传动杆Ⅰ 15转动,传动杆Ⅰ15带动搅拌叶13转动,使凹槽11内部的冷却液搅动,使其受热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圆筒17的材料为铝。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传动杆Ⅰ15、圆筒17、过滤网18、通风孔Ⅰ19均设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装置时,打开门12,然后将冷却液倒入凹槽11内,最后打开电机10,当减速箱工作温度上升时,减速箱内部的热气会通过通风孔Ⅱ20、圆筒17、通风孔Ⅰ19流出外界,同时由于圆筒17的材料为铝,传热性较好,所以当热气流经圆筒17时,冷却液吸收圆筒17的温度,进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由于减速器箱体长时间不动,所以冷却液也不会流动,有可能导致冷却液受热不均,影响其吸热效果的情况发生,打开电机10,电机带动传动杆Ⅱ16转动进而带动传动杆Ⅰ15转动,传动杆Ⅰ15带动搅拌叶13转动,使凹槽11内部的冷却液搅动,使其受热均匀。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