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1173发布日期:2020-10-17 01:0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组件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干式离合器包括离合器盖总成和离合器从动盘总成,离合器从动盘总成上设有干式摩擦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摩擦片与离合器盖总成之间会产生摩擦。尤其是用于工况极其恶劣的车辆上或摩擦片与盖总成之间长时间处于半联动状态,摩擦片与盖总成之间长时间处于摩擦状态,摩擦过程中瞬间会产生高温,因此很容易烧片;另外,摩擦片与离合器盖总成之间在高温状态下的摩擦会导致摩擦片的磨损加快,因此现有结构的离合器在工况极其恶劣的车辆上或摩擦片与盖总成之间长时间处于半联动状态使用时,一旦烧蚀,离合器必须报废更换,频繁更换离合器不仅大大降低了车辆的工作效率,而且增加了车辆的使用成本。湿式离合器利用油液冷却摩擦表面,这种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因滑磨而产生的热量可随时被冷却油液走,从而有效地控制摩擦表面的温度,还能显著减少摩擦表面的磨损。因此,湿式离合器工作性能稳定,长期使用后压紧力和摩擦系数均变化不大,它多用在作业负荷大、操纵频繁的摩擦式换档变速系统中。为此,提出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以克服现有的问题,其能够保证离合器更加平稳的运行,且能够对其产生较好的降温效果,以延长离合器的使用时间,提高离合器冷却降温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包括卡接头、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调节件及固定底座,所述卡接头左端均匀设有若干卡接柱,所述卡接头右端设有压盘,所述压盘右端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右端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右侧外端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右侧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底端设有固定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销钉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有离合器内毂一,所述离合器内毂一内部左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卡环,两个卡环之间固定设有离合器输入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离合器内毂二,所述离合器内毂二内部右端上方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液室,所述冷却液室下方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左侧设有从动轴,所述冷却液室内端分别设有出液泵,所述出液泵底端设有阀门一,所述阀门一底端设有冷却管一,所述冷却管一延伸至所述主动轴内腔,所述冷却管一外端延伸出冷却管二,所述冷却管一左端设有阀门二,所述冷却管一通过所述阀门二连接有冷却管三,所述冷却管三贯穿所述从动轴设有阀门三,所述阀门三连接有冷却管四,所述冷却管四通过阀门四延伸至所述冷却液室内,所述冷却管四顶端连接有吸液泵。

进一步,所述卡环右端分别设有离合器压片,所述离合器压片内均匀设有若干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之间分别设有钢片,所述离合器压片底端分别设有离合器输出毂,所述离合器输出毂右侧分别设有离合器碟片弹簧。

进一步,所述从动轴左端通过固定架与所述离合器输入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冷却液室内侧分别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左端分别设有紧固螺栓,所述定位销内侧分别设有减震弹簧圈,所述减震弹簧圈内侧分别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右侧分别设有防潮片。

进一步,所述从动轴外端分别设有散热片。

进一步,所述出液泵、阀门一、阀门二、阀门三及阀门四皆由外端设置的控制端直接控制。

进一步,所述卡接柱右端设为卡接块,所述卡接柱左端设为螺纹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在离合器内部采用湿式降温的工作方式,解决了离合器的高温烧蚀的问题,实现了离合器的无磨损工作方式,大大延长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车辆的工作效率,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通过减震系统起到减震及缓冲的效果,可有效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对离合器的影响,保证离合器工作的稳定性,提高驾驶员的驾驶舒适体验。

2、本技术方案在整个离合器内部贯穿设置冷却管,在出液泵及吸液泵的作用下将冷却液室的冷却液经由个阀门及冷却管在离合器内流过,在冷却液流动过程中,将离合器内部热量带至冷却液室内,在运行过程中热量散失,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

3、本技术方案在离合器内腔及其外端分别设置散热片及导热片,能够加速将离合器内腔的冷却管道中未转移的热量导出,在气缸罩壳外壁设置的散热板可进一步导出散发气缸内腔的热量,并能对冷却液室内的液体进行降温操作,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的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的b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的c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的冷却液室及其冷却液循环散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卡接柱、2为卡接头、3为压盘、4为第一壳体、41为离合器内毂一、42为卡环、43为离合器输入盘、44为离合器压片、45为摩擦片、46为钢片、47为离合器输出毂、48为离合器碟片弹簧、5为销钉、6为第二壳体、7为调节件、8为固定底座、9为离合器内毂二、91为冷却液室、92为出液泵、93为阀门一、94为冷却管一、95为主动轴、96为冷却管二、97为阀门二、98为冷却管三、99为从动轴、910为固定架、911为阀门三、912冷却管四、913为阀门四、914为吸液泵、915散热片、916为紧固螺栓、917为定位销、918为减震弹簧圈、919为缓冲层、920为防潮片、10为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包括卡接头2、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6、调节件7及固定底座8,卡接头2左端均匀设有若干卡接柱1,卡接头2右端设有压盘3,压盘3右端设有第一壳体4,第一壳体4右端设有第二壳体6,第二壳体6右侧外端设有导热板10,导热板10右侧设有调节件7,调节件7底端设有固定底座8。

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6通过销钉5固定连接,利用销钉5建立起第一壳体4及第二壳体6之间的联系,拆下销钉5可直接打开第一壳体4及第二壳体6,便于对离合器内部零件进行检测及维修。

第一壳体4内部设有离合器内毂一41,离合器内毂一41内部左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卡环42,两个卡环42之间固定设有离合器输入盘43,离合器内毂一41为离合器转动及摩擦作用提供制成装置,离合器输入盘43能对离合器信号输入及装置运行提供信号控制及硬件支撑。

第二壳体6内设有离合器内毂二9,离合器内毂二9内部右端上方两侧分别设有冷却液室91,冷却液室91下方设有主动轴95,主动轴95左侧设有从动轴99,冷却液室91内端分别设有出液泵92,出液泵92底端设有阀门一93,阀门一93底端设有冷却管一94,冷却管一94延伸至主动轴95内腔,冷却管一94外端延伸出冷却管二96,冷却管一94左端设有阀门二97,冷却管一94通过阀门二97连接有冷却管三98,冷却管三98贯穿从动轴99设有阀门三911,阀门三911连接有冷却管四912,冷却管四912通过阀门四913延伸至冷却液室91内,冷却管四912顶端连接有吸液泵914,冷却液室91置于离合器右侧,利用出液泵92可将冷却液室91内的冷却液压进冷却管一94内,冷却液在冷却管一94内运行可分流到冷却管二96内,对主动轴95的边缘区域进行降温作业,冷却液经过冷却管三98后经由冷却管四912在吸液泵914的回吸作用下,将运行于离合器内部的冷却液吸回冷却液室91内,实现冷却液循环回流,在其运行过程中对离合器转动轴及其内部零部件进行降温处理。

卡环42右端分别设有离合器压片44,离合器压片44内均匀设有若干摩擦片45,摩擦片45之间分别设有钢片46,离合器压片44底端分别设有离合器输出毂47,离合器输出毂47右侧分别设有离合器碟片弹簧48,摩擦片45与钢片46相间分布,形成摩擦片组,摩擦片组安装于离合器压片44上方,离合器压片44与卡环42接触,离合器输出毂47内设有离合器活塞,通过离合器活塞抵住摩擦组件,使得摩擦片45与钢片46不易松动,离合器输入盘33通过卡环32与离合器内毂一31内壁固定连接,离合器输入盘33的轴端与动力装置连接,离合器输入盘33带动离合器内毂一31转动,从而带动与离合器压片4连接的摩擦片45转动。

从动轴99左端通过固定架910与离合器输入盘43固定连接,从动轴99通过固定架910与离合器输入盘43建立连接,便于离合器内毂二9对离合器内毂1建立支撑及控制装置,利于离合器中各个部件的联系。

冷却液室91内侧分别设有定位销917,定位销917左端分别设有紧固螺栓916,定位销917内侧分别设有减震弹簧圈918,减震弹簧圈918内侧分别设有缓冲层919,缓冲层919右侧分别设有防潮片920,通过减震弹簧圈918及缓冲层919形成的减震系统起到减震及缓冲的效果,可有效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对离合器的影响,保证离合器工作的稳定性,提高驾驶员的驾驶舒适体验,防潮片920可将离合器内部的湿气收集起来,避免引起零部件锈蚀及老化。

从动轴99外端分别设有散热片915,导热片915能够加速将离合器内腔的冷却管道中未转移的热量导出,提高散热系统的工作效率,配合在气缸罩壳外壁设置的散热板10可进一步导出散发气缸内腔的热量,并能对冷却液室91内的液体进行降温操作,提高散热效率。

出液泵92、阀门一93、阀门二97、阀门三911及阀门四913皆由外端设置的控制端直接控制,能直接调节各个阀门及冷却管内冷却液的流速及大小,且能通过各阀门及流速大小检测各冷却管的流通状态,以便检查冷却管是否导通,保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

所述卡接柱1右端设为卡接块,卡接柱1左端设为螺纹柱,便于卡接住离合器的安装及铰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湿式离合器,预先设计并输入各阀门及液泵的工作参数,利用卡接柱1及固定底座8将其固定安装于指定位置处,离合器压片44及其组件在控制端的信号作用下正常运行,在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滞留于离合器内部,打开出液泵92可将冷却液室91内的冷却液压进冷却管一94内,冷却液在冷却管一94内运行可分流到冷却管二96内,对主动轴95的边缘区域进行降温作用,冷却液经过冷却管三98后经由冷却管四912在吸液泵914的回吸作用下,将运行于离合器内部的冷却液吸回冷却液室91内,实现冷却液循环回流,在其运行过程中对离合器转动轴及其内部零部件进行降温处理,在此期间,减震弹簧圈918及缓冲层919可起到减震及缓冲的效果,可有效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对离合器的影响,保证离合器工作的稳定性,提高驾驶员的驾驶舒适体验,延长离合器的使用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