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盖以及具备保护盖的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2867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保护盖以及具备保护盖的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被压入轴承的外轮来覆盖磁性编码器的杯状保护盖W及具备上述保 护盖的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通过去掉汽车的车轮锁来效率良好且安全地进行制动的防抱死制动系统 (AntilockBrakeSystem,简称为AB巧来说,日本平成8年(1996年)相对于汽车生产台 数的装备率为45%,而日本平成21年(2009年)时超过了 90%,现在则几乎装备于所有的 汽车。
[0003] 普及率运样高的防抱死制动系统例如W旋转速度检测装置(车轮速传感器)对各 车轮的旋转速度进行检测,W控制装置对加速度和减速度进行计算并且对车身速度和打滑 率进行推定,基于该结果来驱动致动器W对制动液压进行控制。
[0004] 在汽车的用于支撑车轮的滚动轴承(轮穀轴承)上具备上述那样的旋转速度检测 装置的轴承装置也被广泛应用,在作为旋转侧的内轮与作为固定侧的外轮的相对置面之间 的内侧安装密封部件,在该密封部件的内侧,将W固定间隔沿周向交互排列N极和S极而成 的磁性编码器安装于内轮,将用于对磁性编码器的旋转进行检测的磁性传感器W与磁性编 码器相对置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外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阳0化]运里,就像专利文献1那样的轴承装置的构成而言,泥水、带磁性的铁巧等有时会 进入到磁性编码器与磁性传感器之间,由此使得磁性编码器、磁性传感器破损或磁性编码 器的磁性特性变化。此外,由位于磁性编码器的外侧的密封部件的滑动阻力而导致轴承装 置的旋转扭矩增大。
[0006] 因此,为了解决运些问题,有下述部件:去掉上述密封部件,将W从内侧覆盖磁性 编码器的方式形成为杯状的保护盖压入到外轮的内侧的端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阳00引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241351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1-0842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W11]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2] 由于磁性编码器的磁力必须贯穿像专利文献2那样的保护盖而传导至磁性传感 器,因此保护盖的材质原则上来说必须是非磁性的,而且除此W外还要求耐蚀性。因此,作 为保护盖的材料,通常使用作为W铭儀系为主成分的奥氏体系不诱钢钢材的SUS304。而且, 保护盖通常是由SUS304板材通过冲压加工而成型的。
[0013]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由市售的常规组成的SUS304板材进行冷冲压加工来形成所期 望形状的保护盖时,发现由于加工诱导马氏体相变而导致从奥氏体变为马氏体的部分较 多。
[0014] 运里,马氏体组织为磁化的组织,因此在使用发生了加工诱导马氏体相变的部分 较多的保护盖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扰乱磁性编码器与磁性传感器之间的磁场而给检测精度 带来不良影响。
[0015] 另外,在发生了加工诱导马氏体相变的情况下,只要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化热处 理)就会返回至奥氏体,但是进行固溶处理时会增加成本,并且加热时所产生的尺寸变化 有时也会成为问题。
[0016] 因此,可W说在由奥氏体系不诱钢制板材通过冷冲压加工形成杯状保护盖时,优 选使用没有W该状态直接发生了加工诱导马氏体相变的部分的材料或者略有发生了上述 相变的部分的材料。
[0017] 于是,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所想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W由奥氏体系不诱钢制板 材通过冷冲压加工进行了成型的状态直接难W磁化、易于满足与剩余磁性特性相关的规格 要求的保护盖。
[0018]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9] 本申请的发明人对W铭儀系为主成分的奥氏体系不诱钢钢材进行了深入研究,注 意到了儀相对于总重量的含量。并且,W得到下述保护盖为目的,对冲压加工后的保护盖进 行与剩余磁性特性相关的评价研究,由此完成了本发明,所述保护盖一边抑制作为高价金 属的儀的含量,一边将儀含量增加至比市售的SUS304中的儀的常规含量高,由此能够W通 过冷冲压加工形成杯状保护盖的状态直接充分地满足与剩余磁性特性相关的规格要求。
[0020] 目P,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保护盖是在具备内轮、外轮、轴承、磁性编码器W 及磁性传感器的轴承装置中W覆盖所述磁性编码器的方式被压入所述外轮、夹在所述磁性 编码器与所述磁性传感器之间的杯状保护盖,所述内轮在外周面形成有内轮轨道面,所述 外轮在内周面形成有外轮轨道面,所述轴承具有在所述内轮轨道面与所述外轮轨道面之间 滚动的滚动体,所述磁性编码器位于所述轴承的轴向的一个端部并固定在所述内轮上、并 且是将N极与S极W固定间隔沿周向交互排列而成的,所述磁性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外轮上、 并且与所述磁性编码器的磁极相对置并用于对所述磁性编码器的旋转进行检测,所述保护 盖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是由含有8. 5重量%~13重量%的儀的奥氏体系不诱钢制板材 通过冷冲压加工而成型的。
[0021] 根据运样的构成,由于由含有8. 5重量%~13重量%的儀的奥氏体系不诱钢制板 材通过冷冲压加工形成保护盖,因此W通过冷冲压加工进行了成型的状态直接作为保护盖 的材料(奥氏体系不诱钢钢),与使用了儀为常规含量(大约8重量% )的SUS304的材料 相比,剩余磁通密度大幅减小。
[0022] 因此,W通过冷冲压加工进行了成型的状态直接非常难W磁化,易于满足与剩余 磁性特性相关的规格要求。
[0023] 此外,由于不进行固溶处理,因此没有与此相应的制造成本的增加,并且由于没有 加热时所产生的尺寸变化,因此产品的成品率提高。
[0024] 本发明的轴承装置为具备上述保护盖的轴承装置。
[00对发明效果
[0026] 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发明的保护盖W及具备保护盖的轴承装置,W通过冷冲压加工 形成了保护盖的状态,由于剩余磁通密度变小,因此直接非常难W磁化,实现了易于满足与 剩余磁性特性相关的规格要求等显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备保护盖的轴承装置的纵截面图。
[0028] 图2同样是主要部分放大纵截面图。
[0029] 图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护盖;图3(a)是纵截面图;图3(b)是立体图。
[0030] 图4是对保护盖的感应面的剩余磁通密度进行测定的实验装置的构成例的正视 图。
[0031] 图5是表示表1中的儀含量与剩余磁通密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阳〇3引符号说明 阳〇3引 1 保护盖 阳〇34] 2 第1圆筒部 阳0对 3 第2圆筒部
[0036] 4 圆环部
[0037] 5 第3圆筒部 阳0測 6 圆盘部
[0039] 6A 凹处
[0040] 7 密封体
[0041] 8 磁性编码器 阳0创 9 支撑部件
[0043] 9A圆筒部
[0044] 9B 圆环部 W45] 10磁性传感器
[0046] 11轴承装置
[0047] 12 内轮 W4引 12A内轮轨道面
[0049] 13 外轮
[0050] 13A外轮轨道面 阳05U 14滚动体 阳0巧 15密封部件 阳05引 16旋转台
[0054] 17支撑具 阳化5] 18探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接着,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附图所示的 方式,包括所有满足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要件的实施方式。
[0057] 如图1的纵截面图W及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纵截面图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 轴承装置11具备:在外周面形成有内轮轨道面12A的内轮12 ;在内周面形成有外轮轨道面 13A的外轮13 ;具有在内轮轨道面12A与外轮轨道面13A之间滚动的滚动体14、14、…… 等的轴承;位于该轴承的轴向的一个端部并固定在内轮12上的磁性编码器8 ;固定在外轮 13上的与磁性编码器8的磁极相对置并用于对磁性编码器8的旋转进行检测的磁性传感器 10 ;W覆盖磁性编码器8的方式被压入外轮13、夹在磁性编码器8与磁性传感器10之间的 杯状保护盖1 ;W及配置在上述轴承的轴向的另一端部的密封部件15等。
[0058] 因此,上述轴承的内部被上述轴承的轴向两端部的保护盖1和密封部件15密封, 磁性编码器8收容于其内部空间,因此能够保护磁性编码器8、轴承内部不受异物等影响。
[0059] 运里,安装于作为旋转侧的内轮12的将N极和S极W固定间隔沿周向交互排列而 成的磁性编码器8W及安装于作为固定侧的外轮13的磁性传感器10构成旋转速度检测装 置。 W60] 另外,支撑部件9由圆筒部9A和从圆筒部9A的端缘向径向外方延伸的圆环部9B 构成,将N极和S极W固定间隔沿周向交互排列而成的磁性编码器8固定在圆环部9B上。 [OOW] 因此,由于将圆筒部9A外嵌于内轮12,因此磁性编码器8隔着支撑部件9固定在 内轮12上,因而磁性编码器8与内轮12 -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