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07091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一旋转轴部31的外径小。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轴部31与太阳辊33形成为一体。但是,第一旋转轴部31也可与太阳辊33分体构成。
[0035]在第一旋转轴部31的外周面与第一外壳21的轴承保持部211之间设有第一轴承
24。第一轴承24相对于第一旋转轴部31位于径向外侧。第一旋转轴部31被第一轴承24支承为相对于第一外壳21能够旋转。由此,第一旋转体3被外壳2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第一轴承24例如为球轴承。也可采用除球轴承之外的各种轴承机构作为第一轴承24。
[0036]第二旋转体4包括第二旋转轴部41、行星架部42以及多个行星辊43。第二旋转轴部41的直径比第一旋转轴部31的直径大。由此,能够分别增加第二旋转轴部41在径向上以及在轴向上的耐负荷。行星架部42包括第一行星架421、多个行星轴部422以及第二行星架423。第二旋转轴部41呈中心轴线Jl位于其中心位置的大致圆筒状或大致圆柱状。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旋转轴部41呈大致圆柱状。第二旋转轴部41从第二外壳22的内部朝向下方延伸。第二旋转轴部41的末端朝向外壳2的外侧突出。换言之,第二旋转轴部41在轴向上,在与第一旋转轴部31相反的一侧从外壳2突出。第二旋转轴部41为输出驱动力的输出轴。第一旋转轴部31从外壳2朝向轴向的一侧突出,即朝向输入侧突出。第二旋转轴部41从外壳2朝向轴向的另一侧突出,即朝向输出侧突出。行星架部42配置于外壳2内。
[0037]第一行星架421呈中心轴线Jl位于其中心位置的大致圆板状。第一行星架421位于多个行星辊43的下方,即位于输出侧。第二旋转轴部41的上端与第一行星架421连接。第二行星架423位于多个行星辊43的上方,即位于输入侧。换言之,第一行星架421位于多个行星辊43的轴向的一侧。第二行星架423位于多个行星辊43的轴向的另一侧。第二旋转轴部41、第一行星架421以及第二行星架423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同轴配置。
[0038]第一行星架421从下方支承多个行星轴部422。第二行星架423从上方支承多个行星轴部422。多个行星轴部422在太阳辊33的径向外侧沿周向呈等角度间隔配置。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三个行星轴部422沿周向以120°间隔排列。在图1中,只示出多个行星轴部422中的一个行星轴部422。行星辊43也同样。也就是说,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三个行星辊43沿周向以120°间隔配置。
[0039]多个行星轴部422分别呈朝着沿中心轴线Jl的方向的大致圆柱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行星轴部422与中心轴线Jl平行。多个行星轴部422彼此具有相同的形状且相同的大小。另外,“沿中心轴线JI的方向”表示与中心轴线JI所朝向的轴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不必是严格意义上的与轴向平行。也就是说,各行星轴部422的中心轴线既可与中心轴线Jl平行,也可相对于中心轴线Jl只呈小角度倾斜。
[0040]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中,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多个孔425设置于第一行星架421。通过在各孔中插入有行星轴部422的下部,从而多个行星轴部422与第一行星架421连接。各行星轴部422固定成不能相对于第一行星架421旋转。各行星轴部422的从第一行星架421向上方突出的部位在轴向上位于与太阳辊33大致相同的位置。
[0041]在第一行星架421处沿周向设有多个其他孔426,所述其他孔426在行星轴部422之间沿上下方向贯通。在多个其他孔426中分别固定有连接轴部424。连接轴部424从第一行星架421向上方突出。各连接轴部424朝着沿中心轴线Jl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轴部424的个数为三个。并且,优选其他孔426的个数也与连接轴部424的个数吻合。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他孔426的个数为三个。在周向上,连接轴部424位于行星辊43之间。各行星轴部422以及各连接轴部424隔着60°间隔位于周向上。
[0042]在第二行星架423设有从下表面朝向上方凹陷的多个孔。这些孔不贯通第二行星架423。在这些孔中插入有行星轴部422的上部和连接轴部424的上部。第一行星架421与第二行星架423通过行星轴部422以及连接轴部424而连接。行星轴部422以及连接轴部424作为在轴向上将第一行星架421和第二行星架423连接的连接部发挥作用。
[0043]多个行星辊43分别在外壳2内被多个行星轴部422支承。多个行星辊43在太阳辊33的径向外侧沿周向配置。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三个行星辊43被三个行星轴部422支承。各行星辊43呈位于行星轴部422的周围的大致圆筒状。多个行星辊43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且相同的大小。
[0044]在行星辊43的内周面与行星轴部422的外周面之间设有行星轴承45。行星轴承45例如为滚针轴承。也可采用除滚针轴承之外的各种轴承机构作为行星轴承45。各行星辊43随着行星架部42中的行星轴部422的旋转,以朝着沿中心轴线Jl的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当各行星辊43旋转时,各行星辊43被行星轴承45支承为能够旋转。以下,将行星轴部422的中心轴线称为“行星中心轴线”。严格意义上,行星辊43的中心轴线与行星轴部422的中心轴线不一致,但由于实质上一致,也将行星辊43的中心轴线称作“行星中心轴线”。行星轴部422的位置由行星辊43、第一行星架421以及第二行星架423准确定位。
[0045]多个行星辊43的各自的外周面与太阳辊33的外周面接触。详细地说,在各行星辊43与太阳辊33之间存在有微小间隙。在该微小间隙中存在有被填充到外壳2内的润滑油。各行星辊43的外周面隔着润滑油的油膜与太阳辊33的外周面间接接触。
[0046]在第二旋转轴部41的外周面与第二外壳22的轴承保持部221之间设有第二轴承
25。第二轴承25位于第二旋转轴部41的径向外侧。第二旋转轴部41被第二轴承25支承为相对于第二外壳22能够旋转。由此,第二旋转体4被外壳2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第二轴承25例如为球轴承。也可采用除球轴承之外的各种轴承机构作为第二轴承25。
[0047]在第二行星架423的内周面与第一旋转轴部31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内侧行星架轴承26。第二行星架423被内侧行星架轴承26支承为相对于第一旋转体3能够旋转。反过来说,内侧行星架轴承26将包含太阳辊33的第一旋转体3支承为相对于第二行星架423能够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相对旋转。在第二行星架423的外周面与第一外壳21的圆筒部213的内周面之间配置有外侧行星架轴承27。第二行星架423被外侧行星架轴承27支承为相对于第一外壳21能够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外侧行星架轴承27通过间隙配合而被插入第一外壳21。由此,能够防止不必要的力作用到第二行星架423。外侧行星架轴承27的外圈的上端面与第一外壳21的下表面在轴向上对置。在外侧行星架轴承27的外圈的上端面与第一外壳21的下表面之间配置有环状的弹性体,即O型圈7。
[0048]通过外侧行星架轴承27,提高了第二旋转体4相对于径向负荷的刚性。通过外侧行星架轴承27以及内侧行星架轴承26提高了第一旋转体3相对于径向负荷的刚性。并且,通过内侧行星架轴承26,能够容易地提高第一旋转体3与第二旋转体4的同轴度。内侧行星架轴承26与外侧行星架轴承27在径向上重叠。准确地说,外侧行星架轴承27的至少一部分与内侧行星架轴承26在径向上重叠。由此,能够减小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的轴向尺寸。
[0049]第二行星架423为两级圆筒形状。第二行星架423包括本体部461、上方突出部462、顶板部463以及筒状部464。本体部461呈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环状,且被夹持在内侧行星架轴承26与外侧行星架轴承27之间。上方突出部462呈大致圆筒状,且从本体部461的内周部朝向上方突出。顶板部463呈环状大致平板状,且从上方突出部462的上端朝向径向内侧扩展。筒状部464呈大致圆筒状,且从顶板部463的内周缘朝向上方突出。
[0050]顶板部463覆盖内侧行星架轴承26的上部。筒状部464沿第一旋转轴部31的外周面从顶板部463的内周缘向上方延伸,即向输入侧延伸。筒状部464靠近第一旋转轴部31的外周面。行星轴部422的上部具有缺欠部位。由此,能够避免行星轴部422的上部与内侧行星架轴承26干涉。缺欠部位靠近内侧行星架轴承26的外周面或者与其接触。润滑油在外壳2内存在于内侧行星架轴承26、外侧行星架轴承27以及第二行星架423与第二轴承25之间的空间。
[0051]图2为放大示出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的局部的剖视图。内环5为中心轴线Jl位于其中心的位置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内环5配置于第二旋转体4的径向外侧。内环5包括安装部51、薄壁部52以及按压部53。安装部51为内环5的下部。安装部51呈以中心轴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