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807091阅读:来源:国知局
线Jl为中心的环状。如图1所示,安装部51的下表面与作为第二外壳22的下部的轴承保持部221的上表面接触。安装部51的上表面与第一行星架421对置。如图2所示,安装部51的外周部朝向上方,且向外方和上方延伸。
[0052]薄壁部52从安装部51的外缘部朝向上方延伸。薄壁部52呈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薄壁部52位于第一行星架421的大致径向外侧的位置。按压部53从薄壁部52的上端朝向上方延伸。按压部53也呈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薄壁部52的径向的厚度比按压部53的径向的厚度薄。第一行星架421的下表面与第二轴承25的上端之间的距离比薄壁部52的内面与第一行星架421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短。由此,能够减小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在轴向上的大小。
[0053]如图1所示,在安装部51设有从下表面朝向上方凹陷的多个销孔511。在第二外壳22的轴承保持部221也设有从上表面朝向下方凹陷的多个销孔223。在本实施方式中,销孔511、223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各自设有四个。在销孔511、223中分别插入有销224。由此,即使周向上的较大的力作用到内环5,也能够防止内环5相对于外壳2旋转。换言之,销孔223与销224成为防止内环5相对于外壳2旋转的止转部。另外,第二轴承25被松弛地嵌入到第二外壳22的轴承保持部221中。
[0054]内环5的相对于外壳2的旋转也可通过除销孔223和销224等以外的构成要素来实现。例如,也可在外壳2设置凹部,在内环5设置突起,通过凹部与突起在周向上接触来防止内环5旋转。反之,也可在外壳2设置突起,在内环5设置凹部。防止内环5相对于外壳2在周向上旋转的止转部可设置成各种方式。优选通过内环5的止转部在周向上与外壳2或与固定于外壳2的部位接触来防止内环5旋转。
[0055]如图2所示,按压部53的内周面与行星辊43的外周面接触。更为详细地说,在各行星辊43与内环5之间存在有微小间隙。在该微小间隙中存在有被填充到外壳2内的润滑油。各行星辊43的外周面隔着润滑油的油膜与按压部53间接接触。在按压部53与行星辊43接触的周向位置,按压部53稍微朝向径向外侧歪斜。薄壁部52也随之弹性变形。利用薄壁部52以及按压部53的复原力,即利用内环5的弹性变形,按压部53将多个行星辊43朝向太阳辊33按压。
[0056]在多个行星辊43的径向外侧,内环5与外壳2在径向上分离。由此能够将内环5弹性变形。内环5与外壳2之间的间隙非常小。优选该间隙的径向宽度比薄壁部52的径向宽度窄,即比内环5的最薄部的厚度小。
[0057]薄壁部52只要位于内环5和行星辊43接触的第一接触点61与安装部51的内周面512之间,可以以各种方式设置。以下,将内周面512称为“安装内周面512”。薄壁部52的径向厚度比第一接触点61处的按压部53的径向厚度薄。另外,也可使内环5的外周面形成凹陷的方式来设置薄壁部52。也可使内环5的内周面以及外周面形成凹陷的方式来设置薄壁部52。
[0058]由于设有薄壁部52,因此施加到内环5的应力容易集中到薄壁部52。其结果是,在内环5中,薄壁部52容易弹性变形。由此,能够抑制按压部53相对于中心轴线Jl倾斜。其结果是,容易使按压部53与行星辊43的第一接触点61位于轴向上所希望的位置。并且,由于在内环5弹性变形时,接触位置朝向轴向的移动变小,因此能够缩短行星辊43的轴向的长度。
[0059]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中,安装内周面512固定于第二轴承25的外周面251。第二轴承25为供内环5固定的环固定轴承。优选安装部51通过压入或热压配合固定于第二轴承25的外周面。依靠这些做法,能够在不追加部件的状态下将内环5容易地固定于第二轴承25。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内环5相对于第二旋转体4(包括行星辊43)的同轴度。
[0060]如果是内环5安装于外壳2,且内环5的中心轴线的位置以及朝向由外壳2的安装面来决定的情况,则要求外壳2的安装面与轴承保持部221的内周面之间具有较高的同轴度。其结果是,增加外壳2的制造成本。并且,在内环5与第二旋转体4之间的同轴度较低的情况下,难以以稳定的速度使第二旋转体4旋转。针对于此,在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中,由于利用第二轴承25的外周面251来决定内环5的中心轴线的位置以及朝向,因此能够削减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的制造成本。
[0061]如上所述,在第一接触点61处,多个行星辊43与内环5接触。内环5的内周的第一接触点61处的直径比第二轴承25的外周面的直径大。由此,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的下部的外径容易被小型化。
[0062]在图2中,用实心的圆形记号示出各行星辊43与内环5的第一接触点61、以及各行星辊43与太阳辊33的第二接触点62。第一接触点61以及第二接触点62实际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大小。并且,在图2中,用箭头记号示出第一按压力矢量Vl与第二按压力矢量V2o第一按压力矢量Vl示出在第一接触点61处从内环5作用到各行星辊43的第一按压力。第二按压力矢量V2示出在第二接触点62处从太阳辊33作用到各行星辊43的第二按压力。
[0063]在各行星辊43中,第一接触点61的轴向位置与第二接触点62的轴向的位置不同。另外,在行星轴部422相对于中心轴线Jl倾斜的情况下,在以下的关于力的说明中,准确地说,轴向与平行于行星轴部422的行星中心轴线J2的方向对应。但是,由于行星轴部422的倾斜极小,因此不必严格区分这些。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二接触点62在轴向上比第一接触点61靠近第一行星架421。第二接触点62在轴向上与行星辊43的中心大致一致。第一接触点61在轴向上位于行星辊43的轴向的中心与行星辊43的上端之间。
[0064]在第一接触点61以及第二接触点62处,各行星辊43的外周面的包含中心轴线Jl的面的截面形状呈凸状。换言之,在各行星辊43中,各行星辊43的外周面的第一接触点61处的在包含第一接触点61和中心轴线Jl的面上的截面形状在以行星中心轴线J2为中心的径向上呈朝向外侧的凸状。并且,上述外周面的第二接触点62处的在包含第二接触点62和中心轴线Jl的面上的截面形状在以行星中心轴线J2为中心的径向上呈朝向外侧的凸状。实际上,由于外周面的纵截面在第一接触点61以及第二接触点62处呈不明显的圆弧状的凸状,因此不在图2中示出凸形状。
[0065]行星辊43的外径在行星辊43的轴向的大致中心处最大。行星辊43的外径为在以行星中心轴线J2为中心的径向上各行星辊43的外周面与行星中心轴线J2之间的距离。行星辊43的外径随着离开行星辊43的行星轴方向的大致中心而逐渐减小。
[0066]在内环5中,按压部53的内周面的直径随着朝向上方而逐渐减小。由于该直径的减少量极小,因此不在2中示出。通过将按压部53的内周面设成倾斜面,能够容易地使第一接触点61的轴向的位置与第二接触点62的轴向的位置不同。而且,在设计方面,只通过改变按压部53的内周面的倾斜角,就能够改变第一接触点61与第二接触点62在轴向上的距离。并且,同样,只通过改变按压部53的内周面的倾斜角,还能够在第一接触点61处改变从内环5作用到行星辊43的力的朝向。也就是说,能够在设计方面容易地改变使行星辊43倾斜的力的大小。由此,能够容易地调整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中的转矩传递效率与背隙之间的平衡。
[0067]按压部53的内周面的直径不必在按压部53的轴向全长上逐渐变化。并且按压部53的内周面的直径也可朝向上方逐渐减小。一般来说,在第一接触点61处,内环5的内周面的直径随着朝向轴向的一侧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加。另外,也可以是在按压部53的内周面不倾斜而内环5产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使第一接触点61与第二接触点62的轴向位置大致一致的设计。
[0068]在作为减速机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中,太阳辊33与作为输入轴的第一旋转轴部31 一起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换言之,第一旋转体3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在太阳辊33与各行星辊43之间存在有微小间隙。通过太阳辊33的旋转而与存在于该微小间隙中的润滑油产生摩擦(tract1n)。各行星辊43通过该摩擦以行星中心轴线J2为中心旋转。在各行星辊43与内环5之间存在有微小间隙。通过各行星辊43的旋转与存在于该微小间隙中的润滑油产生摩擦。内环5间接地固定于外壳2。因此,多个行星辊43通过该摩擦而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旋转。
[0069]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各行星辊43的以行星中心轴线J2为中心的旋转称作“自转”,将多个行星辊43的以中心轴线Jl为中心的旋转称作“公转”。如上所述,第一行星架421以及第二行星架423借助多个行星轴部422与多个行星辊43连接。作为低速轴的第二旋转轴部41与第一行星架421连接。因此,伴随着多个行星辊43的公转,第一行星架421、第二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