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807091阅读:来源:国知局
同的部分。行星辊43的上部的直径比行星辊43的下部的直径小。内环5的按压部53与行星辊43的上部接触。太阳辊33与行星辊43的下部接触。行星辊43中,上部的直径也可比下部的直径大。并且,按压部53与太阳辊33是与行星辊43的上部接触还是与行星辊43的下部接触可以任意设计。
[0087]图5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的其他结构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同。按压部53的内周面的直径随着朝向轴向的一侧而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小。而且,第一接触点以及第二接触点处的第一按压力矢量以及第二按压力矢量的关系也与图2所示的关系相同。
[0088]图6为示出编码器8的旋转部82的其他安装例子的图。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顶板部463与筒状部464之间设有倾斜部467。倾斜部467的直径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增大。倾斜部467的倾斜面与顶板部463的上表面以及筒状部464的外周面相连。旋转部82的下表面固定于顶板部463的上表面。旋转部82的内周缘的位置由顶板部463与倾斜部467之间的边界决定。像这样,旋转部82也可不利用筒状部464的外周面地安装于第二行星架423。也可在顶板部463的上表面设置阶梯差,并通过将旋转部82嵌合到阶梯差来决定旋转部82的垂直于中心轴线Jl的方向的位置。
[0089]图7为示出编码器8的旋转部82的又一其他安装例子的图。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旋转部82从顶板部463向上方分离。旋转部82的内周缘固定于筒状部464的外周面。像这样,旋转部82也可只固定于筒状部464。
[0090]在上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I中,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0091]外壳2也可由三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第一轴承24的个数与第二轴承25的个数也可适当地变更。也可另设其他轴承用来支承第一旋转体3或第二旋转体4。
[0092]内环5的形状为环状即可,不限定为圆筒形。只要内环5自身弹性变形,则也可不在内环5设置薄壁部52。内环5的安装部51无需固定于环固定轴承的外周面的整周。例如,也可在安装部51的内周部设置沿轴向平行延伸的槽,部分与环固定轴承接触。内环5与环固定轴承之间的固定也可采用粘接剂。例如,内环5可通过压入以及粘接剂固定于环固定轴承。
[0093]连接部在轴向上将行星架部42中的第一行星架421与第二行星架423连接。该连接部也可只是行星轴部422或者也可只是连接轴部424。通过将行星轴部422用作连接部,从而简化了行星架部42的结构。通过设置连接轴部424,从而提高了行星轴部422的设计自由度。行星辊的个数不限定为三个。
[0094]在上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中,第一旋转轴部31以及第二旋转轴部41也可配置在外壳2内。
[0095]在第二旋转体4中,也可是行星辊43固定于行星轴部422,行星轴承45设置于行星轴部422与第一行星架421之间或行星轴部422与第二行星架423之间。换言之,行星辊43借助行星轴部422以及行星轴承45被行星架部42支承为能够旋转。行星辊43与行星轴部422 —同旋转。
[0096]也可省略外侧行星架轴承27以及内侧行星架轴承26中的一方或两方。
[0097]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的结构只要不相互矛盾可以适当地组合。
[0098]本发明所涉及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例如可在精密加工设备或3D测定装置等各种装置中用作减速机或者增速机。本发明所涉及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还能用作其他用途。
【主权项】
1.一种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包括: 夕卜壳; 第一旋转体; 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将所述第一旋转体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外壳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1_1、旋转; 第二旋转体,所述第二旋转体在与所述第一旋转体之间通过摩擦进行动力传递; 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将所述第二旋转体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外壳能够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L.、旋转; 内环,所述内环呈环状,且配置在所述第二旋转体的径向外侧;以及 编码器,所述编码器检测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旋转并具有固定部和旋转部, 所述第一旋转体具有: 第一旋转轴部,所述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的中心的位置,且所述第一旋转轴部从所述外壳朝向作为轴向的一侧的输入侧突出;以及 太阳辊,所述太阳辊在所述外壳内与所述第一旋转轴部一同旋转, 所述第二旋转体具有: 行星辊,所述行星辊为多个,在所述外壳内且在所述太阳辊的径向外侧沿周向配置,各行星辊的外周面与所述太阳辊的外周面以及与所述内环的内周面接触; 行星架部,所述行星架部在所述外壳内,将所述多个行星辊支承为能够以朝着沿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的行星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及 第二旋转轴部;所述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二旋转轴部的中心的位置,且所述第二旋转轴部与所述行星架部连接,并从所述外壳朝向作为轴向的另一侧的输出侧突出, 所述摩擦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行星辊利用所述内环的弹性变形被朝向所述太阳辊按压, 所述行星架部具有: 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架位于多个所述行星辊的所述输出侧; 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架位于多个所述行星辊的所述输入侧;以及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在轴向上将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所述旋转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行星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擦动力传递装置还具有外侧行星架轴承,所述外侧行星架轴承在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外壳之间将所述第二行星架支承为能够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擦动力传递装置还具有内侧行星架轴承,所述内侧行星架轴承将所述太阳辊支承为相对于所述第二行星架能够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行星架轴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内侧行星架轴承在径向上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有: 所述第一旋转体侧的第一外壳;以及 所述第二旋转体的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在轴向上直接或间接接触, 所述内环的所述输入侧的端面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内, 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的边界与所述外侧行星架轴承在径向上重叠, 在所述外侧行星架轴承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周面之间存在有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行星架包括筒状部,所述筒状部沿所述第一旋转轴部的外周面朝向所述输入侦诞伸, 所述编码器的所述固定部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 所述编码器的所述旋转部安装于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行星架还包含垂直面,所述垂直面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扩展, 所述编码器的所述旋转部安装于所述垂直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所述输入侧的端部包括用于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安装部, 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编码器的所述旋转部在径向上重叠。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器的配线被从所述外壳的所述输入侧的端部引出,或者,与所述配线连接的端子配置在所述外壳的所述输入侧的端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架部还包括多个行星轴部,所述行星轴部分别朝着沿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 多个所述行星辊被多个所述行星轴部支承为能够旋转, 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多个所述行星轴部。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架部还包括多个连接轴部,所述连接轴部在多个所述行星辊之间分别朝着沿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 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多个所述连接轴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器为光学式编码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动力传递装置,该摩擦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外壳;第一旋转体;第一轴承;第二旋转体,所述第二旋转体在与所述第一旋转体之间通过摩擦进行动力传递;第二轴承;环状的内环;以及编码器。第一旋转体具有第一旋转轴部和太阳辊。第二旋转体具有多个行星辊、行星架部以及第二旋转轴部。多个行星辊利用内环的弹性变形被朝向太阳辊按压。行星架部具有:位于输出侧的第一行星架、位于输入侧的第二行星架以及在轴向上将第一行星架与第二行星架连接的连接部。编码器的旋转部设置于第二行星架。
【IPC分类】F16H57/08, F16H13/08, F16H57/02
【公开号】CN105570409
【申请号】CN201510701268
【发明人】今村正
【申请人】日本电产新宝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6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