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802990阅读:来源:国知局
线上最多布置有与 在副轴轴线上一样多的带有两个换挡元件的换挡装置,优选其中,所有的带有两个换挡元 件的换挡装置都布置在副轴轴线上。这能够实现换挡装置在保养时的简单的可接触性。此 外,变速器能够实施得足够紧凑。
[0055] 有利的是,第一换挡装置从驱动侧开始布置在第一齿轮平面,尤其是第二齿轮平 面之前的从动侧上,而从从动侧开始则布置在最后一个齿轮平面的驱动侧上。这能够实现 换挡装置在保养时的简单的可接触性,此外,尤其是输入轴的区域能够紧凑地构造。
[0056] 适宜的是,两个换挡装置分别包括两个换挡元件。因此,在驱动侧的区域内并且在 从动侧的区域内提高了变速器的灵活性,这是因为借助分别带有两个换挡元件的两个换挡 装置能够在变速器"起始端"上并且在变速器"末端"上提供高数量的可能的联接。
[0057] 有利的是,换挡装置以对称的方式和/或成周期性交替地沿着轴向的方向布置在 输入轴轴线上和副轴轴线上。如果换挡装置对称地和/或成周期性交替地布置,则实现了 变速器在轴向的方向上沿着输入轴轴线和副轴轴线的特别紧凑的构造,这是因为然后这 些换挡装置能够相互靠近地布置,而不会在径向的方向上增大用于变速器的结构空间。对 称性指的是对称的所有类型,尤其是换挡装置,或者说换挡元件的数量、种类和/或位置。
[0058] 适宜的是,在驱动侧与从动侧之间的至少两个区域内只分别布置有一种类型的换 挡装置,其在至少两个区域内是不同的。换挡装置的类型尤其指的是双重换挡元件-换挡 装置或单个换挡元件_换挡装置。"区域"尤其指的是变速器的在两个齿轮平面之间的一个 区段,其中,这些齿轮平面没有必要必须直接相邻地彼此布置。在此的优点是,同样减少了 变速器的制造成本,这是因为不同的变速器区域必须分别只设有或制造同种类型的换挡装 置。
[0059] 有利的是,在副轴轴线上布置至少三个副轴,这样使得副轴中的至少两个能够与 至少另一个第三副轴连接,而其中,至少三个副轴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实心轴,并且副轴中 的至少两个构造为空心轴,尤其其中,两个构造为空心轴的副轴能够直接彼此连接。因此, 一方面能够实现副变速器的紧凑的结构并且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变速器在建立不同的挡 级方面的灵活性。此外,两个空心轴的直接连接,亦即不将这两个空心轴分别联接到实心轴 上,使得当这些齿轮平面分别与一个空心轴连接时,力和转矩能够在两个齿轮平面之间实 现直接的和可靠的传递。
[0060]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重要的特征和优点由从属权利要求、由附图并且由借助附图 的相关的【附图说明】得出。
[0061] 应理解,前述的和接下来还将阐释的特征不仅能够应用在分别说明的组合中,而 且也能够应用在其它的组合中或单独应用,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62]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示出来并且在接下来的说 明中进行详细地阐释,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针对相同的或类似的或功能上相同的构件或 元件。
[0063] 其中分别以示意性的形式:
[0064]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变速器,
[0065]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变速器,
[0066]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变速器,
[0067]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变速器,
[0068]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变速器,
[0069] 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变速器,
[0070] 图7示出用于根据图1的变速器的换挡矩阵,
[0071] 图8示出用于根据图4的变速器的换挡矩阵,
[0072] 图9示出用于根据图2和图3的变速器的换挡矩阵,
[0073] 图10示出用于根据图5和图6的变速器的换挡矩阵,
[0074] 图1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变速器,
[0075] 图1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实施方式的变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76]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变速器。
[0077] 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形式为双离合变速器的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1具有 形式为两个离合器K1、K2的两个负载换挡元件。因此,借助双离合器K1、K2可以使变速器 1的驱动侧AN与从动侧AB联接,或者说连接以用于传递力矩和转矩。为此,第一离合器K1 与第一输入轴EW1连接,而第二离合器K2与第二输入轴EW2连接。第一输入轴EW1在此构 造为实心轴,相反地,第二输入轴EW2构造为空心轴。这两个输入轴EW1、EW2在此彼此共轴 且平行地布置。
[0078] 此外,变速器1还包括两个分变速器2、3。第一分变速器2与第一输入轴EW1联 接,或者说能够与第一输入轴连接,第二分变速器3则能够与第二输入轴EW2联接,或者说 与第二输入轴连接。至少一个倒挡级R和第二齿轮平面II配属于第一分变速器2,相反地, 至少第一齿轮平面I配属于第二分变速器3。从驱动侧AN开始并且从两个离合器K1和K2 起,变速器1在输入轴轴线4上首先包括第一齿轮平面I并且进一步包括倒挡级R、第二齿 轮平面II、第二换挡元件S2、第三齿轮平面III以及第四齿轮平面IV。每一个所提到的齿 轮平面I、II、III、IV和R都具有尤其是形式为齿轮的传递元件。
[0079] 平行于输入轴轴线4地布置有用于副变速器6的副轴轴线5。在此,该副变速器6 包括分别构造为实心轴的第一副轴VW1和第四副轴VW4以及第二副轴VW2和第三副轴VW3, 第二副轴和第三副轴分别构造为空心轴并且在此与第一副轴VW1共轴且平行地布置在第 一副轴的径向外侧上的第二齿轮平面II或第三齿轮平面III的区域内。在输入轴轴线4 与副轴轴线5之间,倒挡级R具有形式为中间齿轮ZR的换向元件以用于对转动方向进行换 向,从而借助从动轴AW地在与输入轴EW1、EW2之一相同的转动方向的情况下实现经换向的 转动方向以用于通过变速箱1来提供至少一个倒挡。
[0080] 从驱动侧AN开始,副轴轴线5首先具有第一齿轮平面I并且进一步具有倒挡级R、 第三换挡元件S3、第一换挡元件S1、第二齿轮平面II、第四换挡元件S4、第三齿轮平面III、 第五换挡元件S5、第六换挡元件S6以及第四齿轮平面IV。
[0081] 现在,在下面对六个换挡元件Sl、S2、S3、S4、S5和S6以及五个齿轮平面I、II、 III、IV和R进行说明。
[0082] 第一齿轮平面I构造为驱动恒定部并且在输入轴轴线4上具有与第二输入轴EW2 固定地连接的传递元件,而在副轴轴线5上具有与构造为实心轴的副轴VW1固定地连接的 传递元件。倒挡级R在输入轴轴线4上具有与输入轴EW1固定地连接的传递元件,而在副 轴轴线5上具有按照空套齿轮构造的并且能借助第三换挡元件S3联接到第一副轴VW1上 的传递元件。第二齿轮平面II在输入轴轴线4上具有与输入轴EW1固定地连接的传递元 件,而在副轴轴线5上具有与构造为空心轴的第二副轴VW2连接的传递元件。这个传递元 件按照空套齿轮来构造,这是因为第二副轴VW2能借助第一换挡元件S1联接到构造为实心 轴的第一副轴VW1上。
[0083] 第三齿轮平面III在输入轴轴线4上具有与从动轴AW固定地连接的传递元件,而 在副轴轴线5上具有与构造为空心轴的第三副轴VW3固定地连接的传递元件。这个传递元 件按照空套齿轮来构造,这是因为这个传递元件能借助第五换挡元件S5联接到构造为实 心轴的第一副轴VW1上。第四齿轮平面IV在输入轴轴线4上具有与从动轴AW固定地连接 的传递元件,而在副轴轴线5上具有与构造为实心轴的第四副轴VW4固定地连接的传递元 件。
[0084] 在副轴轴线5上的第一换挡元件S1在操纵时能够实现第二副轴VW2与第一副轴 VW1的联接。在输入轴轴线4上的第二换挡元件S2在操纵时能够实现第一输入轴EW1和从 动轴AW的联接。在副轴轴线5上的第三换挡元件S3在操纵时能够实现倒挡级R向第一副 轴VW1的联接。在副轴轴线5上的第四换挡元件S4在操纵时能够实现第二副轴VW2与第 三副轴VW3的联接。第五换挡元件S5在操纵时能够实现第一副轴VW1与第三副轴VW3的 联接。在副轴轴线5上的第六换挡元件S6在操纵时能够实现第一副轴VW1与第四副轴VW4 的联接。
[0085] 第一换挡元件S1和第三换挡元件S3共同地布置在第一换挡装置SE1中,而第五 换挡元件S5和第六换挡元件S6共同地布置在第四换挡装置SE4中。第二换挡元件S2布 置在第二换挡装置SE2中,而第四换挡元件S4布置在第三换挡装置SE3中。为了操纵各自 的换挡装置,可以对相应的换挡元件操纵装置进行设置。如果换挡装置具有两个换挡元件, 那么这些换挡元件可以构造为双重同步器,而如果换挡装置具有一个换挡元件,那么该换 挡元件可以构造为单重同步器。
[0086] 根据图1的变速器1包括五个齿轮平面I、II、III、IV和R。所有的齿轮平面I至 IV和R尤其构造为具有单个的传动比的圆柱齿轮级。每个齿轮平面I、II、III、IV和R分 别布置有两个尤其是形式为齿轮的传递元件。在此,倒挡级R包括附加的、形式为在输入轴 轴线4和副轴轴线5之间的中间齿轮的传递元件。因此,整体上布置有十一个尤其是形式 为齿轮的传递元件。
[0087] 整体上,根据图1的变速器1在输入轴轴线4上具有两个输入轴EW1、EW2,其中, 一个构造为实心轴,而另一个构造为空心轴。此外,根据图1的变速器1还具有与输入轴轴 线4共轴地支承的、构造为实心轴的从动轴AW以及平行与输入轴轴线4地支承的、构造为 实心轴第一副轴VW1和第四副轴VW4。此外,根据图1的变速器1还包括两个与第一副轴 VW1共轴地支承的并且构造为空心轴的第二副轴VW2以及第三副轴VW3。根据图1的变速 器1包括五个尤其是形式为具有单个的传动比的圆柱齿轮级的齿轮平面I、II、III、IV和 R、十一个尤其是形式为齿轮的传递元件以及两个双重换挡元件S3、S1和S5、S6以及两个单 独换挡元件S2和S4。
[0088] 借助根据图1的变速器1能够建立至少六个前进挡和至少四个倒挡。倒挡级R和 第四齿轮平面IV能借助第三换挡元件S3或者第六换挡元件S6地联接到构造为实心轴的 第一副轴VW1上。第二齿轮平面II能借助第一换挡元件S1地联接到第一副轴VW1上并且 能借助第四换挡元件S4与第三副轴VW3并且因此与第三齿轮平面III联接。第三齿轮平 面III能借助第五换挡元件S5联接到第一副轴VW1上并且能借助第四换挡元件S4联接到 第二副轴VW2上并且因此联接到第二齿轮平面II上。实施为实心轴的第一输入轴EW1能 借助第二换挡元件S2联接到从动轴AW上。第一齿轮平面I的无论在输入轴轴线4上还是 副轴轴线5上的传递元件都抗相对转动地固定在各自的轴上。因此,第一齿轮平面I构造 为驱动恒定部。
[0089]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变速器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