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管槽车灌装分流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4575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管槽车灌装分流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设备,具体地指一种油管槽车灌装分流帽。



背景技术:

槽车是这个石油运输的关键部件,对槽车实现灌装是生产活动中的关键环节。通常当灌装生产完成后,灌装机构复位,结构见中残余的流体介质会一直往下淌,虽然可以通过延时让介质尽量淌干净,但实际上生产现场任然有很大一片油污,对环境造成影响,对设备产生腐蚀。因此,很多时候,在槽车灌装设备下面悬挂一个桶子,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但是这种方法非常麻烦,而且有坠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解决分流帽滴油等问题的油管槽车灌装分流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管槽车灌装分流帽,包括吊环,所述吊环下端连接有锥形台状结构的锥形轴,所述锥形轴的高度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所述锥形轴下端连接有圆形结构的分流盘;所述分流盘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形轴的外径;

所述分流盘上端面边缘弹性连接有环形结构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锥形轴之间形成容纳一部分液体的储油腔;

所述固定环下端面靠近所述吊环一侧设置有凹陷的固定环下凹槽;所述固定环下凹槽与所述分流盘之间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个弹性导柱,所述固定环上端面中部还设置有固定环上凹槽;

所述固定环下端面与所述分流盘之间设置有环形结构的环形密封胶条。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分流盘之间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个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环形密封胶条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密封胶条上下端面与内外侧面交接处设置有密封突触。

本实用新型通过复合型结构的分流帽,设置了与分流帽主体分流盘弹性连接的多层结构,并通过固定环上凹槽与槽车的灌装套管外壁相适应,使得灌油结束后,可以通过这种结构充分密封防止油品滴漏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槽车进油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流帽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密封胶条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拉绳1;套管组2;分流帽3;吊环31;锥形轴32;固定环33;固定凹槽331;弹性导柱34;弹簧35;储油腔36;环形密封胶条37;密封突触371;分流盘3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油管槽车灌装分流帽,通过吊环31与拉绳上的吊钩相配合,连接在槽车的灌装套管组2内。

如图2所示,吊环31下端连接有锥形台状结构的锥形轴32,锥形轴32的高度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锥形轴32下端连接有圆形结构的分流盘38;分流盘38的直径大于锥形轴32的外径;

分流盘38上端面边缘弹性连接有环形结构的固定环33,固定环33与锥形轴32之间形成容纳一部分液体的储油腔36;通过储油腔36容纳一部分油,通过油对下降的油的进行缓冲分流,进一步提高分流帽的分流效果。

固定环33下端面靠近吊环31一侧设置有凹陷的固定环下凹槽332;固定环下凹槽332与分流盘38之间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个弹性导柱34,固定环33上端面中部还设置有固定环上凹槽331;

固定环33下端面与分流盘38之间设置有环形结构的环形密封胶条37。

进一步地,固定环33与分流盘38之间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个弹簧35,弹簧35设置于环形密封胶条37外侧。

通过多个弹性结构的应用,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弹性,既提高了分流帽的分流效果,又利于固定环上凹槽331与套管之间的密封,提高了密封的结构应力。

如图3所示,环形密封胶条37上下端面与内外侧面交接处设置有密封突触371,通过相四周扩展的密封突触371,压缩密封突触371,使之发生形变,提高密封效果。

固定环上凹槽331与槽车的灌装套管外壁相适应,使得灌油结束后,可以通过这种结构充分密封防止油品滴漏造成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