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2560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包括:自动传送单元,具有多个等距间隔排列的电池承载部,用于自动传送横躺的电池,以使电池以相邻两电池承载部之间的距离间断移动;上料单元,包括上料滑槽及转向件;上料滑槽设于自动传送单元上方,且与自动传送单元呈夹角设置,以使电池朝向自动传送单元滑动;转向件设于上料滑槽靠近自动传送单元的一端处,用于控制上料滑槽内的电池间断性掉落至电池承载部处;条码扫描单元,用于对横躺于电池承载部处的电池进行条码扫描;OCV测试单元,用于对横躺于电池承载部处且进行过条码扫描的电池进行OCV测试;分选单元,用于根据OCV测试结果对横躺于电池承载部处的电池进行分类。上述自动测OCV设备具有较高的作业效率。
【专利说明】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圆柱电池化成后(圆柱电池的表面上设有条码),需要对其进行0CV(0penCircuit Voltage,开路电压)测试,以获得圆柱电池的K值、电流、电压、电容等参数,以便将参数不合格的圆柱电池分选出来,以保证电池成品的品质。
[0003]传统的测OCV设备包括电池夹具、扫描枪、测试机等,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先将圆柱电池一个个手动装在电池夹具里,再用扫描枪扫描圆柱电池上的条码,再将装载有圆柱电池的电池夹具里放入测试机内进行OCV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人工将夹具里的圆柱电池拿下,并分类装盒。在使用扫描枪进行条码扫描时,一只手握持扫描枪并调整其位置,另一只手转动圆柱电池以使条码处于合适的位置。使用传统的测OCV设备测圆柱电池的OCV耗时长,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作业效率较高的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
[0005]一种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包括:
[0006]自动传送单元,具有电池承载部,多个所述电池承载部等距间隔排列;所述自动传送单元用于自动传送横躺于所述电池承载部处的圆柱电池,以使横躺于所述电池承载部处的圆柱电池以相邻两所述电池承载部之间的距离间断移动;
[0007]上料单元,包括上料滑槽及转向件;所述上料滑槽用于装载圆柱电池,所述上料滑槽设于所述自动传送单元上方,且与所述自动传送单元呈夹角设置,以使装载于所述上料滑槽内的圆柱电池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朝向所述自动传送单元滑动;所述转向件设于所述上料滑槽靠近所述自动传送单元的一端处,用于控制所述上料滑槽内的圆柱电池间断性掉落至所述电池承载部处;
[0008]条码扫描单元,用于对横躺于所述电池承载部处的圆柱电池进行条码扫描;
[0009]OCV测试单元,用于对横躺于所述电池承载部处且进行过条码扫描的圆柱电池进行OCV测试;及
[0010]分选单元,用于根据OCV测试结果对横躺于所述电池承载部处的圆柱电池进行分类。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传送单元包括导轨支撑架、电池承载导轨及第一动力机构;
[0012]多个所述电池承载导轨沿所述导轨支撑架的周向等间距设于所述导轨支撑架上,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承载导轨构成所述电池承载部;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电池承载导轨以相邻两所述电池承载部之间的距离间断移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工作台;所述导轨支撑架包括相对的两块侧板以及设于两块所述侧板之间、用于连接两块所述侧板的连接柱;所述电池承载导轨的两端分别位于两块所述侧板上;所述导轨支撑架通过设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连接柱的表面上的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侧板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电池承载导轨的厚度。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码扫描单元包括第一基板、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扫描器及第二动力机构;
[0015]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设于所述导轨支撑架远离所述上料单元一侧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两第一平台部,两所述第一平台部分布于一所述电池承载部的两端处,所述第一基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工作台可伸缩连接,且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电池承载导轨的厚度;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设于两所述第一平台部上,且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与所述电池承载部的两端正对;所述扫描器设于所述第一抵接部或所述第二抵接部上;
[0016]或者,所述第一基板穿设于所述导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所述导轨支撑架外的两端上,且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与一所述电池承载部的两端正对;所述扫描器设于所述第一抵接部或所述第二抵接部上;
[0017]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同时朝向所述电池承载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与位于所述电池承载部上的圆柱电池的两端抵接,然后顶起所述第一基板以使圆柱电池与所述电池承载部分离,再控制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旋转以带动圆柱电池旋转360度,同时所述扫描器对圆柱电池进行条码扫描。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为步进马达,且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为步进马达。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OCV测试单元包括第二基板、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测试机及第三动力机构;
[0020]所述第二基板穿设于所述导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导轨支撑架外的两端上,且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分别与一所述电池承载部的两端正对,所述第一测量部及所述第二测量部分别与所述测试机电气连接;
[0021]或者,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位于所述导轨支撑架远离所述上料单元一侧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平台部,两所述第二平台部分布于一所述电池承载部的两端处,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工作台连接,且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电池承载导轨的厚度;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分别设于两所述第二平台部上,且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分别与所述电池承载部的两端正对;所述第一测量部及所述第二测量部分别与所述测试机电气连接;
[0022]所述第三动力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同时朝向所述电池承载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分别与位于所述电池承载部上的圆柱电池的两端抵接,以便对圆柱电池进行OCV测试。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动力机构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所述气缸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选单元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池收集组件;所述电池收集组件包括收集槽、推料杆及第四动力机构,所述收集槽及所述推料杆分别与一所述电池承载部的两端正对,所述第四动力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推料杆将与所述推料杆正对的圆柱电池推送至所述收集槽内。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收集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收集槽配合的出料滑槽以及与所述出料滑槽配合的第五动力机构;
[0026]所述收集槽包括直角滑块及两块挡板,所述直角滑块具有垂直连接的第一直角面与第二直角面、与所述第一直角面的自由端及所述第二直角面的自由端连接的圆弧面以及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两块所述挡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圆弧面为所述收集槽的槽底;所述收集槽固定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连接柱的表面上,且所述第一直角面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连接柱的表面抵接;
[0027]所述出料滑槽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直角面同侧的一侧横跨于所述出料滑槽上,所述挡板横跨于所述出料滑槽上的部分内陷形成缺口部,所述缺口部用于圆柱电池直立穿过所述挡板;
[0028]推送至所述收集槽内的圆柱电池沿所述圆弧面滑至所述出料滑槽内,并直立于所述出料滑槽内;所述第五动力机构将所述出料滑槽内的圆柱电池通过所述缺口部推送至所述挡板外,以便所述出料滑槽位于所述收集槽处的部分接收下一颗圆柱电池。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槽远离所述侧板的一端上设有限位板,以防止圆柱电池从所述收集槽不经所述出料滑槽直接滑出;
[0030]或者,还包括磁棒,所述磁棒用于同时吸取多个圆柱电池,以简化将圆柱电池放入所述滑槽内的步骤以及将圆柱电池从所述出料滑槽中取出的步骤;
[0031 ] 或者,所述电池收集组件的数目为六个,分别为K值不良电池收集组件、电流不良电池收集组件、电压不良电池收集组件、容量不良电池收集组件、条码不良电池收集组件与合格电池收集组件;
[0032]或者,所述第四动力机构为气缸,且所述第五动力机构为气缸。
[0033]使用上述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对圆柱电池进行OCV测试时,装载于上料滑槽内的圆柱电池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朝向自动传送单元滑动,并通过转向件改变运动方向,且转向件控制圆柱电池间断性掉落至电池承载部处。自动传送单元间断传送圆柱电池(圆柱电池移动一定距离后,停止移动一段时间后,再继续移动,每次停止移动的时间间隔相同)。在圆柱电池相邻两次运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内,条码扫描单元对某一圆柱电池进行条码扫描,在下一次时间间隔内或多次时间间隔后的一次时间间隔内,OCV测试单元对该进行过条码扫描的圆柱电池进行OCV测试,在下一次时间间隔内或多次时间间隔后的一次时间间隔内,分选单元根据OCV测试结果对该圆柱电池进行分类,完成一次测试。上述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相对于传统的测OCV设备具有较高的作业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34]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3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40]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10包括工作台100、自动传送单元200、上料单元300、条码扫描单元400、OCV测试单元500、分选单元600及磁棒(图未示)。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10用于测圆柱电池20的0CV。
[0041]工作台100用于安装自动传送单元200、上料单元300、条码扫描单元400、OCV测试单元500、分选单元600等。
[0042]自动传送单元200具有电池承载部210。多个电池承载部210等距间隔排列。自动传送单元200用于自动传送横躺于电池承载部210处的圆柱电池20,以使横躺于电池承载部210处的圆柱电池20以相邻两电池承载部210之间的距离间断移动。
[0043]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动传送单元200包括导轨支撑架220、电池承载导轨230及第一动力机构(图未示)。多个电池承载导轨230沿导轨支撑架220的周向等间距设于导轨支撑架220上,相邻两个电池承载导轨230构成电池承载部210。第一动力机构用于驱动电池承载导轨230以相邻两电池承载部210之间的距离间断移动。电池承载导轨230的运动轨迹为环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动力机构为步进马达。
[0044]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导轨支撑架220包括相对的两块侧板222以及设于两块侧板222之间、用于连接两块侧板222的连接柱224。电池承载导轨230的两端分别位于两块侧板222上。导轨支撑架220通过设于侧板222远离连接柱224的表面上的连接件226固定于工作台100上。且侧板222与工作台100之间的距离大于电池承载导轨230的厚度,以使电池承载导轨230能从侧板222与工作台100之间通过。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板222为长方形,多根连接柱224间隔设于两块侧板222之间。
[0045]上料单元300包括上料滑槽310及转向件320。
[0046]上料滑槽310用于装载圆柱电池20。上料滑槽310设于自动传送单元200上方,且与自动传送单元200呈夹角设置,以使装载于上料滑槽310内的圆柱电池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朝向自动传送单元200滑动。物理式控制,控制方式简单。[0047]转向件320设于上料滑槽310靠近自动传送单元200的一端处,用于改变上料滑槽310内的圆柱电池20的运动方向,并控制上料滑槽310内的圆柱电池20间断性掉落至电池承载部210处。
[0048]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料滑槽310相对于自动传送单元200的倾斜角度为15?30度。倾斜角度太大不利于转向件320控制圆柱电池20间断性掉落至电池承载部210处,倾斜角度太小不利于圆柱电池20在自身重量作用下朝向自动传送单元200滑动。
[0049]上料单元300还包括两个固定架330。固定架330包括第一固定板332及第二固定板(图未示)。第一固定板332及第二固定板呈夹角设置,第一固定板332的自由端设于侧板222远离连接柱224的表面上。两块第二固定板配合形成固定平台,上料滑槽310设于固定平台上。
[0050]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板332上设有贯穿第一固定板332且沿第一固定板332的轴向延伸的滑孔334。通过滑孔334使第一固定板332与侧板222固定连接时,可以调整上料滑槽310与自动传送单元200之间的间距,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0051]条码扫描单元400用于对横躺于电池承载部210处的圆柱电池20进行条码扫描。
[0052]在本实施方式中,条码扫描单元400包括第一基板410、第一抵接部420、第二抵接部430、扫描器(图未示)及第二动力机构(图未示)。
[0053]第一基板410包括设于导轨支撑架220远离上料单元300 —侧的第一连接部412以及从第一连接部412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两第一平台部414。两第一平台部414分布于一电池承载部210的两端处。第一基板410通过第一连接部412与工作台100可伸缩连接,且侧板222与第一连接部412之间的距离大于电池承载导轨230的厚度。第一抵接部420与第二抵接部430分别设于两第一平台部414上,且第一抵接部420与第二抵接部430分别与电池承载部210的两端正对。扫描器设于第一抵接部420或第二抵接部43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扫描器设于第一抵接部420上。
[0054]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410为长条形平板结构。第一基板410穿设于导轨支撑架220上。第一抵接部420与第二抵接部430分别设于第一基板410位于导轨支撑架220外的两端上,且第一抵接部420与第二抵接部430分别与一电池承载部210的两端正对。扫描器设于第一抵接部420或第二抵接部430上。
[0055]第二动力机构用于控制第一抵接部420与第二抵接部430同时朝向电池承载部210运动,以使第一抵接部420与第二抵接部430分别与位于电池承载部210上的圆柱电池20的两端抵接,然后顶起第一基板410以使圆柱电池20与电池承载部210分离,再控制第一抵接部420与第二抵接部430旋转以带动圆柱电池20旋转360度,同时扫描器对圆柱电池20进行条码扫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动力机构为步进马达。
[0056]由于第一抵接部420与第二抵接部430能同时朝向电池承载部210运动,从而可以通过设置第一抵接部420与第二抵接部430的移动位移,以实现对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的圆柱电池的进行条码扫描。在本实施方式中,条码扫描单元400能对直径为14mm?18mm,长度为40mm?65mm的圆柱电池进行条码扫描。此外,扫描条码时,圆柱电池20旋转360度,可以有效避免漏扫条码的情况。圆柱电池20与电池承载部210分离,从而圆柱电池20在旋转时,能有效避免条码、外观磨损的情况出现。
[0057]OCV测试单元500用于对横躺于电池承载部210处且进行过条码扫描的圆柱电池20进行OCV测试。
[0058]在本实施方式中,OCV测试单元500包括第二基板510、第一测量部520、第二测量部530、测试机(图未示)及第三动力机构(图未示)。
[0059]第二基板510为长条形平板结构。第二基板510穿设于导轨支撑架220上。第一测量部520与第二测量部530分别设于第二基板510位于导轨支撑架220外的两端上,且第一测量部520与第二测量部530分别与一电池承载部210的两端正对。第一测量部520及第二测量部530分别与测试机电气连接。
[0060]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510包括位于导轨支撑架220远离上料单元300 —侧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从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平台部。两第二平台部分布于一电池承载部210的两端处。第二基板510通过第二连接部与工作台100连接,且侧板222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电池承载导轨230的厚度。第一测量部520与第二测量部530分别设于两第二平台部上,且第一测量部520与第二测量部530分别与电池承载部220的两端正对。第一测量部520及第二测量部530分别与测试机电气连接。
[0061]第三动力机构用于控制第一测量部520与第二测量部530同时朝向电池承载部210运动,以使第一测量部520与第二测量部530分别与位于电池承载部210上的圆柱电池20的两端抵接,以便对圆柱电池20进行OCV测试。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动力机构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别用于驱动第一测量部520与第二测量部530。
[0062]由于第一测量部520与第二测量部530能同时朝向电池承载部210运动,从而可以通过设置第一测量部520与第二测量部530的移动位移,以实现对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的圆柱电池的进行OCV测试。在本实施方式中,OCV测试单元500能对直径为14_?18mm,长度为40mm?65mm的圆柱电池进行条码扫描。
[0063]分选单兀600用于根据OCV测试结果对横躺于电池承载部210处的圆柱电池20进行分类。
[0064]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选单元60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池收集组件610。电池收集组件610包括收集槽612、推料杆614及第四动力机构(图未示)。收集槽612及推料杆614分别与一电池承载部210的两端正对。第四动力机构用于控制推料杆614将与推料杆614正对的圆柱电池20推送至收集槽61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动力机构为气缸。
[0065]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收集组件610还包括与收集槽612配合的出料滑槽616以及与出料滑槽616配合的第五动力机构(图未不)。
[0066]收集槽612包括直角滑块6122及两块挡板6124。直角滑块6122具有垂直连接的第一直角面与第二直角面、与第一直角面的自由端及第二直角面的自由端连接的圆弧面以及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两块挡板6124分别设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上,圆弧面为收集槽612的槽底。收集槽612固定于侧板222远离连接柱224的表面上,且第一直角面与侧板222远离连接柱224的表面抵接。
[0067]出料滑槽616设于工作台100上。挡板6124与第二直角面同侧的一侧横跨于出料滑槽616上。挡板6124横跨于出料滑槽616上的部分内陷形成缺口部6126。缺口部6126用于圆柱电池20直立穿过挡板6124。
[0068]推送至收集槽612内的圆柱电池20沿圆弧面滑至出料滑槽616内,并直立于出料滑槽616内。第五动力机构将出料滑槽616内的圆柱电池20通过缺口部6126推送至挡板6124外,以便出料滑槽616位于收集槽612处的部分接收下一颗圆柱电池2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动力机构为气缸。
[0069]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收集槽612远离侧板222的一端上设有限位板6128,以防止圆柱电池20从收集槽612不经出料滑槽616直接滑出。
[0070]电池收集组件610的数目为六个,分别为K值不良电池收集组件、电流不良电池收集组件、电压不良电池收集组件、容量不良电池收集组件、条码不良电池收集组件与合格电池收集组件。六个电池收集组件610的出料滑槽616成长条状,平行间隔排布于工作台100上。
[0071]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磁棒同时吸取多个圆柱电池,以简化将圆柱电池20放入滑槽内的步骤以及将圆柱电池20从出料滑槽616中取出的步骤。
[0072]使用上述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10对圆柱电池20进行OCV测试时,装载于上料滑槽310内的圆柱电池20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朝向自动传送单元200滑动,并通过转向件320改变运动方向,且转向件320控制圆柱电池20间断性掉落至电池承载部210处。自动传送单元200间断传送圆柱电池20 (圆柱电池移动一定距离后,停止移动一段时间后,再继续移动,每次停止移动的时间间隔相同)。在圆柱电池20相邻两次运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内,条码扫描单兀400对某一圆柱电池20进行条码扫描,在下一次时间间隔内或多次时间间隔后的一次时间间隔内,OCV测试单元500对该进行过条码扫描的圆柱电池20进行OCV测试,在下一次时间间隔内或多次时间间隔后的一次时间间隔内,分选单元600根据OCV测试结果对该圆柱电池20进行分类,完成一次测试。上述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10相对于传统的测OCV设备具有较高的作业效率。
[0073]在连续作业过程中,条码扫描单元400、0CV测试单元500、分选单元600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同时对三颗不同的圆柱电池20分别进行条码扫描、OCV测试以及分选。
[007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动传送单元,具有电池承载部,多个所述电池承载部等距间隔排列;所述自动传送单元用于自动传送横躺于所述电池承载部处的圆柱电池,以使横躺于所述电池承载部处的圆柱电池以相邻两所述电池承载部之间的距离间断移动; 上料单元,包括上料滑槽及转向件;所述上料滑槽用于装载圆柱电池,所述上料滑槽设于所述自动传送单元上方,且与所述自动传送单元呈夹角设置,以使装载于所述上料滑槽内的圆柱电池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朝向所述自动传送单元滑动;所述转向件设于所述上料滑槽靠近所述自动传送单元的一端处,用于控制所述上料滑槽内的圆柱电池间断性掉落至所述电池承载部处; 条码扫描单元,用于对横躺于所述电池承载部处的圆柱电池进行条码扫描; OCV测试单元,用于对横躺于所述电池承载部处且进行过条码扫描的圆柱电池进行OCV测试;及 分选单元,用于根据OCV测试结果对横躺于所述电池承载部处的圆柱电池进行分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传送单元包括导轨支撑架、电池承载导轨及第一动力机构; 多个所述电池承载导轨沿所述导轨支撑架的周向等间距设于所述导轨支撑架上,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承载导轨构成所述电池承载部;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电池承载导轨以相邻两所述电池承载部之间的距离间断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所述导轨支撑架包括相对的两块侧板以及设于两块所述侧板之间、用于连接两块所述侧板的连接柱;所述电池承载导轨的两端分别位于两块所述侧板上;所述导轨支撑架通过设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连接柱的表面上的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侧板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电池承载导轨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码扫描单元包括第一基板、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扫描器及第二动力机构;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设于所述导轨支撑架远离所述上料单元一侧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两第一平台部,两所述第一平台部分布于一所述电池承载部的两端处,所述第一基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工作台可伸缩连接,且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电池承载导轨的厚度;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设于两所述第一平台部上,且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与所述电池承载部的两端正对;所述扫描器设于所述第一抵接部或所述第二抵接部上; 或者,所述第一基板穿设于所述导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所述导轨支撑架外的两端上,且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与一所述电池承载部的两端正对;所述扫描器设于所述第一抵接部或所述第二抵接部上; 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同时朝向所述电池承载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与位于所述电池承载部上的圆柱电池的两端抵接,然后顶起所述第一基板以使圆柱电池与所述电池承载部分离,再控制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旋转以带动圆柱电池旋转360度,同时所述扫描器对圆柱电池进行条码扫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为步进马达,且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为步进马达。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OCV测试单元包括第二基板、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测试机及第三动力机构; 所述第二基板穿设于所述导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导轨支撑架外的两端上,且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分别与一所述电池承载部的两端正对,所述第一测量部及所述第二测量部分别与所述测试机电气连接; 或者,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位于所述导轨支撑架远离所述上料单元一侧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平台部,两所述第二平台部分布于一所述电池承载部的两端处,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工作台连接,且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电池承载导轨的厚度;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分别设于两所述第二平台部上,且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分别与所述电池承载部的两端正对;所述第一测量部及所述第二测量部分别与所述测试机电气连接; 所述第三动力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同时朝向所述电池承载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分别与位于所述电池承载部上的圆柱电池的两端抵接,以便对圆柱电池进行OCV测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动力机构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所述气缸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测量部与所述第二测量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单元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池收集组件;所述电池收集组件包括收集槽、推料杆及第四动力机构,所述收集槽及所述推料杆分别与一所述电池承载部的两端正对,所述第四动力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推料杆将与所述推料杆正对的圆柱电池推送至所述收集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收集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收集槽配合的出料滑槽以及与所述出料滑槽配合的第五动力机构; 所述收集槽包括直角滑块及两块挡板,所述直角滑块具有垂直连接的第一直角面与第二直角面、与所述第一直角面的自由端及所述第二直角面的自由端连接的圆弧面以及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两块所述挡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圆弧面为所述收集槽的槽底;所述收集槽固定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连接柱的表面上,且所述第一直角面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连接柱的表面抵接; 所述出料滑槽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直角面同侧的一侧横跨于所述出料滑槽上,所述挡板横跨于所述出料滑槽上的部分内陷形成缺口部,所述缺口部用于圆柱电池直立穿过所述挡板; 推送至所述收集槽内的圆柱电池沿所述圆弧面滑至所述出料滑槽内,并直立于所述出料滑槽内;所述第五动力机构将所述出料滑槽内的圆柱电池通过所述缺口部推送至所述挡板外,以便所述出料滑槽位于所述收集槽处的部分接收下一颗圆柱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柱电池用自动测OCV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远离所述侧板的一端上设有限位板,以防止圆柱电池从所述收集槽不经所述出料滑槽直接滑出; 或者,还包括磁棒,所述磁棒用于同时吸取多个圆柱电池,以简化将圆柱电池放入所述滑槽内的步骤以及将圆柱电池从所述出料滑槽中取出的步骤; 或者,所述电池收集组件的数目为六个,分别为K值不良电池收集组件、电流不良电池收集组件、电压不良电池收集组件、容量不良电池收集组件、条码不良电池收集组件与合格电池收集组件; 或者,所述第四动力机构为气缸,且所述第五动力机构为气缸。
【文档编号】G01R19/00GK103926452SQ201410177599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李琳, 郑欲, 王颂元, 朱起君, 全水发, 许志荣 申请人: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博科能源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