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中氯霉素的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268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食品中氯霉素的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氯霉素(chloroamphenicol)是一种广谱抑菌抗生素,对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因其抗菌效果好而长期广泛应用于养殖业。其抑菌机理为通过可逆地与50S亚基结合,阻断转肽酰酶的作用,干扰带有氨基酸的胺基酰-tRNA终端与50S亚基结合,从而使新肽链的形成受阻,抑制蛋白质合成。但由于氯霉素还可与人体线粒体的70S结合,因而也可抑制人体线粒体的蛋白合成,对人体产生毒性,严重者能抑制人体骨髓造血功能而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症和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因此动物源食品中的氯霉素残留将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巨大的潜在危害。世界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对食品中氯霉素的残留量的规定由原来的10μg/kg降为0.1μg/kg。我国农业部于2002年发布的《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亦正式将氯霉素及其盐酯等制剂列为禁用药物。但是,由于个别养殖户不顾国家禁令继续使用该抗生素,使得动物源食品的食用安全存在隐患。

目前,因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氯霉素的测定多采用色谱法,但色谱法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较高,且样本前处理过程比较复杂,导致检测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快速、准确的食品中氯霉素的检测试剂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品中氯霉素的检测试剂盒,由试剂板和试剂组成;所述的试剂板由上下两块塑料模板和背衬组成,所述的背衬上依次紧密粘贴有样品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水垫,所述的硝酸纤维膜从样品垫至吸水垫方向依次喷有检测线与质控线;所述的试剂由乙腈、提取液、双蒸水、缓冲液组成,所述的提取液由丁醇和氨水混合而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样品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水垫各部分间均有2.5~3mm的重叠。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检测线为氯霉素与兔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质控线为羊抗鼠抗抗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提取液由丁醇、氨水按照体积比80~90:1的比例混合而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缓冲液为0.08~0.12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

利用所述的食品中氯霉素的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2~3g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15~20ml双蒸水,均质1~2min,取1~2g均质后的样品置于离心管中,加入提取液,震荡混匀8~10min,以3500~4000r/min离心3~5min,静置2min,取底层溶液,备用;

(2)取8~12ml底层溶液置于样品待测管中,滴加3~5ml乙腈,采用混匀器混匀7~8min,再以4400~4600r/min速度离心3~4min,静置;

(3)从离心管中移取1ml上层液加至另一试管中,旋转蒸干,加入缓冲液2~4滴,洗去残留物,制得净化后的待测样品溶液;

(4)吸取净化后的待测样品溶液,滴于试剂板的加样孔中,3~4min后观察检测线颜色变化,并与质控线颜色对比,判断待测样品氯霉素为阳性或阴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检测结果判断依据为:阳性,检测线与质控线相比,颜色深或一样深;阴性,检测线与质控线相比,颜色浅或者颜色不明显;无效,未出现质控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对待测样品先进行预处理,包括提取液及乙腈的提取,再经过净化、缓冲液洗脱残留物,可最大程度地将氯霉素从样品中提取出来,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灵敏度。根据胶体金试纸原理,本发明将样品经过预处理后采用试剂板检测,通过对质控线与检测线的颜色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氯霉素,整个检测过程仅需采用常规的化学提取、净化等操作,采用常规试剂即可完成,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费时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食品中氯霉素的检测试剂盒,由试剂板和试剂组成;试剂板由上下两块塑料模板和背衬组成,背衬上依次紧密粘贴有样品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水垫,样品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水垫各部分间均有2.5~3mm的重叠,硝酸纤维膜从样品垫至吸水垫方向依次喷有检测线与质控线,检测线为氯霉素与兔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质控线为羊抗鼠抗抗体;试剂由乙腈、提取液、双蒸水、缓冲液组成,提取液为由丁醇、氨水按照体积比80: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溶液;缓冲液为0.08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

利用所述的食品中氯霉素的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2g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15ml双蒸水,均质1min,取1g均质后的样品置于离心管中,加入提取液,震荡混匀8min,以3500r/min离心3min,静置2min,取底层溶液,备用;

(2)取8ml底层溶液置于样品待测管中,滴加3ml乙腈,采用混匀器混匀7min,再以4400r/min速度离心3min,静置;

(3)从离心管中移取1ml上层液加至另一试管中,旋转蒸干,加入缓冲液2滴,洗去残留物,制得净化后的待测样品溶液;

(4)吸取净化后的待测样品溶液,滴于试剂板的加样孔中,3min后观察检测线颜色变化,并与质控线颜色对比,得未出现质控线,表示操作不当或检测过程无效。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食品中氯霉素的检测试剂盒,由试剂板和试剂组成;试剂板由上下两块塑料模板和背衬组成,背衬上依次紧密粘贴有样品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水垫,样品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水垫各部分间均有2.5~3mm的重叠,硝酸纤维膜从样品垫至吸水垫方向依次喷有检测线与质控线,检测线为氯霉素与兔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质控线为羊抗鼠抗抗体;试剂由乙腈、提取液、双蒸水、缓冲液组成,提取液为由丁醇、氨水按照体积比90: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溶液;缓冲液为0.12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

利用所述的食品中氯霉素的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3g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20ml双蒸水,均质2min,取2g均质后的样品置于离心管中,加入提取液,震荡混匀10min,以4000r/min离心5min,静置2min,取底层溶液,备用;

(2)取12ml底层溶液置于样品待测管中,滴加5ml乙腈,采用混匀器混匀8min,再以4600r/min速度离心4min,静置;

(3)从离心管中移取1ml上层液加至另一试管中,旋转蒸干,加入缓冲液4滴,洗去残留物,制得净化后的待测样品溶液;

(4)吸取净化后的待测样品溶液,滴于试剂板的加样孔中,4min后观察检测线颜色变化,并与质控线颜色对比,得检测线的颜色较质控线不明显,从而判断待测样品氯霉素为阴性;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食品中氯霉素的检测试剂盒,由试剂板和试剂组成;试剂板由上下两块塑料模板和背衬组成,背衬上依次紧密粘贴有样品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水垫,样品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水垫各部分间均有2.5~3mm的重叠,硝酸纤维膜从样品垫至吸水垫方向依次喷有检测线与质控线,检测线为氯霉素与兔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质控线为羊抗鼠抗抗体;试剂由乙腈、提取液、双蒸水、缓冲液组成,提取液为由丁醇、氨水按照体积比84: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溶液;缓冲液为0.1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

利用所述的食品中氯霉素的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2.5g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18ml双蒸水,均质1.5min,取1.5g均质后的样品置于离心管中,加入提取液,震荡混匀9min,以3800r/min离心4min,静置2min,取底层溶液,备用;

(2)取10ml底层溶液置于样品待测管中,滴加4ml乙腈,采用混匀器混匀8min,再以4500r/min速度离心3.5min,静置;

(3)从离心管中移取1ml上层液加至另一试管中,旋转蒸干,加入缓冲液3滴,洗去残留物,制得净化后的待测样品溶液;

(4)吸取净化后的待测样品溶液,滴于试剂板的加样孔中,3.5min后观察检测线颜色变化,并与质控线颜色对比,得检测线与质控线一样深,从而判断待测样品氯霉素为阳性。

根据胶体金试纸原理,本发明将样品经过预处理后采用试剂板检测,通过对质控线与检测线的颜色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氯霉素,整个检测过程仅需采用常规的化学提取、净化等操作,采用常规试剂即可完成,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费时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